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影视赏析 >

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剧情简介+影评

<<回目录

1915 黑白片(无声) 185分钟(原版16格/秒)/123分钟(24格/秒)

美国纪元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戴维·沃克·格里菲斯(根据托马斯·狄克逊小说《同族人》改编) 摄影:比利·比泽 主要演员:亨利·沃索尔(饰“小上校”本) 莉莲·吉许(饰埃尔西·斯通曼) 梅·马什(饰弗罗拉·卡梅伦)

【剧情简介】

影片以奴隶贸易和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强烈要求解放黑奴开始。1860年,奥斯汀·斯通曼即将成为众议院议会领袖。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埃尔西和两个儿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不久,住在北方宾夕法尼亚州乡间别墅的斯通曼两兄弟给住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南方庄园主卡梅伦家长子本写信,说将履约到南方探望他。卡梅伦一家在皮德蒙特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斯通曼兄弟的来访给卡梅伦家庭带来了欢乐与爱情。本带他们参观庄园,从种植园到棉花地,经过爱情谷,然后来到黑奴居住区。黑奴们在欢快地歌舞,并与他们的主人本亲切地握手。斯通曼兄弟的访问结出了爱情的果实,菲尔·斯通曼爱上了本的妹妹玛格丽特·卡梅伦,而本看过菲尔妹妹埃尔西的照片后也暗暗地爱上了她。

在斯通曼兄弟访问期间,南北矛盾加剧,政局动荡,暴风雨即将来临。局势发展显示,如果北方在选举中获胜,南方将脱离联邦。由于局势紧张,斯通曼兄弟应召提前返回北方家中。行前,好朋友保证将再次欢聚。美国总统林肯在华盛顿签署了征召75000名志愿人员为解放黑奴而战斗公告,从而为南北战争拉开了序幕。北方斯通曼兄弟走上战场,南方卡梅伦的儿子也戎装上阵。昔日好友今日成了战场上的敌人。南方的皮德蒙特为即将开赴前线的士兵举行告别舞会。军队出发了。他们的口号是:“不是胜利,就是死亡。”

两年半过去了。本在战场上接到家中来信,使他充满了温馨的幻想。战争是无情的,好朋友再次见面,但却是作为敌对双方在战场上相见。南部邦联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彼得斯堡前线,烧焦的玉米是军队的唯一口粮。南军急需食品,但食品车却误开到战线的另一方。罗伯特·李将军命令南军突破战线,弄回食品车。“小上校”本奉命发起冲锋。双方军队的战壕仅相隔几百英尺。本向菲尔·斯通曼上尉的联邦军指挥部发起最后的绝望攻击,但以失败告终。小上校受伤被俘,被送到埃尔西志愿当护士的军队医院治疗。本一直暗暗地爱着埃尔西。现在他们朝夕相处,埃尔西对本也产生了感情。本的母亲得知本受伤住院,特地从皮德蒙特赶来探望长子。母亲偶然听到小上校被判死刑,在埃尔西陪同下,她面见林肯总统请求特赦,林肯应允了。母亲见儿子逐渐康复,便返回皮德蒙特去照看病中的丈夫卡梅伦医生。

1865年4月9日,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南军李将军向北军格兰特将军正式投降。至此,南北战争以北方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同一天,小上校被释放,他返回南方家园,受到家人的热烈欢迎。林肯总统对南方的宽容政策受到激进分子领袖斯通曼的坚决反对。他要求“南方的首领必须绞死,南方各州必须作为被征服的省份来对待”。

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及夫人到剧院观看为庆祝南方投降而举行的盛大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林肯遭枪杀,举国震惊。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暴力的终止,林肯的被刺改变了南方重建工作的整个进程。林肯死后,大权落到斯通曼手里。他发出指令,将黑人提升到与白人完全平等的地位。病中的斯通曼派黑人领袖林奇(黑白混血儿)到南方去协助黑人行使选举权,林奇把皮德蒙特作为自己的总部。后来,斯通曼听从医生的劝告,在埃尔西的陪同下,也来到气候温暖的皮德蒙特进行疗养,同时希望亲眼看看自己制订的政策落实情况。这样,埃尔西又有机会与小上校经常见面,加深了两人的感情。

在林奇操纵下的选举,所有黑人都有选票,而主要的白人却被剥夺了选举权。结果,黑人和北方投机者在南卡罗来纳州大获全胜,林奇被选为副州长。选举的胜利带来暴行的升级。小上校向白人庄园主讲述已发生的一系列暴行,控诉黑人对白人施虐,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由于州议院和法院均掌握在黑人手里,白人处于少数地位,所有不利于白人的议案均获通过,所有指控黑人的案件均遭败诉,迫使白人通过非法手段——组织三K党——用暴力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林奇的支持者也用暴力来反对三K党。小上校是三K党的创始人,而埃尔西坚决站在父亲一边反对三K党,观点的分歧使两人断绝了恋爱关系。

