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赫尔曼·黑塞 > 玻璃球游戏 >

呼风唤雨大师-3

<<回目录

她的妹妹们走在她两旁,每人手提一袋种子,让她顺手抓取。当这个仪式终于结束之时,克乃西特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般庄严而欢欣地撒下的种子却没有带来喜悦和收获,这是一个不受老天恩的年头。刚播下的种子先是受到一场再度降临的严寒和霜冻的袭击,接着是忽冷忽热的春天,而夏季也充满了敌意,当田地里总算铺满稀稀落落瘦弱的、只有往年一半高的作物之际,又降临了最后的致命打击。一场人们从未听说过,也难以想象的旱灾出现了。太的炽热白光一周接一周地烧烤着土地,较小的泉水干枯了,村里的水塘成了肮脏的大泥潭,变成了蜻蜓的乐园和养殖蚊子的孵化场。晒焦的大地裂开了巨大的缝隙。人们只能眼睁睁望着作物逐渐赢弱、枯黄下去。天上偶尔也汇聚起了乌云,却往往只是于打雷,难得有一场大点的雨,总是转瞬即逝,并且接着又刮起持续多天的干热东风,以致闪电一击中那些高大的树木,总会迅速引起半枯树冠的熊熊烈火。

“土鲁,你听着,”克乃西特有一天终于对儿子说道,“情形很糟糕,所有的妖魔鬼怪都在向我们进攻。事情是从星星的坠落开始的。因而我一直在思索,该是我付出生命的时候了。你得记住:倘若我必须以生命作祭献,你必须立即在同一瞬间接替我的职务,第一件工作就是焚化我的遗体,并把骨灰撒到田地里去。冬天时,这里将有大饥荒。然而一切不祥的邪气也就随即减弱消失了。你必须小心翼翼保护全村公有的种子,不许任何人触动,违者处死。来年的情况将会好转,村民们将说,总算运气,我们幸好有了一位新的年轻呼风唤雨大师。”

全村都陷入了绝望境地,马罗不时煽动村民威胁和诅咒这位呼风唤雨的人。艾黛病倒了,躺在上发烧,呕吐,浑身颤抖。祈祷游行、祭献仪式,长时间震得人心撼动的鼓乐,全都毫无作用。克乃西特引领着村民,这是他的职责,然而一待人们四散回家,他又立即成为人人规避的孤独者。他早已明白自己必须采取什么行动,也料到马罗早已要求女祖宗拿自己克乃西特作祭品了。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也为儿子着想,他迈出了设想好的最后一步。他替土鲁穿上庆典的大礼服滞他去见女祖宗,推荐上鲁为自己的继任者,最后要求允许自己辞去职位作为牺牲以祈求消融灾难。女祖宗好奇地审视了他一会儿,然后点点头,亲口允准他的请求。

献祭仪式定在当天举行。全村人本当人人参加,许多人却因痢疾病倒在家,艾黛更是重病不起。土鲁身披礼袍,戴着狐皮高帽,几乎因中暑而热昏倒地。村里的头面人物,除非病倒不起,全都到场,女祖宗和她的两位大妹妹,还有鼓乐队长马罗也都参加了。站在后面的是普通村民。村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侮辱这位年老的呼风唤雨大师,村民们鸦雀无声,心情压抑。人们列队走到森林里,寻找克乃西特自己选定的举行祭献的场地——一大片圆形空地。男人们大都携带了石斧,以便砍伐火葬用的木柴。

人们进入空地后,让克乃西特独自站在中间,村里的头面人物在他身边围成一个小圆圈,普通村民则环绕小圈围成一个大圆圈。由于大家全都缄默无语,场内气氛令人窘迫,直至呼风唤雨大师亲自开口讲话。

“我一直是大家的呼风唤雨者,”他说道,“许多年来一贯尽职尽力,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今恶魔和我作对,让我一败涂地。因此,我决定用我自己献祭。

这是与恶魔达成和解的途径。我儿土鲁将成为大家的新呼风唤雨者。来吧,杀了我吧,我死之后,请依照我儿子的嘱托接着去办下一件事。珍重道别了!谁来杀我呢?

