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文献通考 >

●卷二百二十八 经籍考五十五

<<回目录

○子(类书)

《唐志》十七家,二十四部,七千二百八十八卷(失姓名三家。王义方以下不著录三十二家,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宋三朝志》:一百一十五部,五千一百一十九卷。

《宋四朝志》:一十六部,五百一十四卷。

《宋中兴志》:一百七十一家,一百九十七部,八千三百九十七卷。

※《同姓名录》三卷

晁氏曰:梁元帝撰。纂类历代姓名人,成书一卷。唐陆善经续增广之。齐、梁间士大夫之俗,喜徵事以为其学浅深之候,梁武帝与沈约徵栗事是也。类书之起,当在此时,故以此录为首。

※《古今刀剑录》一卷

晁氏曰:梁陶弘景撰。记古今刀剑。

※《语丽》十卷

陈氏曰:梁湘东王功曹参军朱澹远撰。采摭书语之丽者为四十门。按前志但有杂家而无类书,《新唐书志》始别出为一类,此书乃犹列杂家,要之实类书也。但其分门类无伦理。澹远又有《语对》一卷,不传。

※《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陈氏曰:北齐尚书左仆射范阳祖珽李徵等撰。按《唐志》,类书在前者有《皇览》、《类苑》、《华林遍略》等六家,今皆不存,则此书当为古今类书之首。珽之行事,奸贪凶险,盗贼小人之尤无良者,言之则污口舌。而其所编集,乃独至今传於世。然珽尝以他人所卖《遍略》质钱受杖,又尝盗官《遍略》一部,坐狱论罪。今书毋乃盗《遍略》之旧,以为已功邪?《遍略》者,梁徐僧权所为也。又按《隋志》作《圣寿堂御览》,卷数同。圣寿者,实齐後主所居。

※《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

晁氏曰:唐虞世南撰。世南仕隋为秘书郎时,钞经史百家之事以备用。分八十部,八百一类。北堂者,省之後堂,世南钞书之所也。家一百二十卷。

※《兔园策》十卷

晁氏曰:唐虞世南撰。奉王命,纂古今事为四十八门,皆偶丽之语。至五代时,行於民间,村墅以授学童,故有"遗下《兔园策》"之诮。

※《古今姓字相同录》

晁氏曰:唐邱光庭撰。光庭中进士第。

※《艺文类聚》一百卷

晁氏曰:唐欧阳询等撰。分门类事,兼采前世赋诗铭颂文章,附於逐目之後。按《唐志》,询为令狐德楠、克朗、赵智行同修。

陈氏曰: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

※《初学记》三十卷

晁氏曰:唐徐坚等撰。初,张说类集事要以教诸王。开元中,诏坚与韦述、余钦、施本、张烜、李銧、孙季良分门撰次。

※《集类》一百卷

晁氏曰:唐刘绮庄撰。绮庄,毗陵人,尝於苏州昆山县令。家多异书,采摭事类,分二十馀门,凡五十馀万言,上之於朝。前有万希序,题云开元二十九年辛巳。按《绮庄集》有《上白敏中启》,疑非元宗时人,当考。

※《六帖》三十卷

晁氏曰:唐白居易撰。以天地事物分门类为声偶,而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於世。世传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名目,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内。倒取之,抄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云。

陈氏曰:《唐志》作《白氏经史事类》,一名《六帖》。

程氏《演繁露》曰:白乐天取凡书精语可备词赋制文采用者,各以门目类萃,而总名其书为《六帖》。既不自释所以名,後人亦无辨者。偶阅唐制,其时取上凡六科,别其所试条件,每一事名一帖。其多者,明经试至十帖,而《说文》极於六帖。白之书为应科第设,则以帖为名,其取此矣。

又曰:唐制,开元中举行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此《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之多者以名其书,期必中选也。

