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中国近代战争史 >

三节 江西讨袁作战

<<回目录

一、双方作战部署

(一)北洋军的部署

早在1913年5月初,袁世凯就命豫南总司令兼北洋第六师师长李纯率该师由信向湖北之兴国(今新)、蕲春等处移防,王占元之第二师随后跟进。副总统黎元洪指令李纯:“贵师将来开至兴国、田家镇一带,选一待机阵地,一旦有事,即相机直捣九江或南昌”③。5月中旬,李纯以该师第十一旅旅长马继增率步兵第二十一附机关槍、骑、炮各一连开赴田家镇,并分兵一部进驻武,警戒九江及安徽方向;以第二十二长张敬尧率所部及机关槍两连,骑、炮各一连,进驻兴国,监视瑞昌方面之赣军;师部及第十二旅之二十三、二十四进驻蕲春、蕲州一带,准备寻机渡江。上述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即对江西的地形及赣军分布情况不断进行侦察,并进行渡江作战准备。

7月2日,已被袁世凯收买的九江要塞司令陈廷训密电黎元洪,告知他革命人准备在九江起事,并要求袁世凯“速派军队及兵轮来浔(九江),以资镇慑”①。袁闻报后,即令第六师渡江南进,第二师一部迅速由鄂北南下,与第六师会合(两师共约一万五千人);另调驻辽之第二十师一个旅进关赴鄂,作为进攻江西的二梯队;调第二师、第三师各一个进驻武汉设防,奉军一个旅进驻孝感一带,保护武胜关以南铁路线;另由海军次长汤芗铭率“飞霆”号等军舰五艘,驶往江西,策应陆路进攻九江。该路军队由黎元洪节制。

7月6日,第六师所属吴鸿昌第二十三附机关槍一连并电话、卫生各队,先行渡江,开赴江西。10日,该师主力从官牌夹(九江西约四公里)登陆,全部抵达长江南岸。李纯以萧安国第二十四两个营驻九江城西部,与驻城东部的赣军四个营同城相峙;以吴鸿昌第二十三进驻沙河镇(九江西南十五公里)、莲花洞(九江南十二公里)一线,警戒德安方向赣军;以张敬尧率第二十二第二营一连、第三营及周文炳的第二十一第一营附机关槍一连,进驻金鸡坡(九江东四公里)、八里坡(九江东南三点五公里)至马宿岭(九江东南七点五公里)一线,警戒姑塘及湖口方向的赣军;以第二十四一个排进驻洗心桥(九江西二十公里),警戒瑞昌方面赣军;以混成第十一旅旅长马继增率第二十一第二营、二十四第二营、炮二十第二营、机关槍第四连进驻官牌夹,为总预备队。这样,北洋军第六师约七千余人占据了九江外围诸要点,形成了对九江城的包围和对九江以南赣军的进攻态势。

(二)赣军的部署

战前,赣军共有两个师和一个混成旅,计十个。江西护军使兼第一师师长欧武驻南昌,所部第一旅旅长林虎率第一、二两驻德安、瑞昌一线;第二旅旅长余维谦所部第三两个营驻九江,第四是新兵,随余驻南昌训练。第二师师长刘世钧驻九江,所部第三旅旅长赵复祥部第五驻南昌,第六两个营驻九江,一个营驻德安;第四旅旅长蔡森率部驻赣州;混成旅旅长方声涛率周璧阶第九、金其昌独立营驻姑塘,所属第十李明扬部驻湖口。总兵力约二万五千人②。赣军主要集中在九江以南和南昌以北地区,在长江沿岸的重镇九江只配置了一个师部和四个营的兵力,湖口只有一个的兵力,省城南昌的防务也很薄弱。

