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兰若
崔峒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解析】
“一览不尽”四字可由两方面理解。其一指诗之意蕴深厚,能开前人未开之境。意在言外,有余味及空白,此为炼意中的一览不尽。其二或是指诗境巧妙,能于无路处转出路来,层层而进,绵绵不绝,此为炼境中的一览不尽。
以下试说“其一”。有则画坛轶事,说是有人曾出题请齐白石先生作画,题为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此题颇让人费心思。顾虎头曾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原因是“手挥五弦”有明显的动作,而 “目送飞鸿”不但动作性隐蔽,而且隐隐有一种人的感情在内。大凡抽象性的,不着形体的外物较难以图画表现。进一步说,图画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没法摹绘声音。白石先生不愧为艺术大师,避实就虚,只画一条山溪来自远山,又在溪端水积处点几点蝌蚪。如此蛙声可以自然想见。崔峒此首诗也正合于这种意在载体之外,一览不尽的表现手法。
另有一则轶事,宋徽宗赵佶曾出一诗题:“赏花归来马蹄香”,命画师几人同作。中有一人与众不同,构思巧妙,只于马蹄旁绕两三花蝶,即切合题意。此例与上例异曲同工。
归纳此类构思,大约以下六字可用:“以不足写有余”。《竹庄诗话》引《漫斋语录》:“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 下语六分,可追李杜”,可作六字脚注。引申上面几句意思即是:大凡好的诗歌,要给人留下联想的空白。掩卷之后,能让读者驰己之想象而补诗之“不足”。这里的“不足”恰不是诗之短处,反是诗之长处。
唐人诗法讲究蕴藉含蓄。此种炼意中的一览不尽在唐诗中有很多现成的例子。比如唐代第一律,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首《黄鹤楼》前半首全然违反律诗格律,然而千百年来一直被推为好诗。沈德潜的评语道出了其中秘奥:“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可见若为炼意之需,格律都可不顾。曹雪芹曾借林黛玉之口说道:“若是果然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即为明证。这就提醒我们:作诗要讲究意象的内涵和选择。崔峒的《题兰若》全诗浸润着一种禅味,而作者选择的意象如“茅庵”、“孤木”、“磬声”与禅味相发挥,寥寥几语就点出了一种言外之意,顿生一览不尽的妙味。短章要一览不尽,意蕴内涵不能不深不厚,所以特别要重视炼意。说白了,一览不尽非不尽,尽而有余味也。
再谈“其二”。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两句用来形容炼境之技巧,可说是再贴切不过了。洪都百炼生刘鹗《老残游记》写艺人王小玉说书:“…… (王小玉)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里边一层翻一层,层层不绝,层层而进的技巧,与炼境中的一览不尽相类。杜甫诗作最讲究这种层层写去的笔法。试分析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周振甫《诗词例话》:“要是光说作客登台,已有客中思乡的意思;说成 ‘常作客’,‘独登台’,加上久客与孤独意,就进一层了;加上‘悲秋’ ‘多病’,更进一层,更悲苦;再加上离乡万里,人在暮年,又进一层,这样层层深入,所以更见深沉。”当然,这层进的分析,是在阅读之时,写时不能在写出层次上下功夫。下功夫要下在根本上,即要炼意、炼境。
崔峒此诗题作《题兰若》。“若”音“惹”,“兰若”是僧舍之义,本为梵语“阿兰若”之省,意为空净闲静之处。此诗首句先点“兰若”两字。二句承接首句,以动衬静。三句顿挫,如书法中折笔,虽有所变化,仍是中锋行笔,不离题旨。四句答三句,余韵袅袅。而每句之中又有层次,比如〔依据〕所举即是。如此层层写来,意境自然渐渐丰满,一览不尽也就自然达到了。
炼意和炼境合起来即为“意境”两字。意由境生,境由意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览不尽四字正是中的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