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史记新读 >

文景之治(1)

<<回目录

作为帝王,他们父子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他们的统治,使万民和谐,四方来朝。

而这,还只是一个伟大盛世即将来临的序幕。

天降大任

孝文帝名为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于公元前196年被刘邦封为代王。诸吕叛乱平定后,大臣们经过慎重考虑,多次商议,决定迎立刘恒为皇帝。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派人去迎接刘恒。刘恒对于此事拿不定主意,征求左右大臣的意见。张武等人说:“朝廷大臣都是当初高帝时的大将,熟习兵事,多谋善诈,如今他们刚刚诛灭诸吕,血染京城,此时来人迎接大王,不可轻信。希望大王假托有病,不要前往。”中尉宋昌进言说:“当初秦朝政治混乱,豪杰纷起,自以为能得天下者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豪杰已经认从天命。刘氏子弟的封地,犬牙交错,互相制约,没有人敢轻易造反。汉兴以后,废除了秦朝的苛虐政令,对百姓施以恩德,人心安定,难以动摇。凭着吕后的威严,吕氏已有三人被立为王,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然而太尉凭朝廷一支符节就进入了吕氏把持的北军,只是一声呼唤,将士们纷纷倒戈。这是天意所授,而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现在即使大臣们想要作乱,百姓也不会听他们驱使,他们的羽难道能够同心一致吗?如今京城内有宗族,京城外有其他强大的诸侯,谁都会惧怕他们。现在高帝的儿子就只有淮南王和大王您了,而大王您又年长,贤圣仁孝闻名天下,所以大臣们是根据天下人的心愿要迎立大王做皇帝,大王您不必怀疑。”双方争执不下。

慎之又慎

面对双方的规劝,刘恒不知该听从谁的意见,就又向母后询问这事该怎么办,但他的母亲薄太后也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刘恒只得烧灼龟甲进行占卜。结果龟甲上显现出一条大的横向裂纹,卜辞是:“大横预示着更替,我将做天王,像夏启那样,使父业光大发扬。”刘恒说:“我本来就是王子,还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所谓天王就是天子啊。”刘恒听后大悟,就派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往京城会见绛侯周勃。周勃等人原原本本地向薄昭说明了为什么要迎立刘恒。薄昭回来报告说:“此事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就没什么可怀疑的。”刘恒于是笑着对宋昌说:“事情果然像你说的那样,那你就跟我一块儿到长安吧。”他随即让宋昌与自己同车前往长安。张武等六人也乘驿车随刘恒一同前往。但刘恒还是很谨慎,在走到长安附近的高陵时停了下来,派宋昌先驱车前去长安观察情况有无变化。

入京称帝

宋昌刚到长安旁边的渭桥,丞相以下的官员就都出来迎接。宋昌返回把情况报告给了刘恒,并对他说:“代王,朝廷大小辟员都来迎接了,您就不必怀疑了。”刘恒随即驱车到了渭桥。群臣都来拜见称臣。太尉周勃上前说:“我希望单独向大王禀报。”宋昌说:“你要说的如果是公事,就请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在王位的人不受理私事。”周勃于是跪下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刘恒辞谢说:“等到我的住所再商议吧。”

刘恒驱车进入官邸,群臣也跟着来了。诸位重臣对刘恒说:“皇子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皇帝的儿子,不应当继位。我们商议认为大王是高帝的长子,最应该做高帝的继承人。”刘恒说:“我没有才能,胜任不了皇帝之事。希望你们再考虑合适的人,我是不敢当此重任的。”群臣都伏在地上,坚决请求。刘恒先是面向西坐在主人的位置谦让了几次,群臣于是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谦让了两次。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我们再三考虑,认为大王事奉高帝宗庙是最合适的。即使让天下诸侯和百姓来考虑,也会这么认为。我们是为宗庙社稷着想,绝不敢轻率疏忽。希望大王听从我们的意见。现在,我们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玺和符节。”刘恒说:“既然宗室、将相、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人比我更适宜,那我就不敢推辞了。”于是就即位做了天子。他便是汉文帝。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