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东西晋演义 >

十四 贾后南风夺朝权

<<回目录

辛亥元康元年。却说皇后贾氏。讳南风,平贾充之女也。

初,武帝立惠帝为太子时,欲取卫瓘女为太妃,因元后纳贾、郭、霍亲之说,欲婚贾氏南风。武帝谓元后曰:“卫公之女有五可,贾公之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后固请婚贾氏,又使荀勖、周顗于帝前称其美,武帝乃定婚贾氏。泰始八年,拜为太子妃。

贾氏既为妃,心妒忌,多权诈,太子畏而忌之,因此嫔御罕有进幸者。而贾氏酷虐,尝手杀宫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之坠地。武帝闻知,欲废之。杨太后救之曰:“贾公屡有大勋于社稷,岂可以其女妒而忘之耶?”始得不废。后太后数劝贾氏。贾且不知其助己,反以为恨,至是不以妇道事太后。

惠帝既即位,乃立为皇后。因不知太后向之救己助己,又衔其戒劝之言,事太后愈无礼。而流放恣,与太医程据等乱,彰内外。使宦竖以箱柜装少年入内,同寝处有不中意者,害之。

不日,洛有盗尉部小吏生得端丽,一向厮役,褴楼垢秽。忽一日,容仪光彩,鲜衣艳服,众吏咸疑其为窃来,暗以告尉部。

尉部亦疑而讯之,小吏曰:“非故为盗也。月前夜行,逢一老妪,云其家有女病甚,术者曰:‘须得城南少年压之方瘥。’欲烦一行,自当重报,乃随而去。上车下帷,纳簏箱中。觉行十余里,过六七重门限,启簏而出。见楼阁壮丽,胜似天宫。问此为何处?答云是天上。即以香汤沐浴,出鲜艳衣服与吾更换,珍肴美食,恣其饮食。少须,引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形短,面青黑色,眉有赘瘤,与共寝处,欢宴数夕,临行以此服相赠,仍纳簏车而出。所遇如此,安敢为盗?”尉部听毕,知是贾后,乃笑而遣之。盖贾后常以此计载人入宫,不中意而死者甚多。独此小吏,贾后之,得全而出。由是漏泄,洛城内人尽知之。

贾后凶悍,多权略。每惠帝临朝,贾后必在珠帘后坐。

若大臣所奏政事,贾后不待惠帝听断,即干预之。当太傅杨骏入请曰:“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今陛下春秋正当,政治多能,安用垂帘忧乱治体,宜速还宫。”贾后闻之,羞惭满面,低首入宫。虽不答话,心甚怅恨,寻思变怒,欲杀杨骏,奈无计可施。时殿中中郎将盂观、李肇二人,当初杨骏面辱,心甚恶之。

及闻贾后与骏构怨,因见黄门董猛,一同入宫,献谋诛骏。贾后大悦,问曰:“卿等以何计可诛老贼?”观、肇曰:“臣有一计可杀杨骏老贼。”猛曰:“不然。满朝皆其心腹,不可与谋。宜使人持书报楚王司马玮,令其以兵外应,方可诛得;不然,反启内乱。”贾后曰:“然!”于是贾后遣孟观以书来见楚王司马玮,曰:“吾亦恨老贼久矣,必须吾自以兵入朝,方可行事。”观曰:“请殿下以兵屯于城外,以待内应。即行,臣先入宫报与使人来迎。”

却说孟观回宫,报知楚王应允以兵屯司马门外,以待内应一事。贾后曰:“此事甚善,卿等宜密启帝,称骏谋反,请速下诏收之。若更迟延,早晚祸生。待帝应允,颁诏,卿等以禁兵讨之,则杨骏可诛矣。”孟观等领懿旨,出内殿。待帝退朝,入宫,孟观奏帝曰:“杨骏谋反,欲夺位,陛下宜早图之,不然臣等亦难讨乱。”惠帝曰:“汝何得出是言?”观曰:“臣知多日矣,不得不冒死上闻,望陛下火速降诏,委臣等与楚王讨之,缓则必变。”惠帝方始大惊,骂曰:“老贼欲效王莽!”

因此即命黄门董猛草诏,诬杨骏谋反,命东安公司马繇率殿中四百人,及楚王司马玮入朝共孟观等讨之。孟观得诏,出迎楚王玮入屯司马门,又以诏召东安公繇入内,领禁中四百人埋伏。

计策安排已定,俱各以兵埋伏。

次日,孟观入宫,见贾后说:“计成,必须矫圣上手诏,去宣杨骏入内,执而诛之。然后,臣等以兵夷其三族。”

贾后大喜,即矫惠帝手诏,使人持去宣扬骏入议军国大事。使人持诏至杨骏府中,说圣上在宫内诏太傅入宫,共议军国大事。

骏闻诏欲往,其弟杨济、杨珧止之曰:“前日吾兄面抑贾后,今日无事宣入内宫,必有诈谋,切不可去,去必有患。待来日大朝,兄可与弟告老休致,免累三族矣。”杨骏曰:“帝现有诏在此,有何患焉?若内有变,皇太后必有密旨,何故虑之?”

杨济等曰:“构已成,尚欲入宫,何不早决?”杨骏始悟,即召官属至,曰:“吾尽忠报国,念日圣上在宫内有手诏,召我入宫,同议军国大事,吾二弟济、珧以为诈,故求一决耳。”

当主簿朱振曰:“吾揣楚王玮无故入朝,必有谋明公之心,此定是Yan竖为后谋,不利于明公。为今之计,宜速烧云龙门以胁之,索造事者首,引外营兵拥皇太子入宫,取人,殿内震恐,必斩送之,不然,无以免难矣。”

杨骏素怯懦,不决,乃曰:“魏明帝所造云龙门,功费甚大,奈何烧之?”正犹豫,皇太后杨氏在宫闻知,急自作书,令人射出城外,曰:“有人救得杨太傅者千金,赏万户侯。”

当被贾后宫中人拾得,将来呈于贾后。贾后因宣言太后同杨骏谋反,即令孟观催东安公以殿中兵出,以火烧杨骏公府。杨骏大惊,逃入于厩中,被兵拥入就杀之。遂收杨济、杨珧及张劭、段广等人,皆夷三族。珧临刑,告东安公繇曰:“吾昔有表,收在石函,可问张华。”繇不听,叱左右斩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