我举荐鼓乐队长马罗,他是最恰当的人选。“

克乃西特说完话,默默站着,周围的人一动也不动。土鲁满脸通红,痛苦地转动着戴有沉重皮帽的头颅朝四周瞥了一圈。他看见父亲的嘴角带有一丝嘲讽的意味扭歪着。最后,女祖宗生气了,重重顿着脚,吩咐马罗动手,她高声叫道:“向前走!拿起斧子,动手呀!”

马罗双手握住斧头,在他从前的师傅身前摆好行刑姿态,他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憎恨这个老人。因为老人缄默的衰老嘴角向他撇出一副不屑的神态,这深深刺痛了他。马罗高高举起斧子,在他头上摇晃着,一面瞄准,一面定睛望着受刑人的脸,等待他闭起双眼。然而克乃西特不仅不闭上眼睛,反倒睁大双眼直瞪瞪地盯着这个举斧的人。老人的脸上几乎毫无表情,倘若多少还可看出一丝神色的话,也只是介乎怜悯和嘲笑之间的隐约神情而已。

马罗愤怒地抛开了斧头。“我不干这事,”他低声自言自语,接着便挤出头面人物的小圈子消失在人群中。有几个村民轻轻笑出了声。女祖宗气得脸色发白,既气呼风唤雨大师的傲慢自大,更气马罗的怯懦无用。她招呼一位在旁边倚斧而立的老者,那位模样庄重的沉静老人似乎对眼前这幕令人不快的场景颇感羞愧。这位老人遵命走上前去,向受刑者简短而友善地点头招呼,他们自幼就是朋友,受刑者立即闭上了眼睛,克乃西特的动作十分坚决,他不仅闭紧双目,还略略低下了头。老人举斧砍下,克乃西特倒在地上。刚刚上任的呼风唤雨大师土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用手势作出必要的指示。柴火堆很快就搭积妥当,遗体立即放了上去,用两条神圣的火把点燃火葬堆,开始一场隆重的葬礼仪式,是土鲁上任以后执行的第一件公务。

>>>>>>>>>>>>>>>>>>>>>>>>>>>>>>>>>

忏悔长老

当年圣西勒里翁还活着的时候——尽管已逾老是高年,加沙城里住着一个名叫约瑟甫斯·法莫罗斯的人,三十岁以前,或者三十多岁时仍然过着俗世生活,一直在研读异教的书籍。后来,通过一个他所苦苦追求的妇女的关系,他熟悉了基督教神圣教义的感人美德,并因而接受了神圣的洗礼,以涤净自己的罪恶。许多年中,他一直坐在本城教会长老们的座前聆听布道,尤其倾心于虔诚沙漠隐士的生平传记,总是满怀好奇潜心聆听,终于有一天他也出发了,那年他约摸三十六岁,他走的还是圣保罗和圣安东尼走过之后已有无数虔诚信徒跟踪而行的路线。他把自己剩余的财物托付给城里的年老长者,请他们分送当地的穷人。他在城门口与亲友告别后,便离开这个污秽红尘,流进了沙漠,过起了忏悔的苦行生活。

许多年过去了,他始终在烈日下忍受灼晒,跪在岩石和沙地上祈祷,直至磨破膝盖。他严守斋戒,每天日落以后才嚼食几粒枣子。魔鬼试图用诱惑、讥讽和勾引来考验他,都被他用祈祷、忏悔、苦行,以及我们在圣人传略中能够学到的一切办法予以击退了。他常常一夜接一夜不知疲倦地仰望夜空的星星,星座们也总是常常让他觉得困惑和迷乱。他细细观察着星象,过去他曾在阅读天上诸神的故事和有关人类自然天的书籍中学到过这方面的知识。这门学问受到教会长老们的绝对摒弃,然而他仍旧和当年学异教知识时一样,久久地沉湎于自己的奇思异想之中。

当年的隐士们生活于荒凉的沙漠地带,大都居住在有泉源、有少量绿色植物,有或大或小的绿洲之处。他们中有人孤单独处,有的结伙同住,互相照应,就如同比萨墓园里一幅图画所描绘的景象。这些隐士们修炼仁和怜悯心,信仰善终之道,这是一种死亡的艺术,通过逐渐放弃世界和自我而抵达彼岸,抵达救主身前,进入光明境界而永不灭亡。他们受到天使和魔鬼双方照顾,他们创作赞美诗以驱除邪神;