小上校的小妹妹佛罗拉·卡梅伦不顾哥哥的警告,独自到林中的泉水去取水。黑人逃兵格斯图谋不轨,在追逐过程中,佛罗拉被逼跳崖身亡。小上校救援未成,悲痛欲绝。他率领三K党活捉格斯,以私刑将他处死,为妹妹报仇。佛罗拉之死引发了新一轮的暴力对抗。林奇进行反击,黑人行动起来搜捕三K党人。三K党则用更剧烈的暴力行动来回答。小上校带领三K党人宣誓:“弟兄们,这面旗帜上染有一个南方妇女的血迹,在受凌辱的文明祭坛上作了无谓的牺牲。这里我举起一个未被征服民族的古老象征,古老苏格兰山的真正十字架……”

陶醉在美酒和权势中的林奇,发誓要建立一个“黑色帝国”。他利令智昏,竟强迫埃尔西跟他结婚,遭拒绝。为达到目的,他扣留了将他扶上权力宝座的斯通曼并逼他答应。在这一紧急关头,小上校率三K党马队及时赶到将埃尔西与斯通曼解救出来。与此同时,黑人军队正在围攻躲藏在原野上小木屋里的卡梅伦一家。三K党人闻讯赶去救出了被围困的白人。林奇的倒行逆施促使卡梅伦和斯通曼两家再次联合起来共同为保卫雅利安人生来就有的权力而斗争。

三K党人举行盛大的游行以庆祝胜利,因南北战争分离的两对情侣,本和埃尔西以及菲尔和玛格丽特,最后终于和解并结合。这一结合代表了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的诞生。

【鉴赏】

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公映。这是一部种族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影片,从它上映的第一天起,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响,在一些城市甚至引起骚乱。上至美国总统下到平民百姓,特别是黑人团体,都纷纷出来表态,除少数种族主义分子外,绝大多数人对本片的政治内容持否定态度。俄亥俄州公开宣布禁止这部影片在该州上映,法国电影检查机构禁映该片达7年之久。

尽管这部影片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在艺术上却是杰出的。格里菲斯从1908到1913年共拍摄了450余部短故事片,如《囤积小麦》(1909)、《穷巷剑客》(1912)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创作这部巨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这确实是一部传世之作:

(一)叙事结构:这部影片结构严谨,立意明晰,叙事清楚,逻辑性强,富于节奏感,非常容易为普通观众理解和接受。格里菲斯非常崇拜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他曾说过:“狄更斯的写作方法就是我现在所使用的方法,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我的故事是用形象来叙述罢了。”从格里菲斯所拍摄的影片中总能发现狄更斯式叙事结构的痕迹。但是他的作品并不是文学作品的图解,而是大大丰富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的各种可能性。

本片的前半部,即“重建时期”之前的部分,是格里菲斯本人精心构思的产物;后半部,即叙述“重建时期”黑人暴行和三K党出现的部分,是根据《同族人》剧本改编的。格里菲斯在前半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南方田园风光。在这里,白人庄园主与黑人奴隶和睦相处,过着田园牧歌式的淳朴生活,一派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这一精心结构的段落显然是格里菲斯为了表述自己的意念而着意安排的。革命只有在黑奴遭受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而无法生活下去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而在影片里,我们看不到南方黑奴有什么革命的要求,相反,他们与庄园主相依为命,和睦相处。因此在格里菲斯看来,南北战争是师出无名,后患无穷。这就为后半部“重建时期”的暴力对抗、为三K党的出现提供了依据。

格里菲斯在成为电影导演前曾当过多年的剧团演员和舞台剧作家,他清楚地知道文学、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区别。因此他在沿用原作《同族人》的结构和素材时,强化了它们的视觉及情感魅力,从而增强了效果。不过,他所开创的电影叙事主要是一种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而缺乏思想深度的情节手段。

襁褓时期的电影制作粗糙,情节简单,多为单本片,在简陋的“镍币影院”放映,光顾者主要是社会底层的移民、劳工和无业游民。《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现代电影叙事的先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来电影的叙事都从这部影片和他所拍摄的其它影片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

(二)电影剪辑:这部影片的问世终于使电影从一种粗俗、肤浅的娱乐品种进入了艺术殿堂,成为一种最受欢迎、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鲁道夫·爱因汉姆写道:“只是在电影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时候,才出现了蒙太奇……蒙太奇是第一流的创造手段,它能帮助电影艺术家强调或丰富所描绘的事件的意义。”

据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考证,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最早例子是格里菲斯的《囤积小麦》。在本片中格里菲斯使用平行蒙太奇的技巧又有进一步发展。他为了造成刺激和悬念而使用了交叉剪辑技巧,使影片在表现一系列动作时大大超过了戏剧的表现力。他善于通过平行蒙太奇营造追逐和救援的紧张气氛,成为电影史上有名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救援”场面。佛罗拉被黑人格斯追逐,小上校救援不及是最经典的实例。影片结尾还提供了一个救援成功的例子。卡梅伦全家给困在原野上一座被黑人士兵团团围住的孤零零的小木屋里,三K党人闻讯前往救援。卡梅伦全家拼死抵抗、焦虑万状的画面,黑人士兵像一群乌合之众围攻小屋、久攻不下的画面和三K党白色马队疾驰救援的画面交替出现在银幕上,形成了宏伟壮观、紧张激烈的救援场面。最后,白人得救,黑人士兵被解除武装。

