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赏析

<<回目录

竹枝词二首·其二

刘禹锡 〔唐代〕

楚水巴山①雨多,巴人②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③思归去,回入纥那④披绿罗⑤。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期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释

①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②巴人:此诗中指古巴州人。

③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乡情也。

④纥(hé)那:踏曲的和声。

⑤绿罗:绿色的绮罗。一说比喻绿水微波。一说荔枝名,川人有称荔枝为绿罗者。

译文

巴山楚水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地民歌。

今天从北方来的异乡人想回家了,想象着回到那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们中。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这种民歌,他学屈原作《九歌》的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的第二首。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出诗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贬谪远任的愁苦。楚地巴山远离长安,虽然暂时避开政治漩涡,但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却仍是心有不甘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也许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不能不使人愁苦,伤心失意也属正常。压在心头的大石无法移开,难以消除的寂寞和烦闷更无法排遣。雨又来,淅沥不歇,更添伤情。

竹枝词二首·其二.jpg

“巴人能唱本乡歌”,于此伤情怀思之下巴人乡歌又传入耳。“歌者那知听者愁,一声一叹总牵情。”巴人歌唱本属常有之事,诗人却将其平常事入诗中,可见诗人自己的心绪是不平静的,不是只因耳听巴人歌声才起的不平静,人总是会因某事而及他情,这是再自然正常不过的了。本来由雨多引起的伤情,又因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闻歌思归,自然引出下两句:“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长安,不算是自己的归处,多次的贬谪打击,他怕是早已对政治不怀希望了,长安那里只是诗人的伤心地而已。至于诗人想归何处,可以从诗句中推测。《纥那》当是诗人家乡的乡歌,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想必是欢迎自己归来的。一朝离乡、飘零天涯,也只有那里才不排拒自己。因有这样的想法,窗外的绿水微波渐渐幻成故乡人身上迎风而舞迎己归来的绿色绮罗,耳边听闻的《纥那》节拍又显得那样清晰明了。

组诗歌词的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样,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