他们替人治病,为人祈福;他们似乎还以极大的热情和无私的献身神来修补治疗世界,那是古往今来人们纵乐和粗鲁野蛮所造成的。他们中有不少人显然熟悉古代异教的净化灵魂实验,掌握历史悠久的亚洲式修炼方法,但是他们却从不谈论传授。这种种修炼方法和瑜伽功夫都无人进行传授,因为基督徒越来越排斥一切异端事物而遭到了严厉禁止。

这些隐士中有不少人在苦修生活中练成了种种特殊能力:熟谙通神祈祷,能够按手治病,会预言未来,通晓驱魔法术,擅长判处罪恶和为人祈福。约瑟甫斯也逐渐酝酿成了一种特殊才能,随着时光流逝,待到他的头发变得灰白时,这一才能终于成熟结果。这是一种谛听的本领。任何隐修士或者良心不安的世俗人,凡是来向约瑟甫斯求教,向他倾吐自己的不妥行为、烦恼、怀疑和过错;唠叨生活中的诸多不幸,或者自己奋力为善,却遭受失败,或者因而受到损失和打击,十分悲伤之时,约瑟甫斯不仅懂得如何敞开耳朵和心扉潜心倾听,而且懂得如何接纳一切痛苦和忧虑,如何保护倾诉者,让他把烦恼倒空,内心平静而归。这一才能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练后,最终成为他独特的专门能力,变成了一种工具——人人信赖的耳朵。

约瑟甫斯的美德是他的耐、善于容忍的被动以及巨大的缄默守秘的能力。

来访者日多一日,人们为倾吐苦水,消解内心的积郁蜂拥而来,而其中有些人,即或经过了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来到他的茅屋,却缺乏仟悔的勇气,他们迟疑不决,满脸羞愧,难以启齿,往往久久沉默无言,一连几个钟点只有叹息而已。约瑟甫斯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一视同仁,不论对方是一泻无余,抑或吞吞吐吐;不论是倾心相告,抑或有所顾忌。每一个人他都同样看待,不论那人是诅咒上帝还是诅咒自己,不论他是夸大抑或缩小自己的罪孽和烦恼,也不论他诉说的是杀人大罪还是偶然的通,也不论那人只是控诉人的不贞或者灵魂堕落。倘若有人竟然自称与魔鬼往密切,或者和邪神称兄道弟,约瑟甫斯也不会感觉惊吓。如果有人向他滔绝、久久诉说不停却显然隐瞒了主要真情,他也不会失去耐心;即或有人疯狂地编造罪恶归咎于自己,约瑟甫斯也不会生气。人们向他诉说的一切:控告、忏悔、怨恨和良心上的责备,全都像雨水落入沙漠一般进入他的耳朵。他似乎从不对来人作任何判决,也从不表示同情或者轻蔑,尽管如此,或者正因为如此,凡是来向他忏悔的人,都会感觉不虚此行,都会觉得自己在诉说与聆听中获得了转化,心情舒畅了,思想解脱了。约瑟甫斯很少给人忠告或者劝诫,更少向人训示或者下命令。这些工作似乎不属他的职务范围,而来访者也似乎都察觉了这一特点。约瑟甫斯的任务是唤醒人们的信心,他只是接纳、耐心而满怀意地倾听,帮助访问者把尚未思考完整的忏悔圆满完成,让拥塞或者包裹在心灵里的一切通畅地流泻一空。约瑟甫斯的任务就是接纳一切,而后将之包裹在自己的沉默之中。

每次忏悔之后,约瑟甫斯的处置也全都相同。不论仟悔者的罪行是否可怕,也不论其悔罪的程度如何,他都要悔罪者与他一同跪下,齐读祷文,然后亲吻其额头,令他离去。惩罚和制裁不是他的职责,他甚至认为自己无权发布任何正式传教士都绝对有权宣讲的赦罪词,他以为判罪或恕罪都不属于自己的职权。约瑟甫斯倾听着,理解着,似乎他可以在接纳过程中帮助悔罪者承受罪责,分担罪行。约瑟甫斯沉默无言,似乎在把听到的一切深深埋葬,让它们永远成为业已消逝的过去。他和忏悔者一同在悔罪后诵读祷文,似乎视对方为教友,承认他们两人实属同类。他亲吻对方额头,似乎更多是教友情分,而不是教士身份,祝福的态度也更多馨之情而并非表面礼仪。