1913年7月8日,李烈钧从上海回到湖口,立即召开高级官员会议,商量讨袁事宜。12日,得知驻守德安之林虎部已与北洋军接火,遂宣布江西独立。同日,省议会在南昌开会,举李烈钧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欧武为江西都督③。李烈钧等拟定作战计划如下:将所有在赣北的军队分为左右两军,以林虎为左翼军司令,指挥第一、二和第六一个营,进攻沙河至十里铺一线之敌,得手后进取九江,以方声涛为右翼军司令,率所部第九和独立营从姑塘进攻九江。另以水巡总监何子奇为湖口守备司令,指挥李明扬第十守卫湖口,李烈钧亲往督战。部署略定,李又委托欧武给广东陈炯明和湖南谭延闿分别写信,要求两省派兵援赣。赣军的战略意图是夺取九江,消灭南犯之敌。

但赣军内部并不巩固。九江要塞司令陈廷训完全投靠了袁世凯;第二师师长刘世钧早与李烈钧不睦,并与黎元洪、袁世凯秘密勾结,表示对李烈钧“违,以作牵制”④,准备配合袁军作战;第一师师长欧武因受袁世凯拉拢,反袁也不坚决。赣军两师两中,真正受李烈钧指挥并有点战斗力的,只有林虎从南京带来的步兵第一(附机关槍两连、炮兵一连)①和伍毓瑞的第三,不足三千人。与北洋军相比,赣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

二、九江、湖口之战(参见附图二十六)

袁世凯侦悉李烈钧回到湖口准备发难的消息后,遂指令李纯师的过江部队迅速向南推进。7月10日,吴鸿昌第二十三越过沙河,不断向赣军开炮挑衅。

7月11日,驻守德安的赣军旅长林虎致电欧武,报告北洋军寻衅情况,请求速发援兵。12日拂晓,林虎分兵二路向在当面寻衅的袁军发动进攻:以主力沿铁路向沙河进攻,另派一部出右翼袭击十里铺,策应正面。从此,揭开了武装讨袁的战幕。袁世凯指令李纯对赣军“即按叛兵剿办”①。李纯一面令驻沙河之吴鸿昌阻击赣军,一面命驻十里铺之萧安国向沙河迂回前进,抄袭赣军后路。萧于途中与林虎派出的策应部队遭遇,前进受阻。林虎旅装备比较齐全,部队经过一定的训练。其主攻部队经一昼夜战斗,夺占了沙河镇,进据铜鼓岭、骆驼山等处炮台。吴鸿昌死伤三百余人,向赛湖方向败退。李纯惊慌失措,从官牌夹逃回停泊在长江中的座舰,急电袁世凯“万乞迅派增援,以救危局”①。但林虎旅首战告捷后,没有乘胜追击,丧失了歼敌良机。

沙河方面开战后,驻九江城内的赣军第三长伍毓瑞,与同驻该城的赣军第二师师长刘世钧和第六长李定魁等磋商,计划趁北洋军增援部队尚未到达之际,以赣军第三之一营与第六之两营,迅速歼灭北洋军驻九江城西的两个营,以第六之另一个营为预备队,监视陈廷训的炮台兵;待解决城西两营敌军后,率部沿庐山开赴德安,从翼侧攻击九江以南袁军,配合林虎旅作战。此计如能实现,将陷李纯师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不料李定魁竟于次日违约,按兵未动。伍毓瑞见情况突变,即弃军逃往湖口,所部一个营转移湖口,一个营投附刘世钧①。九江城全为北洋军所占。

当北洋军第六师右路在沙河战败,向赛湖以北撤退时,又得悉姑塘方面方声涛之右翼赣军亦准备向九江推进。李纯急忙调整部署:令马继增率预备队在官牌夹构筑防御工事;令驻九江城西的二十四迅速调兵力,协同二十二之一、二营加强城南十里铺的防御;令二十一第一营加强城东南之八里坡的防御;令张敬尧率混成二十二第三营、第二营第六连及机槍、山炮各一连,协同陈廷训部守卫金鸡坡炮台及普应寺一带。这时,北洋军第六师已呈背水之势,官兵慌乱。李纯也自称“力尽智穷”,一日数电袁世凯,“惟乞援军迅到”②。