※《记室新书》三十卷

晁氏曰:唐李途撰。采摭故事,缀为偶俪之句,分四百门。途中和中为东川掌记,因以名其书云。

※《古镜记》一卷

晁氏曰: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

※《戚苑英华》十卷

晁氏曰:唐袁悦重修。本杨名所著,悦掇其要,类为语对,以他说附益之。

※《戚苑纂要》十卷

陈氏曰:唐刘扬名撰。皆集内外宗族姻亲故事。

※《三教珠英》三卷

晁氏曰:唐张昌宗撰。按《唐志》一千三百卷,今所存者止此。

※《备举文言》二十卷

晁氏曰:唐陆贽撰。总四百五十馀门。议者谓大类《六帖》而文辞过焉。《崇文总目》有之。

※《童子洽闻记》三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分二十门,杂记经史名数。或题《童子洽闻记》,云唐许塾撰。

※《古城冢记》二卷

晁氏曰:唐皇甫鉴撰。记古城所筑之人姓名,初不及冢,而名曰"城冢记",未知其说。

※《小名录》三卷

晁氏曰:唐陆龟蒙撰。龟蒙以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别,自秦至隋,编而记之。至於神仙、玉女之名,妇人、臧获之字,亦无弃焉。龟蒙世称其博,然此书特杂取於史传间尔,无异闻也。

※《金钥》二卷

陈氏曰:唐太学博士河内李商隐义山撰。分四部,曰《帝室》、《职官》、《岁时》、《州府》。大略为笺启应用之备。

※《玉屑十五》卷

陈氏曰:无名氏。

※《备忘小抄》十卷

晁氏曰:伪蜀文俗撰。杂抄子史一千馀事,以备遗忘。其後题广政三年。广政,王衍年号也。

※《太平御览》一千卷

晁氏曰:皇朝李昉等撰。太平兴国中,昉被诏辑经史故事分门。《春明退朝录》云:"书成,帝日览三卷,一年而读周,赐名《太平御览》。"

陈氏曰: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参译条次修纂。本号《太平编类》,太平兴国二年受诏,八年书成,改名《御览》。或言国初古书多未亡,以《御览》所引用书名故也,其实不然,特因前诸家类书之旧尔。以《三朝国史》考之,馆阁及禁中书总三万六千馀卷,而《御览》所引书多不著录,盖可见矣。

※《册府元龟》一千卷

晁氏曰:皇朝景德二年,诏王钦若、杨亿修君臣事迹,唯榷六经》、子史,不录小说杂书。至祥符六年,书成上之。凡三十一部,有总序;一千一百四门,有小序。同修者十五人:钱惟演、杜镐、刁偅、李维、戚纶、王希哲、陈彭年、姜舆、宋贻序、陈钺、陈从易、刘筠、查道、王曙、夏竦。初撰编序,诸儒皆作。帝以体制不一,遂择李维、钱惟演、陈彭年、刘筠、夏竦等,付杨亿窜定。赐今名,为序冠其首。其音释又命孙奭为之。

陈氏曰:凡八年而书成。总五十部,部有总序;一千二百四门,门有小序。赐名制序。所采五经史之外,惟榷战国策》、《国语》、《韩诗外传》、《吕氏春秋》、《管》、《晏》、《韩子》、《孟子》、《淮南子》及《修文殿御览》。每门具进,上亲览,儗其舛误,多出手书,或召对,指示商略。

容斋洪氏《随笔》曰:真宗初,命儒臣编修君臣事迹,後谓辅臣曰:"昨见《宴享门》中录唐中宗宴饮,韦庶人等预会和诗,与臣僚马上口摘含桃事,皆非礼也,己令削之。"又曰:"所编事迹,盖欲垂为典法,异端小说,咸所不取,可谓尽善。"而编修官上言:"近代臣僚自述扬历之事,如李德裕《文武两朝献替记》、李石《开成承诏录》、韩偓《金銮密记》之类,又有子孙追述先德叙家世,如李繁《邺侯传》、《柳氏序训》、《魏公家传》之类,或隐己之恶,或攘人之善,并多溢美,故匪信书。并僭伪诸国,各有著撰,如伪《吴录》、《孟知祥实录》之类,自矜本国,事或近诬。其上件书,并欲不龋馀有《三十国春秋》、《河洛记》、《壶关录》之类,多是正史巳有;《秦记》、《燕书》之类,出自伪邦;《商芸小说》《谈薮》之类,俱是诙谐小事;《河南志》、《邠志》、《平剡录》之类,多是故吏宾从述本府戎帅征伐之功,伤於烦碎;《西华杂记》《明皇杂录》,事多语怪;《奉天录》尤是虚词。尽议采取,恐成芜秽。"并从之。及书成,赐名《册府元龟》。首尾十年,皆王钦若提总,凡一千卷。其所遗弃既多,故亦不能暴白。如《资治通鉴》则不然,以唐朝一代言之,叙王世充、李密事,用《河洛记》;魏郑公谏争,用《谏录》;李绛议奏,用《李司空论事》;睢阳事,用《张中丞传》;淮西事,用《凉公平蔡录》;李泌事,用《邺侯家传》;李德裕太原、泽潞、回鹘事,用《两朝献替记》;大中吐蕃尚婢婢等事,用林恩《後史补》;韩偓凤翔谋画,用《金銮密记》;平庞勋,用《彭门纪乱》;讨裘甫,用《平剡录》;记毕师铎、吕用之事,用《广陵妖乱志》,皆本末粲然。然则杂史、琐说、家传,岂可尽废也!