约瑟甫斯的声誉远播,加沙城及其附近地区尽人皆知。有时候,人们提到他,就像提起那位伟大的隐修士狄昂·普吉尔一样肃然起敬,而后者早在十年以前便已声名显赫,其才能也与约瑟甫斯迥然不同,狄昂长老由于特异功能而闻名于世,他不须来访者叙述便能够迅速而清晰地透视其灵魂,而且常常因指责忏悔者尚未全部坦白头脑里的罪孽而令那个犹豫不定的悔罪者惊骇万分。关于这位人类灵魂专家,约瑟南斯已听说过上百个令人惊奇的故事,因而从不敢妄自比媲。这位普吉尔长老还是所有误入歧途灵魂的卓越顾问,他是一位伟大的法官、惩罚和矫正罪行者。他处置种种悔过、苦修和朝圣事项,他判决联姻大事,他强迫仇家和解,他的权威简直相当于一位大主教。这位狄昂长老住在阿斯卡龙附近,求教者纷纷远道而来,甚至来自耶路撒冷,是的,还有的来自更偏僻的遥远地区。

约瑟甫斯·法莫罗斯与大多数隐修士和忏悔者一样,年复一年在消耗神的激烈斗争中生活。他确实离开了世俗生活,抛弃了自己的房屋财产,远离了大城市及其五光十色的感官享乐,然而他仍旧必须携带着自己的肉体同行,因而他无法摆脱潜藏于自己肉体与灵魂中的一切本能冲动,它们往往陷于苦恼和诱惑而无法自拔。

他首先与自己的肉体进行斗争,待它严厉苛刻,让它受酷热和严寒,饥饿和干渴的熬煎,让它满是创伤和老茧,直至逐渐凋萎和干枯。然而即使在这个苦行僧的干枯皮囊中,老亚当仍然难以意料地纠缠他,折磨他,用愚昧的贪婪、欲望、梦幻和空想引诱他。是的,我们都早已知道,魔鬼最愿意光顾那些遁世和仟悔的人。因而,凡是有人前来寻求慰藉,诉说罪孽,他都认为是减轻自己悔罪生活之苦的恩典,而满怀感激地接受。他已从中获得了一种超越自身的神意义和内容,因为事情本身就赋予了他一项任务。他能够为他人服务了,或者能够把自己作为工具而服务上帝了,可以把苦恼的灵魂引向上帝了。

这是一种非常美妙而且确实很高尚的感觉。然而在继续发展过程中,事实又向他显示,就连灵魂本身也隶属于世俗人类,也能够变化成为诱惑和陷阶。事实上,每逢有一位流者步行或者骑马而来,停步在约瑟甫斯居住的山洞之前,索取一口清水,并恳请垂听他的忏悔之时,那么我们这位约瑟甫斯长老就会觉得浑身袭过一阵阵满足和痛快之感,还会产生一种虚荣和自吹自擂之感,而他一经发现这类欲望便不由得深感惊恐。约瑟甫斯常常跪在地上祈求上帝宽恕,恳请不再派遣悔罪的人,不要再有忏悔者从附近的苦行僧茅屋和从世俗世界的城镇村庄来拜访自己这个不洁的人。倘若有一阵子果真无人前来忏悔时,他的感觉却会很糟糕。倘若又有许多拜访者纷纷来临,他也会再度捕捉住自己新的老病。于是,约瑟甫斯就像得了热病,听完这人或那人的忏悔后,不是发热就是发冷,感觉自己丧失了心,是的,甚至还会蔑视悔罪者。他叹息着也把这类内心挣扎接纳入自己的灵魂里,偶尔,他听完某个人的悔罪后,在孤独一人时严厉地对自己加以惩罚。除此以外,他还给自己下了规定,对待忏悔者不仅要有兄弟情谊,还得备加尊敬,而且对待自己不太喜欢的人更要比对待一般人更为尊敬,因为他应当把每一位来访者都视为上帝派来的使者,是前来考察自己的人。岁月流逝,当他多年后已几乎是老人时,才总算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平静稳定感。而在许多居住在他附近的人眼中,他似乎已经毫无瑕疵,是一位已从上帝处寻得内心平静的完人。