7月15日,黎元洪致电驻孝感的第二师师长王占元,令该师驻鄂各部迅速开赴九江,其任务是:进攻湖口,并配合第六师进攻德安。王占元接电后,即于当日派朱廷灿第七由汉口开赴九江;16日,又派步兵第四旅旅长鲍贵卿率步兵第五一、三营(携管退炮八门)及机关槍连开赴九江。第二师其余部队,拟在第二十师和第三师接防后,再向九江集中。同日,袁世凯任命段芝贵为陆军第一军军长兼江西宣抚使,李纯为第一军左司令,王占元为第一军右司令,以统一前线的作战指挥。

林虎旅进占铜鼓岭、骆驼山后,欧武又令第二旅旅长余维谦、第三旅旅长赵复祥,率领驻南昌的第四和第五开赴德安,计划与林虎旅会合后,以主力从青山(九江西南十二公里)、瓜子岭(青山北)向正面进攻,分兵一部从铜鼓岭侧击十里铺之敌,然后一举拿下九江。但赣军动作迟缓。16日,赣军与袁军在赛湖一带作战,虽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因兵单势孤,未敢追击。17 日,北洋军第二师的两批援兵已先后赶到九江,会同第六师马继增旅向赣军反扑。而这时赣军担任前沿警戒的第六一个营忽然叛变投敌,遂使林虎旅军心浮动,放弃铜鼓岭各炮台,退守蓝桥(九江西南二十公里)。

这时,赣军右翼方声涛旅的攻势也已受挫。按预定计划,赣军左右两翼应于7月12日拂晓同时发起攻击,但方声涛之右翼因临时调集部队,以致行动缓慢,迟至16日晨7时才开始进攻。方声涛将周璧阶之第九和新从湖口来援的伍毓瑞(欠第二营)分为左右两路,由姑塘向九江东南之八里坡一线发起攻击。张敬尧一面令守卫八里坡的第二十一第一营在正面组织防御,一面令驻守十里铺之两个连携机槍、火炮绕击方部左翼,自率该两个连和二十四一个连抄袭方部右翼。方部第九长周璧阶挥刀跃进,带头冲锋,但因专恃勇猛,不讲战术,致被敌击中,不幸阵亡,使该部士气受到影响。双方激战至下午1时,左路赣军伤亡惨重,士气动摇,部分士兵北向投敌。这时,北洋军第二师第六又前来增援。伍毓瑞虽率赣军右路奋力抵御,但在北洋军多路夹击下,也力渐不支,遂撤出战斗,退回姑塘。北洋军进至马宿岭,因地形不熟,未敢继续追击。次日,赣军第九两个营(千余人)绕道至金鸡坡,向张敬尧部缴械投降,使姑塘赣军兵力锐减。

7月22日,王占元率第二师主力(欠第八)抵达九江,增强了进攻力量。23日,抵达九江的第一军军长段芝贵发布作战命令,定于24日进攻湖口。其部署是:由第二师鲍贵卿旅担任主攻任务,于24日夜乘船从官牌夹出发,在助攻部队掩护下,从湖口东岸登陆,尔后进据钟山,夺取湖口东炮台。以左司令李纯为守势地区司令官,自邱(书阁)南(康)大道经十(里铺)莲(花洞)大道,至沙河镇、洗心桥一线,择地构筑防御阵地,掩护北洋军右侧后方安全;第六师旅长马继增率该旅第二十一由八里坡经马宿岭、狭市向姑塘方面攻击前进,掩护左翼进攻部队;第六师二十二长张敬尧率所部由金鸡坡出发,经新港(九江东十一公里)向灰山(湖口西岸)、回峰矶(新港东五公里)进击,相机占领湖口西炮台,封锁鄱湖口,协同海军掩护鲍贵卿旅的登陆作战。③

