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钱澄之《梅花》原文赏析

<<回目录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众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只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赏析】

诗人拒仕清朝,隐逸避世,以著书设塾耕种为生。《梅花》五律二首以梅花高洁芳香比拟坚持气节的志士,亦用以自喻。家国之痛,身世之感尽寓其中,沉雄悲壮,格调苍凉。

第一首借月夜梅花抒发心志。首联,“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以设问引出腊梅。可想见诗人寒夜伫立,蹙眉凝视之情态。颔联,“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春天尚未到来,夜雾轻浮,月色朦胧,梅花开放在天宇下,暗香浮动,天地混沌一片,一切似在梦中。诗人心情孤寂,和盘托出。他迎着寒风,彻夜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月亮亦解人意,放射着清冷的光,静默无言。颈联,“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天将黎明,“昏鸦”怪叫着飞走了,诗人心头一喜。是的,经受不住民厚族危亡考验的朋友们,就让他们投奔新朝去当新贵吧!不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奸,他们在历史长河中还不是“昏”虫么?而翠羽鸟虽喧,却是不愿离开梅花仙子的绿衣歌童。这样看来,诗人月夜肃立并非只为品赏寒梅之影,而是在祖国苦难之际,严肃地思考人生!境界倏然扩大,催人遐想。尾联,“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给斗雪怒放的腊梅以高度评价,赞扬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的品格。诗人愿以之为典式,像梅一样,独立不群,哪怕友人统统变节,他也要维护民族的浩然正气。“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朱彝尊在《明诗综诗话》中说: “心有忠义,地处闲逸,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得其精髓。

第二首借梅花不怕残雪欺压,进一步抒写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高洁志趣。首联,“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残雪无情地压着梅花,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梅花却不畏严寒,斗雪怒放,十分繁茂。梅树挺立溪畔,一派脉脉含情、欲诉心曲的样子,可谓心地无私,落落大方。对比之下,这残雪也就太不知趣了。康熙十二年征山林隐逸,十八年开博学鸿词科,地方官员屡屡荐举诗人,均遭严词拒绝。此联所写正是其坚守节概的思想基础。颔联: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梅花经受得住更多的磨炼,无月亮,则暗香飘得更远;“天不春”就更坚定地跟冰天雪地风刀霜剑争斗。这些对梅花来说,只会磨炼品格,增添风采。这种硬骨头精神,是足以使清廷胆战心惊的。诗人的 《田间诗集》等,于乾隆朝列禁就不是偶然的了。颈联: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梅花当然也有悲哀,世俗之人只见其外表,却不见内在素质。“风味与谁亲?”有谁能理解梅花挺立冰雪的飘逸神韵与高尚格调呢?令人心酸!诗人却是梅之知音。尾联,“只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他实实感到户外有梅花之神在徘徊行走。构思绝妙,梅与人相映,梅与人合一,梅品即人品,抒发对故国执著与坚贞的深情。再说 “诗言志”,他也向往日复社社友、今天隐逸战友冒襄、方以智、黄宗羲、阎尔梅、万寿祺、邢昉、周茂兰等等发出亲切的召唤,相濡以沫,感人至深。

两诗一写月夜之梅,一赞雪中之梅,皆意境优美,寄托遥深,令读者为中华民族有这些民族志士、爱国男儿而骄傲自豪。

诗人在明清之际饱经沧桑,历尽忧患,故其诗“皆纪出处时事,无意求工,而声调流美,词彩焕发,自中绳墨”(萧穆《藏山阁集》跋)。诗人自己也说: “五言诗远宗汉魏,近间有取乎沈、谢,誓不作陈、隋一语,唐则惟杜陵耳。”强调写实,着力白描,感怀旧事,有感即发,化堆朵成烟云,变孤傲为执著,洵坛坫一奇才。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