※《天和殿御览》四十卷

陈氏曰:侍读学士临川晏殊等,天圣中受诏,榷册府元龟》,掇其要者,分类为一百一十五门。天和者,禁中便殿也。

※《鹿门家钞诗咏》五十卷

陈氏曰:鸿胪少卿襄阳皮文灿撰。以郡书分类事为诗而注释之。其祖日休,有书名《鹿门家钞》,故今述其名。

※《类要》六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晏殊纂。分门辑经史子集事实,以备修文之用。

陈氏曰:按《中兴书目》七十七卷,岂并目录为七十七部邪?

南丰曾氏序略曰:公所为《类要》,上、中、下帙,总七十四门,凡若千门,皆公所手抄。於六艺、太史、百家之书,骚人墨客之文章,至於地志、族谱、佛老、方伎之众说,旁及九州之外,蛮夷荒忽、诡变奇迹之序录,皆搜寻细译。而终於三才万物变化情伪、是非兴坏之理、隐显巨细之委曲,莫不究。公之得於内者若此。则士不素学而处从官大臣之列,备文儒道德之任,其能不馁且病乎?

※《事类赋》三十卷

陈氏曰:校理丹阳吴淑正仪撰进并注。

※《韵类题逊一百卷

陈氏曰:朝奉大夫知处州靳袁毂容直撰。以韵类事,纂集颇精要。世所行《书林韵会》,盖依仿而附益之者也。毂,嘉祐六年进士,东坡守杭时为倅,"风月平分"之词,为毂作也。其後累世登科,絜齐燮,其四世孙也。

※《书林韵海》一百卷

晁氏曰:不题撰人。分门韵纂经史杂事,以备检阅。或云皇朝许冠所编。

※《书叙指南》二十卷

晁氏曰:任浚撰。崇宁中人。纂集古今文章碎语,分门编次之,凡二百馀类。

陈氏曰:皆经传四字语,备尺牍应用者。

※《异号录》二十卷

晁氏曰:皇朝马永易明叟编古今殊异名号,如铜马帝、无愁天子之类。顷尝见近世人增广其书,名曰《宾实录》,亦殊该博。

陈氏曰:马永易撰。蜀人句龙材校正,文彪增广。本书三十卷,後集三十卷,义取"名者实之宾"为名。

※《史韵》四十九卷

陈氏曰:嘉禾钱讽正初撰。附韵类事,颇便检阅。

※《书林韵会》一百卷

陈氏曰:无名氏。蜀书坊所刻,规亩韵类题逊而加详焉。

※《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张孟撰。辑六艺、诸子、三史句语,依韵编入,以备举子试诗赋之用。

※《歌诗押韵》五卷

晁氏曰:皇朝杨咨编古今诗人警句,附於韵之下,以备押强韵。

※《鲁史分门属类赋》三卷

晁氏曰:皇朝杨筠撰。以《左氏》事类分十门,各为律赋一篇。乾德四年上之。

※《国史对韵》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范镇撰。吴仲庶尝称景仁悯诸後学虽涉书传,而问以今代典故,则懵然不知。乃从大祖开基,迄於仁宗朝,摭取事实可为规矩鉴戒者,用韵编次之,即此书也。