7月24日,张敬尧沿长江南岸向湖口西炮台进攻。该步炮协同,首先攻占新港。25日,经激战,攻占了三面临水一面依山的灰山、回峰矶赣军据点。接着,又占领了西炮台。24日夜12时,鲍贵卿旅(步兵五营、炮兵二连、机槍兵三连、辎重兵一连、电话和桥梁队各一大排)乘船从官牌夹出发,沿长江东进,偷渡鄱湖口;次日凌晨,在汤芗铭①所率军舰的掩护下,利用浓雾于湖口以东抢滩登陆,进攻湖口钟山炮台。汤芗铭的助纣为虐和李烈钧的麻痹大意,使湖口的赣军吃亏不校当江西宣布独立不久,汤即率舰队驶近马当炮台。炮台守兵准备发炮拦击,但李烈钧认为与汤“共事亦颇久,当不致有他故,不欲示以防御”②,任其向九江方向驶去。25日拂晓,汤以四艘军舰分成两组,突然轰击湖口东、西两炮台,致使赣军措手不及。不久,钟山炮台部分士兵哗变,更加削弱了湖口的防御力量。午后8时,在北洋军水陆夹击下,湖口终于失陷,李烈钧率余部从水路退守吴城。方声涛所部,在袁军旅长王金镜所率之右翼支队猛攻下,也于26日上午放弃坚守多日的姑塘阵地,退往吴城。

北洋军攻占湖口、姑塘后,段芝贵令第二师旅长鲍贵卿为湖口守备司令,率该旅驻守湖口;第六师旅长马继增以一部驻守姑塘,其主力配置在通南康(今星子)大道上,伺机进攻南康;令第二师第四由马头镇向瑞昌方向发展,保护九江西侧安全;令王占元为西区留守司令,担任后方警戒兼理后勤事务;令李纯率第六师各及第二师一部,从沙河、十里铺、马头镇分道出发,进攻扼守蓝桥之赣军。

30日拂晓,北洋军对蓝桥发动进攻。赣军鉴于蓝桥地形开阔,恐遭敌迂回侧击,稍事抵抗,即于当日上午放弃该地,退守黄老门。黄老门位于蓝桥南十公里处,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山口险狭,铁路穿山而过,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林虎旅在此构筑阵地,组织防御。30日夜,北洋军第六师第二十三和第二师第五向黄老门轮番进攻。林虎指挥部队扼守南面高地,顽强抗击,使北洋军进攻受阻。李纯连夜调正在官牌夹休整的第二十二乘火车赴黄老门助战。31日凌晨,北洋军分三路进攻赣军阵地:以第二十三攻赣军正面,第二十二攻赣军左翼,第五攻赣军右翼。林虎旅竭力抵抗,相持约两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弃守黄老门,经德安退往建昌(今永修)。

这时,湖南已经宣布独立。湖南都督府军事厅厅长程潜等人,鉴于赣军孤军作战,节节失利,便一面组织援赣部队,由长唐蟒率领赴赣,一面敦促谭延闿与四川熊克武进行电报联系,约其三路出兵,会攻武汉,以配合赣军作战。该电要求川

军趁“北军会攻九江,武昌空虚”之机,与湘军和在湖北沙洋宣告独立的刘铁部联合行动,“乘机直取武汉”,以断绝北洋军南进的通道,威胁攻赣北洋军的侧背,将赣军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但该电被贵州都督唐继尧截获,并于7月31日密告黎元洪,致使三路攻汉的计划成为泡影。唐蟒之援赣部队也迟迟未至。

赣军得不到邻省的支援,在优势敌人进攻下,节节后退,完全丧失了反攻的能力。

三、南昌外围的作战

北洋军攻占黄老门后,乘胜疾进,不战而得德安;与此同时,还分别占领了南康、瑞昌,巩固了后方的安全。8月7日起,北洋军便以南昌为目标,分路攻击前进。其进攻部署是:第六师第十一旅于7日由南康乘船沿水路进攻吴城;陆路则分兵两路进攻建昌,第六师二十二为右纵队,由拖沟岭(德安南)出发,沿驿南(德安南十三公里)一线开进,第二师第五为左纵队,由德安沿南浔未竣铁路前进,第六师十二旅(欠二十四)为预备队,随后跟进。上述各部完成当前任务后,乘势续进,合击南昌。

