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冯子振
赠珠帘秀
凭倚东风远映楼,流莺窥面燕低头。
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
红雾敛,彩云收,海霞为带月为钩。
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
【赏析】
这是作者写给著名女艺人珠帘秀的一首小词。据《青楼集》记载,珠帘秀原姓朱,排行第四,演技独步当时,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工妙,在杂剧界享有盛誉,后辈多以“朱娘娘”称之。她与元代诸曲家过从甚密,关汉卿、胡祗遹、卢挚、王恽等都对她深为推重,有词曲相赠。冯子振与她也有交情,这首小词就对她作了深深的赞美。
元人题赠珠帘秀的词曲作品,多从其艺名的字面意义入手,通过描写珠帘的华美来誉扬其本人的姿色才艺。如胡祗遹[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小令云:“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套数首两句云:“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冯子振的这首词,采用的表现手法正与之相同。
首句“凭倚东风远映楼”,点明珠帘秀青楼女子的身份居处。其省略的主语就是珠帘,说的是珠帘高挂,任凭东风轻轻吹拂,帘子上缀着的珍珠光芒闪耀,映射楼阁,远远地就能看见。虽是写珠帘的晶莹,但女主人公明艳动人的形象已呼之欲出。次句“流莺窥面燕低头”,上下互文见义,即“流莺、燕窥面低头”,意为娇柔的黄莺紫燕飞来,在珠帘前窥探,见了珠帘的华美都低头折服。这也就是乔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杂剧第一折《鹊踏枝》曲中“花比他不风流,玉比他不温柔;端的是莺也销魂,燕也含羞”之意。歇拍两句“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虾须”是帘子的别称,唐陆畅《帘》诗即有“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之句,因帘子常制成冕旒状,如虾类的长须丝丝下垂,故称;“龟背香纹”谓焚香之烟似乌龟背部硬壳上的花纹。两句意为珠帘上的珠串似虾须纤纤织就,香炉中袅出的缕缕轻烟从帘间细细浮出。或解为上句写女主人公在织帘,其清瘦的身影浮现帘间,下句写女主人公在烹茶,用唐刘兼《从弟舍人惠茶》诗“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之典;似较穿凿,因为细审全词,应是通篇咏帘,以帘隐喻女主人公,而人物形象并不直接出现于文本中。
下片由日间所见之帘写到晚上所见之帘,意象从唐王勃《滕王阁诗》“珠帘暮卷西山雨”变化发挥而来。“红雾敛,彩云收”,值得注意的是“红”、“彩”两字,色泽鲜艳丰润,切合所赠女子的姝丽身姿。两短句从正面描绘珠帘宕出一笔,将视线拉远,写黄昏天边的云雾渐渐散去,为下文预留地步。此种实中有虚的笔墨,使全篇不粘不滞,甚有灵动之感,读来不可轻轻放过。“海霞为带月为钩”,谓珠帘以海上晚霞作系带,以空中弯月为挂钩,由前两短句顺水推舟,自然引出,毫不费力。结拍两句“夜来卷尽西山雨,不着人间半点愁”,前一句看似全袭王诗,其实仍有变化,关键在那个“尽”字上,有此一字,方能接上末句。盖此处之“雨”,乃凡尘之象征,卷而使尽,帘中人自然不再带有任何人间愁烦。末句可注意处有三端:一是用“半点愁”而不用“一点愁”,意味更隽永,风致更潇洒;二是王勃《滕王阁诗》“珠帘暮卷西山雨”的意象,原是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感慨张目,蕴含的情感是悲凉的,但此处“夜来卷尽西山雨”所逗出的,却是“不着”愁绪的仙子的雍容娴雅情致,这就对所赠对象作了高度的赞扬;三是结尾既返虚入浑,摇曳飘逸,又不与珠帘之性质功用脱节,咏物咏人,打成一片,极有美感。
据《青楼集》说,冯子振写此词,因“朱背微偻”,“故以帘钩寓意”。此说可供参考。不过帘钩本是珠帘整体的一个次要部分,咏帘而以帘喻人本不必刻意以之与背弯相联系。且背弯并非雅态,本篇既意在称赏而不在嘲谑,窃恐词人正不肯措意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