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原文赏析

<<回目录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赏析】

元美即王世贞,和李攀龙同为明“后七子”领袖,且友谊笃深。他们之间有不少酬答送别诗作,这是其中之一。

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诗的开头两句: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白羽,即羽书,古代紧急军事公文,上面插上羽毛,表示要迅速传递。塞外寒风刺骨,战士传书报急,“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马蹄嗒嗒,羽书如霜。极目远视,烽烟滚滚,连绵不断,逼近国都。这两句只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又移步换形,节奏由急促变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一片明月,高挂西山,清辉轻射,照彻城楼,高天空阔,寒气袭人。孤立地看,作者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 总观全诗,他是故意于此设下不和谐音符,借助艺术辩证法的力量,以静显动,创造出一种物我相融,表里一致的境界。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然而,他们看月未下战马,个个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这首《塞上曲》没有正面描写边塞战争的激烈实况,仅用羽书告急、胡烽不断等相关的特写镜头,烘托渲染气氛,展示马上征人凝视城头片月,胸怀报国思乡之情的心境,取材很有特色,包孕无限情思,收到言绝而意不尽的效果。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