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

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回目录

公元698年靺鞨酋长大荣自立为国王。713年唐睿宗派郎将崔忻入渤海,“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专称渤海国;同年,大荣派子朝唐,后“每岁遣使朝贡”。(《旧唐书》)那么,渤海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日本津田左右吉的《渤海史考》根据渤海自有年号和曾34次出访日本等史实,认为渤海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古代国家。苏联渤海史专家沙弗库诺夫在《渤海及其在滨海边区的文化遗存》中则宣称渤海国“是我们伟大的多民族祖国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因为:①渤海国王有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②渤海国有自己的年号;③渤海国曾与唐王朝兵戎相见。朝鲜史学家朴时亨则认为渤海“从其居民、领域、主权等各方面看,都是高勾丽后继者”,“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之一”。中国学者认为以上这些说法是根据渤海国的民族特点,故意夸大了它的独立。为此,陈显昌在《唐崔忻题名石刻》(《求是学刊》1980年第1期)一文中着重指出:此刻石虽仅有29字、却是渤海国是中国领土的实物见证。

在国内,尽避多数专家认为渤海国是唐时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具体论述却有不同说法。杨昭全认为渤海国虽自立为邦,却“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靺鞨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国家,“与唐王朝保持严格的臣属关系”(《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论据有六:①渤海为靺鞨所建,而靺鞨族是我国境内的古老民族;②渤海王国之地域早系我国之领土;③渤海接受唐朝册封,受爵、向唐朝朝贡;④渤海疆土为唐之行政建置;⑤渤海官吏由唐王朝任命;⑥渤海国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姜守鹏根据以下三点提出了“渤海国是唐统辖下的地方民族政权国家”(《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的看法:①渤海人自己承认隶属于唐朝;②唐在渤海设州置府,按自己的下属进行管理;③渤海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公认渤海隶属于唐朝。公元897年新罗孝恭王在给唐朝《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明确写道大荣“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方受大朝(唐朝)命,封为渤海郡王”。八世纪末,日本留唐僧永忠在给日本天皇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渤海在日本“和铜六年(公元713年)受唐册立“。(《类聚国史》)

有人认为渤海国是一个一切主权都归唐朝的国家。魏国忠《渤海都督府长史小考》(载《北方论丛》1982年第2期)据《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一《与渤海王大彝震书》:“今因王子大冒兴军等回国,赐卿官告及信物,至

宜领之。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等,各有赐教,具如别录“的记录,对”长史“进行了考证,认为以上官职唯”长史“不见于《新唐书。北狄传》渤海职官序列,而位又高踞于百官之上,当来自渤海以外势力所派,在当时唯有唐朝能如此。”长史“是古代中国所特有的职衔,唐时设置已很普遍。公元725年,唐于黑水靺鞨内”置长史“,在唐廷看来,渤海与黑水地位均等,故更需要向地域毗连的渤海地区作同样的派驻。因此,既然长史一官负责渤海地方政务,唐朝在渤海国就拥有一切主权。

然而,研究渤海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不能忽视和回避其特殊。它曾号称“海东盛国”,实力强大,一度竟与唐朝分庭抗礼,说唐、渤两国各自为政,渤受唐册封和人贡实欲与唐修好,也是不无道理的。

孙进己、庄严认为渤海国“相当于今天的民族自治”。(《1981年黑龙江省民族史讨论会讨论稿》)因为渤海国自有年号和自己的对内对外政策,其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同于内地,目前所发现的渤海文字,还有不少尚无定论,等等。朱国忱等在《渤海国政治制度述略》(《求是学刊》1981年第3期)中认为:渤海国官制几乎完全依唐,以王族为首的右姓高门政治是受唐王朝封建集权思想深刻影响而产生的。但渤海国是以王权为核心的专制政体,自有一个完整庞大的统治机器。因此,其王在国内享有无上权威,不受外人控制。而有人却依据时间观念指出,唐亡后,渤海国又存在了近20年,并没有随唐而亡。二十年中又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后唐、吴越,仍继续建立联系,而这种关系,已不是属国关系,而是盟国关系了。所以,渤海国是怎样的国家,应联系唐及五代十国综合考察。(见《牡丹江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除了上述从政权质等方面论述渤海国是怎样的国家外,有些学者还试图从社会质方面来加以探讨。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渤海国是奴隶制国家。①渤海国在将近灭亡之时仍以奴婢作为贡品;②渤海国国君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并通过各级官僚机构进行管理;由于渤海各部族发展水平有异,使渤海只能向各部族征收以实物为主的贡赋。这种土地国有制和贡纳关系,证明渤海国乃是奴隶制国家。

二、渤海国是封建制国家。①渤海国已使用铁器,能冶铁,而铁器正是封建社会特有的标志。②金代洪皓《松漠纪闻》言渤海国有奴婢部曲的现象,部曲是农奴。③渤海派人到唐习识古今制度,厘定京府州县制度,从此全面完成了封建化变革。

由此看来,渤海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不宜轻下定论。

(俞奭勋高琳珍)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