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解析】
诗贵含蓄,这是古今中外共识的一个道理。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情,要而言之,就是说文艺创作不宜用语句直接说出来,而应寄托于形象,使人思而得之,读后如嚼橄榄,回味无穷。李白这首诗在含蓄上可谓恰到好处。
五月的江城武昌,霏霏细雨,缤纷落英。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迎着习习的江风,诗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到了武昌。老朋友史郎中在这里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黄鹤楼头纵目,苍茫渺远,一阵悠悠的笛声传来,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诗人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满腔的迁谪之怨和故国之情。
在诗中,诗人是以西汉贾谊自比的。贾谊是汉文帝时一位颇具才华而却得不到发挥的著名青年政治家,曾任太中大夫,因忧虑汉室安危,上疏陈述己见,言辞激切受到朝廷权贵的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李白的才能、抱负与贾谊颇为相似,他在安史之乱中为了报国杀敌,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结果因此获罪,被贬放夜郎。其遭遇还远不如贾谊。此时,诗人登上黄鹤楼,想到当年贾谊被贬长沙,不是也经过此地吗?莫非古往今来的精英都难逃被淘汰的厄运?感慨不禁油然而生。诗人引贾谊为同调,就含蓄地流露出了怀才不遇,无辜受害的愤懑之情,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政治上的严重打击,并未冷却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温热之心,他仍然关心着国事,在坎坷不平的贬谪路上,依然频频回首,望着渐去渐远的长安方向。此时,长安万里,黄鹤楼虽高,长安仍是遥遥而不可见,尤其是对于迁谪之人,更是重重阻隔,分外遥远,望而不见,该是多么的怅惘。怀有神圣的社会使命感,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贯传统。与西方社会权力多元整合的格局不同,中国社会的封建一统制,使知识分子将“弘道”的希望紧紧维系在君主身上。因此,他们常常希望在朝廷做官,以便于发挥经纶之才。李白也是这样,早在天宝初年,他曾一度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不久即被谗离去。此后一段时间,他仍不忘长安。可见,他西望长安并不是思念妻儿老小,而是眷恋朝廷,关心国运。
长安不见,正使人无限忧愁之时,忽然听到了黄鹤楼上吹奏《落梅花》的笛声。这充满凄凉离情的笛声,更增添了诗人的满腔愁绪,仿佛感到五月的江城凛然生寒,漫天梅花飘然而来。《落梅花》即汉横吹曲《梅花落》的别名,此曲又称《落梅》、《大梅花》、《小梅花》,初唐时卢照邻、沈佺期等开始以此题咏梅花。江城五月,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是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奏得非常动听,使人闻曲而生情,由情而及景,仿佛看到了梅花漫天飞舞的景象。又因《梅花落》曲多在笛中,诗人们便想象其声可以感物,遂认为笛怨惊梅,而使之落。实际上这正是一种以形喻乐的通感手法,它是以人对景物故实的感受来形容人对音乐的音声节奏的感受。这种通感是由听觉通于视觉,而后由视觉来表现听觉。诗人凭楼一览大江景象,本是一种赏心悦目之事,但听到动人的《梅花落》的笛声,眼前便幻化出了一片梅花飞舞的景象,声音、画面虽美,但终不免给人一种寒冷袭人之感,这正是诗人凄凉落寞心境的写照,同前两句的身世之感相互照应,这种飘零之思,迟暮之悲,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去国怀乡的悲愁之情。但这种情绪的流露又是极为含蓄和不留痕迹的,正是“凄切之情,见于言外”。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曾这样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对照李白的这首闻笛诗仔细品味严羽这段话,犹觉恰切; 盛唐诗人,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