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唐诗鉴赏辞典 >

王维《辛夷坞》鉴赏

<<回目录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解析】

“心无滞碍”,或曰“意无滞碍”,是禅宗佛学“净心”理论的通俗表述。它是讲心地清净,自性空寂,不着三界(欲、色、无色),不蔽三障(烦恼、业、苦报),不染六尘,不生六蔽,进入自在解脱、无累无碍、永恒清静、“寂然无相”的真如境界,即佛国净土。在这种境界中,泯灭物我、心境的一切差别,而达到心性清净、空寂的无差别境界,使心与境直接契合、融透,体验“真如”、佛心之禅悦。《维摩诘经》和禅宗经典《坛经》就概述了通过禅定(静虑)而心照凝寂、心净超禅,实现以“净心”建立 (达到)佛国 “净土”的佛性顿悟思想。

王维佞佛悟禅,深于禅理。山水景物是“自然”之一体,而“自然”又是佛家“真如”的另一种表述。在他看来,“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无一不见佛性。故提倡“身在百官之中,心超十地之上” (《赞佛文》) 的维摩诘居士的 “捷悟”: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已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饭覆釜山僧》)所以,王维山水诗描绘了一种以净空、寂美为特征的境界,体现着寂乐、安祥的禅悦之趣。在诗歌的意象表现上,采取了禅寂的“语默齐致,触物无碍”的双遣思维方式:“默”则静观心照,“语”则妙悟直觉,创造一种目击道存,心与境直接契合的境界,即以禅悦、禅法入诗。《鹿柴》、《鸟鸣涧》、《辛夷坞》等诗则是以禅法创造禅境的代表作品。

《辛夷坞》摄取了空寂无人的山涧与自开自落的芙蓉花两组意象,体现心境契合,自性空寂的禅悦之趣。“辛夷”,自古便是与兰、桂并美的芳洁的象征物,屈原在《楚辞》中多次提到它。辛夷木质芳香,其花色紫似莲而小如盏,亦芳香馥郁,故又称芙蓉花。辛夷的花苞似笔,生于枝梢末端,花开时,高枝末梢的花最先开放。前二写花开之景,便抓住“木末芙蓉花”的独有特征,勾描出辛夷花高扬枝梢,超然青空,在山中绽放红萼的高洁形象。后二写花落之境,“涧户寂无人”,摄取寂静之山涧,无人之陋户,映衬那淡泊自处的芙蓉花在山涧里“纷纷开且落”,于是辛夷花便成为既高洁,又淡逸、清寂的形象。这同左思《咏史》诗所写“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的埋没、压抑于涧底的青松形象,颇有相似之处,但在左思诗中勃发出一股愤郁不平之气概,而在王维诗中却展现出一幅淡然静美、空寂宁极的境象。辛夷花春来自开,春去自落,自在无碍,不染尘垢;生涧户空寂之境,而自馨其芳,处无人识鉴之地,而自适其性。这正是诗人神往空净、寂乐之禅境的自我心性的象征和写照。此诗笔法洁净、自然,毫无着境滞物之感,堪称境象空明,玲珑澄澈,似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王维深味禅趣,喜借自然世界的空、净、无、寂、清、远之境象,创造心无滞碍,以静美、寂乐为特征的禅境,开拓了诗歌艺术独特的境界美。这种境界不仅展现于山水景物,而且渗透于诗人超然自适的隐逸生活。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直接写到诗人兴来独往,胜事自知的空淡自适的心性,看他任兴而行,行至水穷无路之处,便坐观云起飘逸之状,偶然遇见林叟,便谈笑忘机,真是一片心与境无处不谐的寂乐景象。这同辛夷花意象岂不神理相通?这与阮籍的率意独往,途穷则恸哭而返截然不同,倒与嵇康的“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体悟玄趣相映成趣。徐增讲:“于佛法看来,总是个无我,行所无事。行到,是大死;坐看,是得活;偶然,是任运。此真好道人行履。”(《说唐诗》)俞陛云称:“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所论颇有见地。其他如常建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也是心无滞碍境界,展现的则是方外禅境,不再赘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