而平静也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如同其他任何生命那样,也必然有盈虚圆缺,必然得适应环境,必然要面临考验,必然经受变迁。约瑟甫斯获得的平静正是这般模样,它是易变的,忽而存在,忽而消失,忽而近在眼前,好似擎在手里的一支蜡烛,忽而相隔遥远,好似冬夜里高悬天际的星星。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特别的罪恶感和诱惑感,使他的生活愈益步履维艰。它们不是什么强大热烈的情绪,不是勃然大怒或者本能冲动,而是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开头很容易忍受的感觉,是的,最初几乎难以觉察,因为这是一种没有特殊痛感和失落感的情况,是一种懒洋洋、冷漠而又厌倦的神状态,只能形容为消极感觉,形容为欢乐的渐渐减弱、远去,最终完全消失。那情况就像有些沉日子,既无灿烂光,也无倾盆大雨,天空凝滞不动越来越沉重,像是在自我禁闭一般,天空的颜色灰暗,却不是一片漆黑。

天气又问又热,却并非暴风雨前的气势。约瑟甫斯渐近老年之际,他的生活就逐渐成为这副样子。他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清晨与黄昏的差别,节日和平日的差别,更越来越无法判断自己的情绪高涨和心情沮丧的时刻,一切都变得无聊乏味、拖泥带水,他凄然想道,这便是人的老境吧。他之所以凄然伤感,因为他原本期望人到老年便可逐渐摆脱本能冲动和欲望,让自己的生活光辉而自在,使他得以进一步接近渴望已久的和谐完美,接近成熟的灵魂平静。如今怎样了呢,老年不仅令他失望,似乎也欺骗了他,他从中一无所得,唯有这种厌倦、灰色、毫无乐趣的寂寥感,还有就是无可救药的疲惫感。最令他感到疲惫之极的是:这种为存在而存在,为呼吸而呼吸,为睡眠而睡眠,日夜生活在自己小小绿洲畔的洞里,在永恒轮转的清晨和黄昏中,在旅人和朝圣者、骑驴子和骆驼者无休无止的人流中,尤其在那些专程来访问他的人之中,他被那些愚蠢、充满畏惧感、像孩子般易被愚弄的人所包围,他们前来诉说自己的生活、罪孽和恐惧,诉说受到的诱惑和为此而作的挣扎。约瑟甫斯有时感到,自己就如同这片汇聚着涓涓泉水的石砌池塘,水流先经过草地,形成一道小溪,然后流进沙地,迅速在荒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一切向他倾诉的忏悔,罪孽,良心折磨,生活经历,大小不一、真假不一、成百上千、永远全新地流入他的耳朵。但是他的耳朵却不像沙漠,没有生命,它是活生生的器官,不能够永无停顿地汲饮、吞噬和吸收,它感觉疲乏,感到履足,感到被过度滥用了,他渴望那连绵不绝的忏悔、忧虑、控诉和自我责备的语言之流能停息,渴望宁静、死亡和沉寂能取代这种永无止境的流淌。

是的,约瑟南斯希望结局降临。他已经疲倦,他已经尝够了生活,他已经疲惫了,他的生命业已淡薄无味,也已毫无价值了。对他而言,再要一如既往地生活简直太过分了,以致他偶尔想试试了结自己的存在,想严惩自己,消灭自己,如同叛徒犹大所做,把自己吊死。情况就像他开始隐修生活初期,魔鬼曾把种种感官的和尘俗的欲望、想象和梦幻偷偷注入他的灵魂一样,如今这个魔鬼又试图暗暗向他灌输自我毁灭的想象,以致他每见到一棵树的粗枝就会考虑是否把自己悬挂在上面,每望见一片陡直的崖壁,就会掂量其是否够高够陡,足以把自己摔死。他反抗魔鬼的诱惑,他持续斗争着,他没有屈服,然而这种挣扎却让他夜以继日地生活在自我厌恶和渴望死亡的熊熊烈火之中。生活变得再也无法忍受,只剩下憎恨了。

