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
葛兆光先生曾就储光羲和王维学陶渊明的问题作过一番比较,认为:“盛唐诗歌的超绝处之一在于把六朝以来朴素流畅的语脉和精丽工巧的语词两种语言技巧融汇成一种全新的诗歌风格,而不在于使诗歌回归到诗文语言浑然不分的古朴状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储光羲不如王维绝不仅仅在于‘王之诸体皆妙而储独以五古胜场’,而恰恰在于他太像陶渊明而王维已经不太像陶渊明了”(葛兆光《唐代诗人札记》)。储光羲的“太像”与王维的“不太像”,一字之差,可谓抓住了储、王诗同中见异的关键之处。王维的“不太像陶渊明”,和唐汝询所说的“摩诘出入渊明”是一个意思,这正是王维诗源于陶而又异于陶的地方,亦是他高于储光羲的可贵之处。由 《鹿柴》小诗,我们庶可窥其“出入渊明”之一斑。
此诗为王维五绝组诗《辋川集》20首的第四首,描写鹿柴附近山林晚暮时分的清寂幽美的景色。“空山不见人”,正面叙写山林的寂静。诗人置身于草木葱茏的山林中,四下察看却不见一个人影。“不见人”是对“空山”的具体描写。“但闻人语响”,“但”字一转,转出独特的幽境。偶听人语,顿然打破了山林的阒寂,不过,人语响过,山林遂而变得比先前更为静幽空寂,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空谷传音,越见空山之空;空山闻语,更觉空山之寂。首句着眼于视觉角度,以“不见人”的“静”来衬写 “空山”的“静”;二句着眼于听觉角度,以 “人语响”的“动”来补写“空山不见人”的“静”,比起首句的“以静写静”来,二句“以动写静”,其艺术效果更好。三、四句转换视角,由声音衬托转换为色彩映照,进一步写出山林晚暮时特有的幽静境界。落日返照的余辉,透过密林,斑斑驳驳地洒落在苍凉的青苔上。“青苔”,给人以一种幽冷之感,但当余辉斜照之后,便可使本来寂寞苍凉的山林带来一丝暖意,此写人体的自然感受。就视角看,浅红色的余辉透过山林而驶落于青苔之上,那该是一幅多么色彩鲜明的图画啊。我们仿佛觉得此画非是自然形成的,倒是诗人以丹青妙手调配而成的一样了。这种幽静雅美的境界,常人是难以道及的,只有深居山林,佞佛奉禅而又擅长诗画、精通乐理的王维,才能捕捉到这个刹那而美好难忘的时刻。正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评价的:“深林中苔翠阴阴,日光所不及,惟夕阳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此苔痕,深碧浅红,相映成采。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笔复能写出。”一语中的,可谓入髓。
此诗虽仅20字,但层次分明而富于变化。一、二句以有声反衬无声,写空寂;三、四句以有光反衬无光,写幽暗。而这些,又都是诗人不断转换视觉、听觉和知觉来表现的,非作诗之高手,焉能臻其妙境?另外,此诗既有陶诗平淡自然的语言,亦有陶诗清雨悠然的情趣。正如沈德潜所云:“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唐诗别裁集》)。至于诗中那由诗、画、乐综合而成的禅宗般的幽静境界,是陶渊明所难以道及的。唐汝询所论王维诗“出入渊明”之据,盖出于此吧!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之祖,亦是“开千古平淡之宗”(胡应麟《诗薮》)。王维则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人物。他们的生活环境、情怀志趣、诗歌题材等都有许多相似之处。王维对陶渊明是很崇慕赞赏的,如《田园乐七首》中有二首这样写道:“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村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诗中取景、用意、语脉及僻远幽寂的自然之趣,显然是受陶诗的影响。王维诗歌的语言风格总的来说是冲淡,但与陶渊明比起来又有独创性,因此,他的冲淡就显得更为空灵、自然、幽雅、静谧,并时而间与纤秾,这就使得他的冲淡具有特殊的风采、情调和韵味了。除王维之外,唐代的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韦应物、柳宗元等等,都曾热心于学习陶渊明。宋代苏轼曾专作《和陶诗》百余首,宋代而后的诗人在反对形式主义、提倡朴素诗风时,也常以陶渊明为榜样,可以说,陶渊明而后,中国诗歌史上有成就的作家,大凡都受过陶诗艺术的沾溉,而且大多能学陶而出于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正是中国诗歌艺术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否则,光学陶而不出陶,充其量只能做个合格的演员,却不能成为有出息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