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外国诗歌 >

威廉斯《寡妇春怨》原文及赏析·〔美国〕

<<回目录

《〔美国〕威廉斯·寡妇春怨》

忧伤是我自己的庭院,

新的草象火焰一样向上窜,

象以往一样,

但以往却不象今年,

以凄凉的火,

围绕着我。

三十五年,

我曾和丈夫一同度过。

今天的李树一片白,

开出了一簇簇的花。

一簇簇的花

压在樱桃树枝上

染黄了一些

也染红了一些矮树丛,

但我心中的忧伤

比它们更旺,

虽然以往,它们曾使我

欢乐,今天我看见它们

却转过脸去寻求忘却。

今天我儿子告诉我,

在草地上,

在远处的密林边,

他看见了

一些开白花的树,

我觉得我倒想

走到那里去,

投入那里的花丛,

沉没在花丛近旁的沼泽中。

(江枫 译)

《寡妇春怨》是威廉·卡罗斯·威廉斯最优美的诗作之一。他以确切的比喻、朴素的语言、哀婉的笔调写出了寡妇那看似清淡、实则深沉的慨叹与幽怨。

失却伴侣是人生的极大不幸。那形只影单带来的寂寞与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交织在一起,郁积于心,难以排解,形成了寡妇那悠悠不尽、无从诉说的悲哀。因此诗人处处突出“忧伤”二字。该诗一开始就借几个具体形象道出了忧伤:忧伤是庭院,忧伤是新的草,忧伤是凄凉的火焰。因而忧伤如围墙樊篱锁闭着“我”,越不过,逃不出;忧伤如不断滋生漫延的新草,割不尽,锄不完;忧伤如凄凉的火焰包围着“我”,躲不开,扑不灭。仅仅六行,诗人便将一个终日愁眉不展的妇女形象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将读者带入感伤气氛之中。

紧接着诗人以春日的繁花引出主人公的感伤。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大地复苏,鲜花盛开,人们结伴踏青,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与生活的欢乐。然而对年迈的寡妇来说,大地的复苏只能引起她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感慨,盛开的鲜花只能使她为自己美色的消褪而惋惜,明媚的春光让她回忆起当年的欢乐,也更加深了对今日独守空房的哀怨。诗人将自然美景的描述与人物情感的抒发结合起来,使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寡妇的年迈色衰,主人公过去对鲜花的喜爱与今天调头而去的嫉恨形成鲜明反衬,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心中那幽幽的苦涩和沉沉的春怨。

诗人也从音韵、节奏等方面来体现女主人的悲哀,该诗无严格工整的韵律。音节自由多变却抑扬顿挫,婉转优雅,有如我国的宋词长短参差、错落有致。诗中很少使用铿锵响亮的音韵,每行末尾更以弱读音节居多,使这首诗读起来哀婉、低沉,音情顿挫之中透出绵邈的思致。通篇语言朴素明了,没有生僻的字词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藻饰、堆砌,但却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凄婉的美,在读者心头唤起绵绵长恨,无限惋惜。此外诗人在叙述中采用了第一人称,这使得该诗更加亲切感人。

这是一首描写女性的抒情诗,作者十分注意使用具有美感的意象来增加抒情性。在形容主人公的忧伤时,威廉斯选用庭院作比。庭院是一个圈围起来的处所,犹如牢笼,是充满封闭感的意象,但庭院却又是由短墙樊篱和鲜花芳草或者枯藤落叶共同组成的意象。因而无论是杏花探出墙头的春院,还是布满枯枝败叶的秋庭,总有一番美丽,一番韵致,而不会产生牢狱高墙般的阴森恐怖。同样,死亡是可怕的,坟墓是阴冷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坟墓是鲜花环绕的一泓春水。走向死亡是走向一个美丽的所在,是沉没在花丛中。威廉斯以美的意象,美的描写讲述了寡妇的不幸与悲哀,使读者透过美,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惨淡,也使读者体味到一种含蓄的、浓郁的、美丽的、女性的气息。

这首诗里没有热烈的场面,没有一个又一个高潮的叠起。它不是男子汉按捺不住的嚎啕,也不是弱女子悲痛难忍的哭泣,而是一位年迈寡妇的静静的述说,凄凄的幽怨和那感人至深的哀叹。

(赵洁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