格里菲斯还善于运用不断变化景别增大形象的表现方法来逐步加深观众的印象。在影片里,格里菲斯先用远景显示一所孤零零的木屋,然后用中景表现从窗户里看出去的外面景象,再用中近景刻画主人公的面貌,最后用特写突出室内的物品。这种手法仍是当代导演常用的手法之一。特写镜头并非格里菲斯首先使用,但他在使用这种镜头时极富表现力,很有创造性,具有象征意义。仅举两例加以说明:一为南军即将战败,军粮供应紧张,这时画面出现一只手的大特写,这只手正在分配南军最后的粮食(烧焦的玉米);一为黑人议员占多数的议会大厅里正在议事,一黑人议员将鞋脱下,把光脚放在桌上的特写镜头。前者表现了南军弹尽粮绝的处境,后者表现了黑人议员野蛮无知的丑态。这两个镜头如孤立地使用,就会使观众感到迷惑,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格里菲斯是与全景(交待)镜头结合使用,前者的全景镜头是表现南军在战场上,后者的全景镜头是议会正在开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大)特写镜头的艺术感染力就十分强烈。爱因汉姆指出:“在一般情况下,电影艺术家都感到绝不能孤立地使用特写镜头,而只能跟全景镜头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才能使观众对整个局面有必要的了解。”早在1915年,格里菲斯就认识到这一点。

格里菲斯为了打破与舞台类似的长方形银幕的单调感,发明了圈入法。在影片中,当圆圈转向战场时,我们看见南军与北军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当北军最后战胜南军时,格里菲斯又用圈入法让我们看到北军在战场上欢呼胜利的场面。这种手法在默片年代曾大量采用,现已过时,当代导演很少使用。不过在当时尚属创新。

总之,电影技巧到了格里菲斯手中才开始成为一种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

(三)人物塑造:纽约大学电影史教授威廉·埃弗森说:“格里菲斯在拍摄人物时总能让你一下子就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有些什么感受,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影片中小上校的温文尔雅,佛罗拉的天真活泼,林奇的粗暴,格斯的野蛮都是通过外在动作和夸张手法表现出来的,让观众一眼就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蛋,特别是黑人格斯的银幕形象非常丑陋,面目狰狞,行为粗野,色胆包天,一下子就引起观众的很大反感。当然,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这样塑造人物过于直露,过于脸谱化。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量粗制滥造的商业影片充斥市场,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手法和人物塑造,而格里菲斯却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影片中通过电影语言来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新了。可以说,格里菲斯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认识到好的故事还有赖性格塑造的人。

格里菲斯善于通过动物来塑造人物性格。玛格丽特在银幕上出现时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白猫,疼爱备至,衬托出她性格的温柔。在小上校与埃尔西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一场戏里,小上校送给埃尔西一只白鸽,埃尔西回家后深情地抚摸亲吻小白鸽,这些细节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和制造气氛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佛罗拉在树林里逗松鼠玩的镜头生动地刻画出小妹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心地善良的秉性。此外,格里菲斯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卡梅伦家猫狗打架的场面,接着字幕上出现“敌意”两字,这显然是一个隐喻蒙太奇镜头,暗示南北战争是一场家庭内斗。这种有意识地在银幕上通过动物来塑造人物性格和进行隐喻的手法也是格里菲斯首创的。

由约瑟夫·赫纳贝里塑造的林肯总统形象尽管着墨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林肯的形象不仅形同而且神似,具有极强的纪实风格和艺术感染力。林肯形象是银幕上首次塑造的领袖人物。

(四)历史巨片:这部长达三小时的影片是“打响美国电影第一炮”的历史巨片。这部气势磅礴的电影史诗,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誉为“用光书写出来的历史巨著”。格里菲斯以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才华与气魄,在银幕上重现了南北战争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遗憾的是,他是站在南方种族主义者立场上来反映这些事件的),给世界电影史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杰作。

格里菲斯仅用了九周时间和10万美元就完成了这样一部杰作。到1931年,这部影片的收入已达1,800万美元,到1946年观众人数超过2亿人次,至今仍保持着默片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萨杜尔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一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酬金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认为,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杰出的艺术作品,而且创造了一门全新的艺术”。希区柯克说:“今天,你每看一部影片,里面总有些东西是格里菲斯开创的。”埃弗森教授说:“格里菲斯和格里菲斯年代就像电影史的圣经,我是说,电影制作的真正圣经。直到大约1925年,每一位伟大的导演,不是跟格里菲斯一起工作过,就是从格里菲斯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没有他,简直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电影,或者电影的完全成熟将不知推迟多少年。”

总之,这部影片所展现出来的对历史的沉重反思,壮丽的战争场面,庞大的演出阵容,细腻的表演风格,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