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解析】
喻守真论王昌龄《闺怨》作法时说:“首句偏说‘不知愁’,是反起法。”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都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总是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因此,作家在创作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时也经常运用出人意表的矛盾的手法,造成相反而相成的效果,诸如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等等,都是作家经常运用的写作手法。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看,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也像观赏山峰一样,喜欢看那逶迤起伏,负势争高的参差峰峦。正因为这样,所以作家吟诗著文,经常采用“反起”正结的方法来咏物抒情,使读者初一寓目感到意外,而读过全篇,则又有尽在意中之感。
王昌龄的这首七绝,题目《闺怨》,一般说来,作品的标题可以画龙点睛地突出全篇的主题,那么,本诗是抒发闺中人的怨情的了,作者就应该处处围绕“怨”、“愁”、“忧”来写,可是这首诗却别开生面,打破常规,“首句偏说 ‘不知愁’”,请看原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两句写居于深闺中的少妇还不晓得什么是愁滋味,这是因为她年轻,经历的事少,阅世不深,如宋代词人辛弃疾所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同时,从诗的第二句可以断定,她还是一个贵妇人,享受的是锦衣玉食、高楼广厦,整天只是吃喝游玩。在美好的春天到来时,她要欣赏春光之美,于是她把自己着意地打扮一番之后,便登上“翠楼”(即青楼,古代贵族之家的楼房涂青色),以便“登兹楼以四望”,观赏那姹紫嫣红的春天景象。这两句都是极写这位闺中少妇不知愁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只看这两句诗,那真是与诗题《闺怨》大相径庭了。殊不知,这里的反起,正是为下文写怨、写愁蓄势,经过这两句的有力渲染,以反跌下文,才会使所抒之情更为深切,更为感人。这也就是将欲写怨,必先写喜的写作辩证法。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第三句是全诗的转捩点。少妇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满心想欣赏那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美景,以给自己增添更多的快乐,可却出她意外地陡然看到“陌头杨柳色”。“情以物迁”,眼前的景象使这个在闺中打扮和登楼时尚不知愁的少妇,一下子心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面对依依杨柳,想到与结婚不久的丈夫折柳赠别、令人黯然销魂的情景;她也会想到古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这一切都促使她悲柳色于芳春,触动了她的离愁别怨。她开始懊悔让丈夫去从军杀敌了。当初丈夫怀着“万里觅封侯”的雄心壮志,离家到边塞去从军,少妇也想让丈夫去立军功,以求得夫荣妻贵,光耀门庭,所以没加以阻拦。如今杨柳青青,再看看那陌上一对对的情侣,才意识到与丈夫离别之苦。自己形单影只,丈夫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与自己一起登楼赏花,携手游春呢?这是个未知数。诗的卒章显志,到末句才写出闺中少妇之怨之悔,点明题旨,而且如绕梁之音,余韵无穷,给读者留下涵泳联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