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影视赏析 >

电影《更高原则》剧情简介+影评

<<回目录

1960 黑白片 11本

捷克斯洛伐克巴兰道夫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伊尔日·克列伊契克 编剧:杨·德尔达 伊尔日·克列伊契克 摄影:伊·屠扎尔 主要演员:弗兰蒂谢克·斯莫利克(饰马列克) 伊凡·米斯特利克(饰雷申涅克) 伊·布列霍娃(饰雅娜) 奥·克列察(饰斯卡拉)本片获196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

【剧情简介】

1942年6月,希特勒驻“捷克摩拉维亚保护国”的帝国监护使、党卫军最高司令兼警察总监列因加尔德·海德利希被刺。由此,德国法西斯宣布:捷克全境进入非常时期,水陆交通、捷克人的集会、体育比赛、戏剧演出等所有活动一律停止。窝藏“凶犯”或与行刺有关的“罪犯”、给“罪犯”以帮助或知情不报者,全家予以枪决。对行刺抱赞同的人、采取敌对行动者,也要枪决。

在柯斯杰列茨市一家书店橱窗里摆着一幅人物群像图,图片上写着两行字:“1942年毕业班”,“赠给原则”。驻该城的德国党卫军小头目华尔夫看到这两行字,便认定是学生们“有意挑畔”。在他看来,学生们写出这口号,摆在书店橱窗里,意在指明德军入侵捷克是破坏捷克人的更高原则。他急忙责令书店经理立即把那张图片扔掉,同时决心查出这些“有意挑畔”的学生来。书店经理把此事告诉了古典中学的校长,校长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也叫他快拿出去销毁掉。

柯斯杰列茨市电台不停地广播一批又一批被判处死刑者的名单。空气十分紧张。连“希特勒广场”的集市也被勒令停止营业。街上除了德国兵,很少见到正常活动的行人。

华尔夫展开追查活动,派秘书找到开鞋店的扎伊切克,以每份1000克朗的高价收买他提供情报。他儿子小扎伊切克在古典中学读书,是1942年毕业班的学生,也随其父干起了出卖情报的勾当。

古典中学的师生们忙于毕业班的考试。这所学校,传统的重点课程是拉丁文。德国入侵后又多了一门德文,而且规定:学生凡德文不及格者都不允许参加毕业考试。学生哈维尔卡考德文时,虽有同学雷申涅克从旁帮助、提示,仍旧不及格。他认为到战后,德文没有一点用处。里赫切尔老师因此不准他参加毕业考试。级任老师马列克却认为哈维尔卡是个好学生,他请里赫切尔再给他一次考试的机会。

马列克教授是位研究拉丁文经典著作的学者。他进行学术研究和对问题发表见解时,常说应该用更高原则去分析认识问题。长期的书斋生活,使他对希特勒入侵后的捷克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因之他的所谓更高原则,常是只能口头说说、不切实际问题的主观愿望而已。久而久之,他的更高原则便成了一种游离社会现实生活的空洞语言,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和价值。因之,在学生中,形成一个对他亲昵而又含有几分调侃的称呼: “更高原则”。

毕业班学生要送那幅人物群像图给“更高原则”,并在其上面写下那两行字,充其量只能说是学生们对他在德国入侵后那种仍旧不顾现实的所谓“更高原则”的含蓄批评,其中也有青年人调皮的成分。但是,这件事和帝国监护使海德利希的被刺,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学生们发现一张报纸上登着监护使先生的照片,雷申涅克嘲讽地说:“……他忠于职守,可惜在位不久。”一边用笔在照片上画了几下,使他的形象变得可笑又可憎。他这些话和举动被同学小扎伊切克看在眼里。哈维尔卡为防止因此发生对雷申涅克不利的意外事故,忙把报纸抢过来,塞进炉子。但是,这件事到底被鞋店父子告了密。

教师万达斯的儿子在布拉格被捕了,为让万达斯到布拉格去探视,“更高原则”给他代八年级的语文课。在教室里,他告诉小扎伊切克,由于他四门功课不及格,不能批准他参加毕业考试。他这决定惹恼了小扎伊切克,故意对他不尊敬地当面吸烟。雷申涅克看不惯他这种行为,上去夺下烟并把他推倒。“更高原则”却劝阻雷申涅克说:“暴力不能教育人,对他也一样。”小扎伊切克当然更恨雷申涅克了。

