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唐诗鉴赏辞典 >

杜甫《孤雁》讲解

<<回目录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解析】

《孤雁》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咏物诗,写于大历初居夔州之时。这时杜甫的生活虽暂时安定,但毕竟是客居他乡,亲朋故旧皆不在身旁,其漂泊孤独之感是不难想象的。诗中的孤雁形象正是作者主体人格的化身,寄托着他对亲朋故旧的无限思念渴盼之情。起句突兀,毫不含蓄宛曲,直接道出所咏之物。这只失群的孤雁为了追寻同伴,不饮水也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翔,一个劲地哀鸣、追求、寻觅,在思念呼唤她的同伴,这该是何等炽烈执著的情感,为了寻伴呼伴竟达到了不吃不喝的程度。首联集中写孤雁形象,仿佛是个特写镜头,次联则将孤雁推远,境界豁然开阔,那高飞天际的孤雁只是一片影,在万重云彩中离开了雁群,失去了往昔那些相依为命的伙伴们,又有谁来怜悯爱惜她呢?在浩瀚无穷的天空中,在密密层层的云下,这只孤雁不就显得更加孤独凄清吗?三联仿佛又是特写镜头,再一次将焦点集中到孤雁身上。她被痛苦所煎熬,哪怕是有一线希望她也要不停地飞翔、追寻。她望到天的尽头,总好像是那些失去的雁群的身影就在远处晃动,她在哀鸣呼唤,仿佛伴侣的鸣叫呼唤之声也时时响在耳际。所以她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哀鸣呼唤。两句诗情真意切,哀痛欲绝。浦起龙评这两句诗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读诗至此,当我们想到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的诗句时就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寄寓在孤雁身上的思想感情。杜甫漂泊在西南时期,十分思念自己的兄弟亲朋。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远离故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骨肉团聚,朋友重逢。可见诗人是托孤雁之形象而抒发怀念兄弟亲朋之深情。诗至此,将孤雁的形象心态已渲染尽至,难以为继,故尾联一转,用他物来陪衬烘托孤雁。那些野鸦成群结队,安然快乐,完全没有痛苦与悲哀,当然无法理解孤雁念群的迫切、焦急心情。它们在鸣噪不休,纷纷攘攘,好不快乐。很明显,这里的野鸦形象是一些得过且过满足现状而无高雅情趣的凡夫俗子的象征。孤雁面对野鸦无法求其和鸣,作者面对那些庸俗无聊之辈也无法求其理解自己的心志。也正因如此,孤雁才显得更加孤独和忧伤。野鸦形象的陪衬作用不就更明显了吗?这便是浦起龙所说的 “末用借结法”。

所谓的末用借结法即在诗之末尾处不言正题而借用他物来结尾,主要应用在咏物诗上。其作法是诗之正文咏主体物,在末尾处不言所咏之主体物件而借用他物来陪衬烘托主体物,在衬托或对比中使所咏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这种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宋代诗人潘阆的《落叶》诗所用的也是这一手法。全诗是这样的:“片片落复落,园林渐向空。几番经夜雨,一半是秋风。静拥莎阶下,闲埋藓径中。谷松与岩桧,宁共此时同?”诗的前六句正面描写落叶在秋风秋雨的吹拂洗涤下萧然坠落,拥阶堆径,投向闲适富贵之所的样态。这无疑是没有操守随俗同庸的凡庸之辈的象征。最后两句用耐寒不凋的松柏作对比反衬,意思是说:那些山谷中的松树与岩石上的桧树(也称圆柏,此处泛指柏树)和这些落叶难道不也是处在同一时空吗?但她们却傲然挺立于风雨之中,那“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气概不正是那些有浩然之气而保持节操的志士仁人的象征吗?松柏的出现使落叶的形象更加令人讨厌鄙夷。前六句皆咏正题落叶,结尾处借用松柏之高洁来陪衬烘托落叶的形象,可见也是典型的末用借结法。当然,这首《落叶》诗与《孤雁》诗在对此法的具体运用上也有区别。《孤雁》诗正题是正面形象,末尾所借野鸦是反面形象;《落叶》诗正题是反面形象,末尾借用的松柏是正面形象,二者正好相反。至于末尾借用什么形象当由内容而定,并无定式,只要能突出所咏的主体物的形象,丰富其思想内容即可,因为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