※《孝悌类鉴》七卷

晁氏曰:皇朝俞观能撰。取经史孝悌事,四言韵语。

※《禁杀录》一卷

晁氏曰:皇朝李象先撰。元祐中,象先集录古今冥报事,以为杀戒。

※《侍女小名》一卷

晁氏曰:王经纂。序云:"大观中居汝阴,与洪炎玉父游,读陆鲁望《小名录》,戏徵古今女侍名字。因尽发所藏书纂集,逾月而成焉。"凡稗官小说所记,采之且尽,独是正史所载,返为脱略。子弟之学,其蔽如此。

※《後六帖》三十卷

陈氏曰:知抚州孔传撰。以续白氏之後也。传袭封衍圣公。

※《海录碎事》三十三卷

陈氏曰:知泉州建安叶廷珪撰。

※《皇朝事实类苑》三十六卷

陈氏曰:知吉州江少虞撰。绍兴中人,其书亦可入小说类。

※《郡书类句》十四卷

陈氏曰:三山仪凤撰。以《郡书新语》增广。自五字以至九字,为七百五十一门,各以平仄为偶对。

※《两汉博闻》二十卷

陈氏曰:无名氏。或曰杨侃。

※《左氏摘奇》十二卷

陈氏曰:给事中吴郡胡元质长文撰。

※《诸史》提要

陈氏曰:参政吴越钱端礼处和撰。泛然抄录,无义类。

※《汉隽》十卷

陈氏曰:括苍林钺撰。以《西汉书》,分类为五十篇,皆句字之古雅者。"隽"者,取隽永之义也。

※《文选双字类要》三卷

陈氏曰:苏易简撰。摘取双字,以类编集。

※《选腴》五卷

陈氏曰:天台王若撰。以五声韵编集《文逊中字。淳熙元年序。

※《晋史属辞》三卷

陈氏曰:永嘉戴迅简之撰。用《蒙求》体以类晋事。元祐癸酉岁也。

※《观史类编》六卷

陈氏曰:吕祖谦撰。初集此篇为六门,曰"择善"、曰"儆戒"曰"阃范"曰"治体"曰"论议"曰"处事"而"阃范"最先成,既刊行,今惟五门,而"论议"分上下卷。

※《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陈氏曰:著作佐郎金华唐仲友与正撰。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政、阴阳、度数、兵农、王霸,本之经典,兼采传注,类聚群分,凡百二十二篇。

周平园《题辞》略曰:与正於书无不观,於理无不究,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政、阴阳、度数、兵农、王霸,皆本之经典,兼采传注,类聚群分,旁通毕贯,使事时相参,形声相配,或推消长之象,或列休咎之证,而於郊庙、学校、畿疆、井野,尤致详焉。各为总说附其後,始终条理,如指诸掌。每一篇成,门人金式辄缮写藏去,积百二十二篇。又得与正犹子烨别本,相与校雠,釐为十卷,以类相从。会分教庐陵,将镂板校官,而郡守赵侯善鐻助成之,属予题辞。夫水之流东,惟海是归;车之指南,其途不迷。今是书折衷於圣人,示適治之路,故名曰《帝王经世图谱》,非其他类书比也。昔汉儒专通一经,仍守师说,居家用以修身,莅官取以决事。况乎《六经》旨趣、百世轨范,皆聚於此。学者能因广记备言,精思博考,守以卓约,则他日见诸行事,岂不要而有功也欤!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左传法语》六卷,《史记法语》十八卷《西汉法语》二十卷《後汉精语》十六卷《三国精语》六卷《晋书精语》五卷《南史精语》十卷

陈氏曰:洪迈撰。自《博闻》、《诲蒙》、《汉隽》、《摘奇》、《提要》、及此《法语》诸书,皆所以备遗忘。而洪氏多取句法,《汉隽》类例有伦,馀皆随笔信意抄录者也。

※《杜诗六帖》十八卷

陈氏曰:建安陈应行季陵撰。用白氏门类,编杜诗语。

※《锦绣万花谷》四十卷,《续》四十卷

陈氏曰:序称淳熙十五年作,而不著名氏。门类无伦理,序文亦拙。

※《古今故事录》二十卷

陈氏曰:知建昌军金陵阎一德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