柯斯杰列茨市党卫军大队长伏尔里契克下令再抓一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华尔夫问关于那群像图、那几个中学生、教员和校长怎样处理?他回答说:“那不是政治性的,但所有敌对行动必须彻底肃清。要隐蔽一些,最好在郊外处决。”

正当毕业班学生进行拉丁文考试时,华尔夫带着手下人逼迫校长到教室

点名捕捉哈维尔卡,莫乌切克、雷申涅克三人。监考的“更高原则”向他们提出抗议,但毫无结果。当他眼看着三个学生被赶上卡车时,愤慨地对学生们说:“没有一种道义原则能容忍这样的事。”

学生被抓走,引起教职员们的惶恐。大家纷纷猜测其中原因,都怕无端罹祸。只有“更高原则”与众不同,他要求校长去找秘密警察询问。他认为,这关系到学生的毕业文凭,并且“不经过笔试是违犯规章的”。他是如此认真,以致校长也认为他“太天真”了。但他提请校长注意:“就是世界上最最不完善

的法制也允许学生考试。”校长说他不了解时势,现在根本不存在任何法制。他却坚持说:“他们至少也该有一个起码的道义上的原则。”正当他如此这般地固执己见时,秘密警察给校长来了电话,向校方施加压力,说全体教职员要对此事负责。

“更高原则”对秘密警察的压力置若罔闻,亲自到学生雷申涅克家去,安慰雷母说:“雷申涅克没作坏事”。还带雷母到女生雅娜家去,向雅娜父亲斯卡拉求助。他认为斯卡拉是个有名望的律师,他女儿和雷申涅克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孰料,斯卡拉竟轻松地说:“他们通知了学校,又让学校通知被捕者家长。书包还在学校里,既没审问过任何老师和学生,也没到家里搜查,说明没有什么了不得。”

他主张目前应该等待,不宜把事态扩大。这些不切实际的宽慰话不能满足“更高原则”的希望。他请求斯卡拉向有关方面去打听一下。斯卡拉立即摆出他律师的职业原则做盾牌,堂而皇之、装腔作势地加以拒绝,说“作为律师不能和秘密警察打交道。他们没有收藏武器,没有窝藏敌对分子,所以不会成为严重问题。如果为群像图的事而被起诉,我一定会尽力为他们辩护的”。但是,雅娜却坚持要求父亲去找秘密警察头子为三个同学求情,因为她的同学高拉克说他曾看见她的父亲坐过伏尔里契克的汽车,肯定和他认识。在女儿的坚决要求下,斯卡拉只得前去秘密警察机关。但是当他到达后又犹豫、徘徊,没有进去。雅娜骂父亲是个胆小鬼、懦夫。

“更高原则”决定亲自登门向伏尔里契克去为学生求情,虽然他根本不认识伏尔里契克。他请求伏尔里契克对年轻人宽容一点,把他们放出来。这位党卫军头子貌似幽默地嘲弄“更高原则”是城里唯一不认识他的人,然后说,依照他在维也纳读中学当童子军时老师要求日行一善的教导,今天就为他做这件好事。可是“更高原则”被他欺骗了。按照这个法西斯头目的安排,雷申涅克、莫乌切克、哈维尔卡被杀害了。当消息从广播中传出,“更高原则”听到后,悲愤地说: “我相信了他,这个凶手!”

在中学教职员会上,“更高原则”作为级任老师,受全体教职员的委派,到毕业班去向学生们宣布三位学生的 “罪行”。

他去了。他对学生们说:“你们的同学被控告对行刺案表示赞同,遭到了枪决。但是从更高原则来看,谋杀暴君,不算犯罪。我提出抗议,就像每个正直的人都应该提出抗议一样。我抗议这种杀害你们同学的罪行! 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纯洁的血,最后一定要这些杀人犯偿还。”

学生们起立默哀,并以此向他表示深深的尊敬。

【鉴赏】

1939年3月,希特勒指使其在斯洛伐克的代理人宣布脱离捷克而“独立”。之后,又把当时捷克的总统哈查召集到柏林,强迫他在一份宣告“把捷克人民和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的文件上签名。与此同时,德军开进了布拉格,成立“捷克摩拉维亚保护国”,从此,捷克被希特勒所吞并。所谓“帝国监护使”,就是德国驻捷克占领军的最高头目。