约瑟甫斯有一天终于决定走这一步。当他再度登临那座高高的悬崖时,他望见远处天与地之间出现了两三个小小的人影,显然是旅行者,也许是朝圣者,还可能就是来拜访他的忏悔者呢。一种不可抗拒的愿望猛然攫住了他:快,赶快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地方,逃开这种生活。这突然冒出的愿望如此强烈,难以克制,把一切顾虑、抗议和怀疑一古脑儿统统扫清了,他自然不可能毫无感觉,难道一个虔诚的隐修者可能不受良心责备而顺从某种本能冲动么?然而,他已经在奔跑了,他匆匆赶回到自己居住的洞里,他曾在这里苦苦挣扎过许多年,体验过无数次情绪昂扬和灰心失望的经历。他无意识地行动着,急匆匆抓了几把枣子,拿起一只装满水的葫芦,塞进自己破旧的背囊,背上肩头,又取了手杖,转身便离开了自己安静的绿色小家园,成了逃亡者和不平静的流汉,逃离了上帝和人类,尤其是逃离了他曾一度奉为至高无上的一切,逃离了他的职责和使命。

他一开始发了疯似地向前狂奔,似乎自己在悬崖上瞧见的那几个远远的人影,果真是来追捕他的敌人。但是狂奔了一程,漫步行走了一个钟点之后,他的畏惧焦急消退了,运动让他感到一种惬意的疲倦,他第一次停步休息,却不允许自己进食——日落之前不进食,已成为他神圣不可侵犯的惯——,他那被猛然冒出想法所抑制的理,在他休息时又再度活跃起来,它打量着他受本能驱使的行动,要重新进行判断。他的行动当然过分草率,然而他的理似乎没有多少抵制,反倒很乐意的模样,似乎认为,多少年来这是他第一次作出了纯洁而无罪的行动。他的行为确实是一种逃亡,又突然又鲁莽的逃亡,却绝无任何可耻的意味。他只是离弃了一个自己不再胜任的岗位。他用逃跑的行动承认自己否认了自己,辜负了必然在观察自己的苍天。他承认自己放弃了为无益的灵魂而日夜不停的奋斗,承认自己被打败了。

他的理发现,这次行动不伟大,没有英雄气概,没有神贤气息,但是却很正直诚实,而且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惊讶自己为什么直至今日才想到逃走,他忍耐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啊。这时他也才察觉,自己久久死守着一个已丧失意义的岗位,实在是一种错误,或者说是由于受到他的自我主义和老亚当的干扰了,这时他才开始懂得,为什么他的久久固执不变会导致如此险恶的后果,会形成灵魂的分崩离析和头脑失常,是的,甚至被魔鬼所盘踞,否则何以解释自己的死亡渴望和执意自杀呢。一个基督徒自然不应和死神为敌,一个隐修士和圣徒自然应当把生命视作奉献。然而,自杀这种想法只能是道地的魔鬼式邪念,只会让自己的灵魂受邪魔驱使,而不再受天使的呵护和管教。

约瑟甫斯坐下身来,好一阵子完全不知所措,最后才从深深的痛悔和震撼中有所感悟,他刚刚走过几里路程时的思索,令他看清了自己新近一个阶段的生活,也才认识到一个已届老年男子的可怕的绝望处境,他失却了自己的目标,日夜受到邪恶诱惑的折磨,竞想吊在一根树干上自尽,好像那个天国里的叛徒。倘若说这种自杀的念头令他感到十分恐怖,那么这种恐惧必定出自他对史前时期,对基督诞生前的古老异端邪说具有若干残余知识——知道那种原始的以人作祭献的古老俗了——,那时候,皇帝、圣徒、部族的中选者,往往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甚至用自己的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例子也不少见。但是,这种史前时代古老俗的回响,还仅仅是让他不寒而栗的一个次要方面,更令他恐惧的却是另一个思想,归根结蒂,救世主死在十字架上,并不意味着任何别的内容,而只是一种自愿的为人类的祭献。

事实如此,约瑟甫斯想到这里,恍然觉悟,基于这种认识的预感才萌生了自己渴望自杀的冲动,这是一种粗野而恶劣的自我牺牲冲动,因为毕竟只是狂妄地妄图模仿救世主——或者甚至是狂妄地暗示:救世主的拯救人类工作并未完全成功。约瑟甫斯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不过也同时庆幸自己总算逃脱了危险。

