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外国诗歌 >

吉皮乌斯《无力》原文及赏析

<<回目录

《〔苏联〕吉皮乌斯·无力》

我贪婪的眼睛望着大海,

我的脚却紧紧地锁在大地……

我站在悬崖之巅,天空之上,

却不能就此向蓝天飞去。

不知该反抗还是该屈从,

缺乏死的勇气和活的勇气……

离上帝很近却不能祈祷,

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

向太阳,我向太阳把手伸出,

我看见苍白的云织成帐幕……

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真理,——

却不知用什么词句把它说出。

(飞 白 译)

《无力》一诗,流露出为执着地追求完美的理想而不能达到目标的苦恼。诗篇把那种“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想说, 却又说不出的黯淡无力的心境,表现得十分委婉细腻,这首诗是女诗人揭示内心深处,力图通过对艺术真理的追求达到现实世界与永恒世界相互沟通的力作。

诗一开头,诗人就以一组对称并立的意象,将追求的激动与无奈的悲哀相交织的矛盾,表现得十分强烈。 “我”追求“大海”般天蓝纯净的广阔理想,身子却被粗俗猥琐的现实牢牢锁住; “我”离心中的神近在咫尺,却无法倾诉自己的夙愿;想爱,想追求,但又没有这种能力。灵魂的自由奔放和肉体的倦怠束缚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为求得完整,拥抱太一,简直太邈远了,无力达到。饥渴而憔悴的心啊,“向太阳把手伸出”,然而苍天是不向凡人显示真理的光影的。不过,圣哲的人懂得,最高的真理,神圣的美之极致,是能够在心灵深处徐徐感受的。不是吗?尽管苍白的云织成帐幕, 诗人还是感觉到“已经知道了真理”,只是这种感觉不可言传,“不知用什么词句把它说出”。确实,“无力”显示给诗人的暗喻正是“神”的意志。在充满神性的精神世界中,第一批纯真的果实从来不是属于凡人的, 它们只属于“神”,就是沟通存在的诗思。这样,诗人在慨叹自身最“无力”的时候,恰恰在最高的意义上,精确而意味深长地道出了“无力”的真理。

吉皮乌斯认为诗是某种超脱自然、来自神灵世界的神秘信息。诗人通过创造可与神灵世界的“上帝”会晤相通,并且唤出一个又一个美的精灵,聆听自己与神彼此的心声默语,仿佛自己复活在美之极致的存在之中。对与可见的喧嚣的现实相对立的非现实的梦境的感悟,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诗人意识到无力,是因为呈现在纸上的诗句已是抛给世俗世界的那个世界的第二批果实。“无力”总是由最有力的美汁滋润的,最有力的感悟往往导致最惶恐的“无力”。存在的复活之美也许只能在无力与有力的悖论之中得到吧!这样,我们看到,一方面“无力”呈现了最深沉的悲哀和遗憾;另一方面, “无力”又含蓄着缺陷美的全部意蕴。

(周安平)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