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史记新读 >

王朝叛臣(2)

<<回目录

公元前154年冬天,楚王前往长安朝见。晁错借机告发楚王刘戊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时,在服丧住的房子里偷偷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此外,之前因赵王有罪,削减了他的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也削减了他六个县的封地。朝廷削藩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了,各诸侯国一时间人心惶惶,无不痛恨晁错,欲杀之而后快!

诸侯结盟

吴王担心朝廷的削藩行动很快就会削到自己的头上,更何况自己与文帝有杀子之仇,就想借机公开图谋,起兵发难。他担心力量不足,知道胶西王勇壮,好逞势斗胜,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和他强强联合,把握大些。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鼓惑胶西王一起反叛朝廷。应高不带书信,只是口头通报说:“吴王不才,危在旦夕,也不愿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希望您明白他的好意。”胶西王也被说中了心事,急忙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应高说:“现在皇帝任用臣,被邪之臣蒙蔽,他只顾眼前利益,听信谗言,擅自改变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对封国征求越来越多,诛罚贤良,情形日益严重。俗话说:‘米糠吃完了就该吃米了。’吴王和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一旦被朝廷盯上,恐怕就不能安宁了。吴王身患内疾,二十多年不能朝见皇帝了,他曾担心朝廷猜疑,又没有办法解释,现在小心谨慎,犹且害怕不被谅解。我听说大王因为卖爵的事而被罚罪,诸侯被削减封地,是朝廷小题大做,其实罪过根本没有那么严重。朝廷这么惩罚恐怕不只是削地就能罢休的。”胶西王说:“是的,有这样的事。那你说怎么办呢?”应高说:“俗话说: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现在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相同的忧虑,愿借着时机顺应天理,牺牲个人身躯为天下除害,怎么样?”胶西王吃惊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做呢?现在皇帝虽然迫我很紧,是因为我本来就犯有死罪啊,我怎敢胡思乱想啊?”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良,朝廷之臣尚且都对他心生怨恨,更何况是被削地的诸侯们,他们都有背叛朝廷的心思了。现在彗星出现,蝗灾不断发生,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这正是圣人产生最好的时代了。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借口,在外追随大王车后,驰骋天下,所向披,那时候天下没有敢抗逆我们的。大王您假使能够答应我一句话,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敖仓的粮食,抗拒汉兵,安兵扎寨,等待大王的到来共兴大事。大王真的能够幸临,凭借咱们的力量,那么天下就唾手可得了,两个君主分治天下,不也是很好的事吗?”胶西王一想到能够称帝欣喜若狂马上答应了。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仍不放心,就亲自到胶西出访,当面和胶西王订立盟约。

七国叛乱

胶西群臣中有人知道了胶西王反叛的计划,就规劝说:“侍奉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事。现在大王和吴王向西进兵,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主定会有分歧争端,那时候战祸还是不会消停,您也就没有安稳的日子过了,说不定会因为吴王造反而家破人亡。诸侯的土地不足朝廷的十分之二,力量悬殊太大了,而背叛朝廷也会使太后担忧,您又但上了不孝的罪名。从上面的分析看,您起兵造反的计划实在是不明智的,这不是长远之计啊。”胶西王不听,又派使者联合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他们都应允了,并说:“城景王曾为正义攻打吕氏宗族,不要让他参与起兵,事成之后分些土地给他就行了。”各诸侯由于听说有人受到削地的惩罚,都震惊恐惧,大多怨恨晁错,因此都愿意发兵。

景帝终于下令削减吴国的豫章、会稽二郡,可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等到诏令发到吴国,吴王早就准备好起兵作乱的一切条件,征召了他全部的士兵,通令全国说:“我年纪六十二岁,亲自统率军队。小儿子年龄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凡是年长和我相同的,年轻和我的小儿子相同的人,都要出征。”他又派人联系南边的闽越、东越,东越也跟随吴王发兵。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杀死了朝廷派来的官员,向西进兵。齐王后来后悔,服毒自杀,违背盟约。济北王因城墙损坏没有竣工,他的郎中令将他劫持控制,他也无法发兵。胶西王和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一起率兵围攻临淄。赵王刘遂则暗中派使者到匈奴商议联合作战之事。一时间真是天下大乱,西汉政府面临着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大概刘邦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保住刘家天下铲除了异姓王,扶持自家人称王,以为可以江山稳固、千秋百代了,到头来却自家的窝里斗更狠,遗害子孙更厉害。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