这位苦行僧约瑟甫斯对自己的新处境久久沉思着,有一阵子认为自己没有追随犹大或者上十字架的基督,而采取了逃亡行动,是一种重新把自己给上帝的行动。

然而,他越是清晰地认识自己刚刚逃离的地狱,心里就越发羞愧和沮丧,直到后来这种悲哀之情竞像一口食物梗塞了咽喉。不幸感不断膨胀,发展成了无法忍受的压力,接着,突如其来地痛哭了一场,于是奇迹般地治愈了他的伤痛。哦,他已有多长时间不会流泪了!泪如雨下,模糊了他的视线,却止住了那种死一般的绞痛。当他重新清醒过来,感觉到自己嘴唇上的咸味后,才发现自己确实哭泣过,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好似又成了纯洁的小孩,不知何为邪恶了。约瑟甫斯微微笑着,对自己的哭泣略感羞愧,终于站起身子,重又启程前行。他心里茫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逃向何处,也不知道未来又将如何。他想自己正如同一个孩子,没有任何意向和矛盾可以轻轻松松地上路,他觉得遥远处传来悦耳的召唤声,似乎在引导自己向前,他的这场旅行如今似乎不再是逃亡而是一次返乡之行了。他现在渐渐疲倦了,他的理也疲倦地沉默了,也可以说是休息了,或者也可以说是纯属多余了。

约瑟南斯在一个水潭旁过夜,那里已驻扎着一小队旅客和几匹骆驼。客人里有两位妇女,他只举手打了个招呼,避免相互谈。天色擦黑时,他咀嚼了几粒枣子,做完祈祷后便躺下休息了;忽听得两个男人在附近低声谈,好像是一老一少,他只听得清谈话的片言只字,然而就是这些言语也引起了他的注意,足够他思索半夜的了。

“很好,”他听见那长者的声音在说,“你要去向一位虔诚的贤者忏悔诉说,这是好事。我告诉你,这些人什么都懂,他们不是只会一点点,其中有些人还会施魔法呢。倘若有头狮子猛烈扑来,他只须喊叫一声,那只猛兽就蹲下来,夹起尾巴悄悄走开。我告诉你吧,他们会驯狮子。他们中有一个特别神贤的人,他死后,那些被他驯顺的狮子竟替他掘了墓,还执起泥土筑成了美丽的坟墓,其中有两头狮子还日夜替他守墓,守候了很长时间。其实他们不只是会驯狮子,有一次,某个隐修士还用祷文锻打改造了一个罗马百人队长的环良心,那可是只残酷的野兽,是全阿斯卡隆最坏的军人,他却用祷文锻造了那颗黑心,变得胆小如鼠,总想找一个地洞把自己藏起来。这个坏蛋后来变得安静而且怯生生怕人,人们几乎认不出他来了。

当然,这件事还有颇可思考的情况,因为这个人不久就去世了。“

“那位圣徒死了?”

“嗅,不是的,是那个罗马军的百夫队长。他叫法罗,受到那位圣徒申斥又唤醒良知后,却很快就崩溃了,——先是发了两次高烧,三个月后就死了。嗯,他死了大家不觉得有损失。不过我常常思索,那位圣人也许不仅只驱逐了他身上的魔鬼,甚至还念了另一个小小的咒语,把这个男人也送还了大地。”

“一个虔诚的圣徒会做这等事?我可无法相信。”

“信不信由你,我亲的。事实上从那天开始,一个人就彻底变了,还不可以说是中了法术,何况三个月之后……”

沉寂了片刻后那个年轻人又开口说话了。“这里也有一位圣徒,就住在这儿附近,他孤独一人居住在通往加沙的大路附近,在一道小泉水畔。他的名字叫约瑟甫斯·法莫罗斯,我已听说了他的不少事迹。”

“是么,说了什么!”

“人们说他虔诚得惊人,从来没有注视过女人。倘若有骆驼队经过他偏僻的住地,而有只骆驼上又坐着一位妇女,那么她即使戴着厚厚的面纱,他也都会立即转身,迅速消失在洞里。有许多人去向他忏悔,去的人多极了。”

“不至于吧,否则我也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了。你说的这个法莫罗斯,他有什么特别能耐呢?”