此时,林虎旅已丧失斗志,不待敌人接近,即放弃建昌,退守山下渡(今永修县城附近),又被北洋军击败,旋即经奉新退往湖南。8月10日,北洋军未遇抵抗,即进占建昌。

李烈钧由湖口退往吴城后,整顿了撤回的部队,复命方声涛负责吴城防务。8月7日夜,北洋军马继增第十一旅的官兵约七十人,乘坐民船,伪装难民,利用夜雾乘风直驶吴城东岸登陆。吴城赣军仓促抵抗。8日拂晓,马旅援军赶到,赣军不敌,慌乱败退。吴城失守后,李烈钧率余部退往南昌。

留守南昌的江西都督欧武闻吴城失守,即于9日弃职潜逃。欧武的两营护兵被宪兵司令廖伯琅控制。当李烈钧于11日率部退至南昌城下时,廖伯琅紧闭城门,拒绝李部入城。李烈钧一面打电话斥责廖伯琅,一面派兵一营攀城而上,打开城门。廖伯琅仓皇逃往赣州(后被李纯捕杀)。李烈钧进城后,命伍毓瑞率领欧武留下之两个营和从吴城撤回之两个营在樵舍(南昌东北二十公里)、乐化(南昌北十六公里)一线组织防御,抗击北洋军。

8月16日下午,李纯令马继增第十一旅(欠二十二)由灌口出发进攻樵舍;张敬尧第二十二由山下渡乘船,沿赣江进攻南昌;其余部队留守建昌。

此时,张敬尧之前锋部队已抵距南昌六十余里之花岩

街①,因陆路进展顺利,不愿折回山下渡从水路进军,建议由花岩街经落花街②,从陆路进攻南昌。李纯同意了张敬尧的意见。18日上午9时,张敬尧分兵两路夹击落花街。赣军不支,退往高桥(南昌北)。中午,张敬尧以第二营从左侧,第三营从正面,向高桥发起进攻。赣军坚守阵地,竭力抵抗,两小时后,阵地被占,退至赣江以东,企图固守南昌。张敬尧部一面发炮猛轰,压制赣军,一面由第二营征集船只,强渡赣江。下午6时,张部攻入德胜门,向城内纵深发展。伍毓瑞虽率部奋力抵抗,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只得撤离南昌城,掩护李烈钧等人退往湖南。李烈钧、林虎等见败局已定,遂遣散余部,只身潜赴上海,后又亡命海外。

8月18日,李纯部占领南昌。不久,驻赣州的赣军第四旅旅长蔡森率部向李纯投降。至此,首先发难讨袁的江西全省落入了北洋军阀之手。

江西是讨袁战争的重要战常赣军讨袁作战的迅速失败,对整个讨袁战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兵力对比悬殊。主观方面,一是内部不纯,军心不齐。除陈廷训、刘世钧等暗中与袁世凯勾结外,一些中下级军官也各怀贰心。如战斗刚刚打响,九江城内的第六长就按兵不动,不久,该一个营在沙河前线倒戈;之后,又连续发生成建制的部队投降和溃散现象。这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动摇了讨袁官兵的士气。二是准备不足,部署不当。李烈钧宣布独立,是在林虎旅与敌接战后仓促决定的,在军事上缺乏应有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如九江、湖口为长江要冲,湖汊纵横,丘陵起伏,利于防守,赣军如能以重兵扼守,将北洋军阻止在长江以北或牵制在九江、湖口地区,虽不能决定最后的胜利,但必能延长战争的时间,有利于其它省份发动讨袁和支援江西。由于李烈钧等虑不及此,致使九江、湖口迅陷北洋军手中,战局急转直下。三是战术呆板,不善于利用江西的山岳丛林和险要山口伏击歼敌,阻止敌人的进攻,致使敌军长驱直进,迅速占领了江西。此外,江西全省武力的调遣、扩充,人民群众的发动等,均未进行,即仓卒首先发难,这在与敌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是难有取胜把握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