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1655年来到郡城济南时所作,描绘春天来到时,这座泉城兼山郡极具特色的水秀山明的景致。
作者自注是“追录顺治乙未年(1655)旧作”,顺治乙未年诗人十九岁,到数十年后编辑诗集时,犹可凭记忆追录,足见这次审美经验给诗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显示了诗人在这首诗中所揭示的美是高度凝练和沁人心脾的。
“山郡逢春复乍晴”句,紧扣诗题,“山郡”点明济南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逢春”和“乍晴”那是交待诗的具体形象所赖以产生的节候。续句“陂塘分出几泉清”,表现号称“泉城”的济南最典型的景色。济南城区,有七十二泉分布各处,春来冰雪消溶,地下有充沛水源,于是处处泉眼都有清流汩汩涌出,泉水分流汇合城内城外,碧波荡漾,随地皆成陂塘。此句炼在“分”字,分而知泉眼之多,泉多水丰,故能形成陂塘池沼,这才成其为泉城。第三句“郭边万户皆临水”,是描写大明湖及趵突泉一带城区的特殊景观。在济南旧城的四沿(即诗所说的“郭边”)环绕着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趵突泉等七十二泉涌水所汇成的河流水域,其中北部的大明湖水域尤擅景观之胜,民户鳞次栉比,傍水而居,清流逶迤,房舍掩映,这是济南胜致。此句“临”字比较关键,它体现了泉水和居人自然地交织汇合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形成的美感。最后“雪后千峰半入城”句,是渲染春天乍降时,山郡济南所见。济南群山环绕,南有千佛山、四里山,北有卧牛山、华不注、鹊山、凤凰山、标山、药山、北马鞍山、尊山、匡山等等,群山巍峙,层峦叠嶂,林木苍翠,钟灵毓秀。环城四顾,山色青冥,美不胜收。清人刘风诰道: “一城山色半城湖”,群山本不 “入城”,因“雪后”看上去特别近,故有“千峰半入城”的错觉。比“一城山色”的写法,更有别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