“哦,我知道人们都去向他忏悔。如果他不是如此与人为善,又无所不知,那么人们就不会蜂拥而去了。此外,传说他几乎不大开口,从不骂人和向人吼叫,也从不惩罚人或者类似的处置。人们说他为人和,甚至是个羞怯的男子。”

“哦,他既不叱责人,也不惩罚人,甚至不开口说话,那么他怎么帮人呢?”

“他只是默默倾听,发出奇妙的叹息,还有就是划十字。”

“什么!竞有这样一种不合格的圣徒,你不见得愚蠢到向这种哑巴大叔去忏悔吧?”

“是的,我正想这么做。他住得离这儿不远,我会找到他的。今天傍晚有个穷苦的修士曾在这片水潭畔闲散站立。明天早晨我就去问他,我看他也好像是位隐士。”

老人生气了。“你还是把这个泉水隐士抛开吧,让他蹲在自己的洞里吧卜个男子汉,只会倾听和叹息,又害怕面对妇女,这个男人成不了事的!别去找他,我告诉你一个必得去访问的人名吧。他确实住得离此地很远,要过了阿斯卡龙才到,但他是当今最出色的隐士和仟悔长老,他的名字叫狄昂。人们都称呼他狄昂·普吉尔,普吉尔的意思是拳击勇士,因为他能击退一切妖魔鬼怪。凡是有人去向他诉说罪孽,我的小兄弟,这位普吉尔不会连连叹气,缄口无言,而会直言相告,用自己的办法把那个人的铁锈刮干净的。据人传说,他曾鞭打过一些忏悔者,还曾让一个人赤膝盖在岩石上跪了整整一夜,最后叫他拿出四十枚铜板布施穷人。我的小兄弟,你可以去看望这个人,他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当他直瞪瞪注视你时,他的目光便看穿了你的五脏六腑,让你浑身哆嗦。那个人从不唉声叹气,他有真本领。谁若常常失眠,做恶梦,有幻觉,就得去找普吉尔,我告诉你吧,他有办法教这个人恢复正常。我说的这些事,绝不是道听途说得来。告诉你吧,因为我亲自到过他那里。

是的,我亲自去过,我也许是个可怜虫,不过我确实曾去拜访隐修士狄昂,这个拳击勇士,他是上帝的使者。我去的时候情况十分悲惨,我带着肮脏不堪的良心去他那里,离开的时候却干干净净,像一颗晨星晶亮清明,也像我的名字大卫一般真实可靠。请你牢牢记住:他名叫狄昂,人们称呼他普吉尔。你尽快去看他吧,你会体验到什么叫奇迹的。有许多行政长官,年长的名流,还有大主教,都常去向他讨教呢!“

“是的,”年轻人表示同意道,“如果我下次再去那一带时,我会考虑访问他的。然而今天是今天,这里是这里,我今天既已来到这里,而约瑟甫斯又住在附近,我又听说过他的许多善良好事……”

“他有好事!这个法莫罗斯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我喜欢他的不训人不骂人。我得承认,我喜欢这种作风。我既不是军官,也不是大主教。我只是个小人物,而且格也比较怯懦,我也许受不了火药味十足的款待。天晓得,我为什么要反对别人的和态度。”

“我兴许也喜欢和款待!可是这得等你诉说完毕,受过惩罚,获得净化之后,我以为,也许那时才是和款待的合适时机。你浑身污秽,脏得像条豺狼,站在你的忏悔长老和法官面前听候发落,那可不行!”

“好吧,好吧。我们不该大呼小叫的,别人都想睡觉呢!”

那位青年人又忽然轻轻笑着说道:“我刚刚想起了一件关于他的趣事,也告诉你吧。”

“谁的趣事?”

“他的,约瑟甫斯长老的。他有一个老惯,每当来人向他诉说过、忏悔过之后,他都要为此人祈福,并在告别时在那人额上或脸颊上亲吻一下。”

“是么,他现在还这样做吗?这真是他的可笑惯。”

“还有呢,你也知道他十分羞于会见妇女。据说,有一个住在附近的女,某一天穿着男人衣服去找他,他没有看出来,听完了她编的一派言。待她忏悔完毕,他恭恭敬敬向她鞠了一躬,还十分庄重地与她亲吻告别。”

老人不禁爆发了哈哈大笑,另一位赶紧叫他“轻一点,轻一点”,于是约瑟甫斯便听不清他们后来的对话,只听见一阵子压低了的笑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