归雁
〔唐代〕钱起
潇湘①何事等闲②回?水碧沙明两岸苔③。
二十五弦④弹夜月,不胜⑤清怨⑥却飞来。
作者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十江十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注释
①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
②等闲:轻易、随便。
③苔:一种植物,鸟类的食物,雁尤喜食。
④二十五弦:指瑟。
⑤胜(shēng):承受。
⑥清怨:此处指曲调凄清哀怨。
译文
(大雁啊,)你为何如此轻易地从潇水、湘水那样美丽的地方回来呢?那里溪水澄澈、沙石明净,岸边还有青苔可以供你觅食。
(大雁答道:)湘灵之神在月夜弹的瑟曲调太伤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绝的曲调,不得不离开潇湘飞回到北方来。
赏析
这首《归雁》,虽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诗咏“归雁”,雁是候鸟,深秋飞到南方过冬,春暖又飞回北方。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十江十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十江十,又从湘十江十想到了湘十江十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十操十》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开头两句用的是倒置法。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连用两句设问,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十江十而回来。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十习十十性十,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十江十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并借助美丽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哀意境,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那么诗人为什么将湘神鼓瑟写得如此凄哀?大雁为什么“不胜清怨”呢?实际上诗人笔下的大雁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十江十的旅雁的形象的。旅雁听到湘灵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十江十,向北方飞回。诗人借助充满羁旅愁苦的大雁,委婉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
短短四句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这首诗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直接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使这首七言绝句构思巧妙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归雁》以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