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邵长蘅《登吴城望湖亭》赏析

<<回目录

1登吴城望湖亭.jpg

登吴城望湖亭·邵长蘅

鄱阳湖合赣江流,倚槛江湖望转幽。

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

鱼龙昼啸千艘雨,日月晴悬一镜秋。

回首战争曾此地,荻花萧瑟隐渔舟。

【赏析】

吴城,在江西省永修县东部,当赣江及修水入鄱阳湖处。作者漫游江西,登临吴城望湖亭,写下了这首名诗。

赣江北入鄱阳湖。因为作者在江湖汇合处登高,望到的不只是湖,还有江,因此首联湖江合写。“鄱阳湖合赣江流”,“流”是望中之景,把读者的视线从江湖交合处引向远方,诗的境界也广阔了。下句“倚槛江湖望转幽”是补笔,“倚槛”补说诗人是倚在望湖亭的栏槛上,“幽”就是写视线所及之处景象幽深渺邈。这两句写登高望中之景,视野十分广阔,而且流露出作者惊奇迷醉的神态。

如果说首联为我们勾勒出鄱阳湖、赣江的大致形貌,而中间四句则是为鄱阳湖传神。“湖势北摇匡岳动,江声西拥豫章浮。”上句写湖,说湖势似能摇动匡岳。匡岳,即庐山,在鄱阳湖北滨。诗中写气势用一“摇”字,堪称传神写照的神来之笔,浩瀚的湖水烟波摇荡,使耸立在湖滨的庐山也随着湖波的滚动而摇来摇去,鄱阳湖真有摇山撼岳的气势!唐孟浩然写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撼”“摇”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句写江。豫章,即今南昌市。赣江的波涛像能漂浮起西岸的豫章城。“拥”字下得极形象而有气势,江水的波涛滚滚涌动,如同拥着豫章在波涛浪尖上向西浮动。用一“浮”字,就把赣江水那汹涌的气势和伟壮的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这句诗从气象上不如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句雄浑壮阔,但杜诗写的是静景,邵诗把“浮”字与“拥”字相连,赣江有了意识,有了活力。虽同用一字,却有不同的境界。这两句诗章法也有讲究,写湖,于水波处用笔,写江却在涛声上做文章,使画面有了动感,也有声音,吸引读者投入诗境,有亲临望湖亭之感。第三联描写鄱阳湖阴晴时不同的景观,仍采用分写的手法。“鱼龙”句写雷雨时情景。“鱼龙”偏指龙,古时人们想像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之物。鄱阳湖上的龙,便是白昼也能啸风唤雨,在龙的呼啸声中,雨下如注,具有笼天罩地的气势;这种天气,船只行进在水帘雨雾中,就是千船万舸也会满载湖上之雨而归。平平常常的船行遇雨,在作者的笔下,情趣盎然。“日月”句写鄱阳湖晴朗时的景象。天晴气清,日月高悬,鄱阳湖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镜子中还有日月的影子。这个景色已是十分美好,“一镜秋”则把这一景色升华了:上面所说的景象还是自上而下观看所得,而作者的诗思非常别致,设想倒着看,这时清澈的鄱阳湖如同秋高气爽的万里晴空,而日月反如从湖中生出一般。曹操写大海,“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如出其里”,充分展现了大海那宏伟壮阔的气魄。曹操的诗是大海的绝笔,邵长蘅的诗也可称鄱阳湖的妙文。

最后一联,作者笔锋陡转,抒发感慨。这样美好、壮观的地方,也曾经历了战争的剥蚀;芦苇丛中,曾隐藏过复仇的志士。“荻花萧瑟隐渔舟”,化用了《吴越春秋》中伍员脱险的故事,伍员潜身深苇中,遇一渔翁,获救。清初人的诗中提到苇间渔舟渔翁,往往含有政治色彩。如钱谦益《投笔集》中有“莫笑长江空半壁,苇间还有刺船翁”也是此意。清初的知识分子有普遍的亡国伤痛,感概兴亡,忆念往事是这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征,再加上江西曾是抗清的要地,金声桓、姜日广等文臣武将在江西起兵,使清廷震惊,因此清军对这个地方的杀掠也异常残酷。作者踏上这块土地,那些仍在流传的人物事件都会一齐涌上心头。所以即使是平静的芦苇丛,在他的感觉中,仍然隐约有不平静的气氛浮动其间。登临写景而抒怀,既是诗中常格,也是时代使然。

这首写景诗敢与古人争胜,确能自出新意。化用前人诗句、诗意,使用典故均能做到如盐着水、一如己出,诗境亦壮阔宏大,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