1942年6月,流亡在伦敦的捷克政府派员刺杀了海德利希。德国纳粹借此在捷克全境向无辜平民进行疯狂的报复,实行了一场残暴的大屠杀。本片就是以此事件为背景,描述一群知识分子在这场大屠杀恐怖下形形色色的心理状态,尤其着力刻画了拉丁文教师马列克“更高原则”这一形象。

“更高原则”这个人物的塑造颇有新意。在他出场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展现的性格特征给观众造成了某种错觉,以为此人只是个迂腐的书呆子,不会去参与什么激烈的斗争。到影片最后,观众才发现,其实他是个言行一致、精神境界高尚的学者。他是非分明,不畏强暴,就是在履行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他并不是那种口头上挂着“更高原则”,而遇到困难险阻时就表现出软弱和动摇的知识分子,

他对学生充满爱心,他的许多行动都由此产生。当秘密警察到考场逮捕学生时,他马上提出抗议。他还要求校长去找秘密警察询问逮捕学生的原因,校长说他“太天真”,其实这种“天真”正是他为学生命运真诚担心的反映。他带着雷申涅克的母亲去向律师斯卡拉求助,是出于对同胞的信任。而他亲自出马向伏尔里契克求情,也并非不知道此举有违自己的良心和作人原则,但是,事关学生的生死,他只得如此。只是他把对象搞错了,甚至他还相信了那个法西斯分子的欺骗。这一点充分说明,他对作为一个人的伏尔里契克,还没有最后失去对其可能实现人类起码的道义原则的希望。当他从广播中听到三个学生被枪决的消息后,他清醒了:“我相信了他,这凶手!”

这个自白,既是深深的愤慨,也是痛苦的悔恨。

他明确地对学生们说:“从更高原则上来看,谋杀暴君,不算犯罪”。这是他经历了一番奔波和痛苦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他所作的“他们纯洁的血,最后一定要这些杀人犯偿还”的预言,今天已被历史所证实。然而在当时那种杀气腾腾的环境下敢出此言,实乃向法西斯公开宣战。所以,当学生们起立向他致敬时,观众也会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一定特色。在众多的陪衬人物中,律师斯卡拉最为真实可信。相较而言,他在全剧所有人物中,最具备帮助三个学生的条件。然而,这个胆小鬼、伪君子,连对女儿的许诺都能违背。这种人,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他们总是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耍尽手段。不到最后时刻,他们的真正面目难以暴露。许多善良人被他们愚弄以至出卖而竟浑然不知。影片塑造的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醒世作用。

导演在影片基调掌握和风格处理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影片一开始,观众对内容一无所知,正要习惯性地观看演职员表时,银幕上却出现了宣布紧急状态通告的广播和字幕,使得片名、演职员表、紧急状态通告等等一齐涌现,给人造成一种紧迫感。随着紧急状态通告全文的逐渐出现,一种恐怖气氛便笼罩在观众心头了。又如,正当人们由于紧急状态通告感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画面却出现了一幅呆板的人物群像图片,同时画外响起了与当时紧张气氛很不和谐的笑声。这笑声听上去又是那么天真无邪。在这一瞬间,观众可能会怀疑到这是否同一部影片的内容。但是随着情节的急速展开,人们便逐渐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在各国拍摄的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中,秘密警察搜捕地下工作者、迫害无辜之类镜头多有所见,本片却集中于表现由于矛盾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所给观众造成的压抑感。一直到最后,“更高原则”向学生们慷慨陈词,这种感觉也未稍减。人们不难想象,在发表了这一通激烈言论后,马列克先生所面临的命运会是什么。

本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更高原则”马列克教授的饰演者费·斯莫利克。他是捷克斯洛代克人民艺术家,国家奖金获得者,早在1921年就参加了影片《祖国》的演出。二战后,他的表演才华得到充分展现。1950年,他因在影片《新战士站起来》中成功地塑造一位工人形象,而在1951年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在本片中,他的演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马列克可以归类为老式知识分子,他基本上是生活在一种对社会诸般复杂现象有着高尚的、严格的评价准则和主观思想要求的自我精神世界里。为了实现其准则和要求,他总是直言不讳地发表评论,而不计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一重要特征有别于某些带有迂腐、胆小、尚空谈、求虚名等弱点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然而在行为举止上,他又和一般老知识分子没有多大差别。这种分寸的掌握相当困难。但斯莫利克却把马列克的形象塑造得极其生动。他的行动体现了他思想发展的必然性。一个为了道义原则不畏强暴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银幕上,令人肃然起敬。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