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彩色片 180分钟
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王 炎 编剧:梁 信 摄影:沈西林 主要演员:杨在葆(饰罗霄) 张金玲(饰索玛) 冯淳超(饰陈毅) 施锡来(饰郝军) 吴喜千 (饰郑义) 邵万林(饰耿大刀)
本片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剧情简介】
1915年冬,彝族奴隶娃子小箩筐成亲之日,新娘被土司逼死,小箩筐为寻生路,连夜逃亡,投奔滇军。
滇军副营长郑义见他忠厚、老实,一摸他身板,骨架儿结实,像是吃过苦的,问他是不是愿意给他当马夫,管他饭吃。小箩筐二话没说,牵起马就走,由此,17岁的小箩筐开始了戎马生涯。
在讨袁护国的战斗中,小箩筐作战非常勇敢,一次攻城战中,敌人凭着坚固的城池顽抗,滇军死伤惨重。小箩筐借助于他小时候打猎练就的枪法,一枪一个,为攻城战士打通了道路,立下了战功。10年后,他被提升为副连长,改名肖罗。
然而,肖罗由于出身卑微,副连长这一身份未能改变他的处境,仍受冷落与歧视。肖罗内心异常郁闷。一次在街头他逢及一个卖身女,当知道她卖身是为了葬母,他十分同情。尤其当知道这个女孩的名字和他失去的新娘名字一样叫索玛时,更有一种怜惜之情。他将这个奴隶女娃带回了营房,并决定娶她为妻。这一举动受到了鄙视,有人认为,这是丢了全团官兵的脸。以至在成婚的这一天,没人来喝喜酒,他送去的请帖被退回。索玛难过地说:“让我走吧,我给你丢了脸面。”肖罗忍住内心的痛苦:“我就要你这个不体面的人,要你这个奴隶娃子。”索玛非常感动,她为他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肖罗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他与索玛双双起舞。这时有人敲门,郑义带着几个卫兵来向他们祝福了。此时此刻,想着他的只有郑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点燃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在苦闷中的肖罗也深受鼓舞。他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大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开始了,肖罗身先士卒,英勇奋战。然而,不久,由于蒋介石的叛变,大革命成了骗局。郑义被编遣回乡。肖罗无法救助他,只能让索玛烧几个菜为他饯行。
肖罗由于作战勇敢,被军阀苏长官、黄大阔看中,授予他代理副团长的职务。肖罗上任不久,就被派往前线剿共。在前线,他一面目睹了军阀军队内部的腐败与派系斗争,体会到军阀对他的不信任,一面也接触到了共产党,对共产党的主张产生了浓厚的探求心理。肖罗从严治理自己率领的军队,甚至把多余的军饷与兵士共分,在部队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但就在此时,他发现了AB团有人监视他,肖罗忍无可忍,巧妙地处置了监视者,与黄大阔之流矛盾加深。共产党一方,对于这个奴隶出身的对手也十分关注,他们暗中保护着他。肖罗为了探个究竟,单身一人化装去苏区了解情况,苏区的美好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他。在我军政委郝军帮助与策应下,肖罗下定了投奔光明的决心。他终于以演习为掩护躲过了黄大阔等人的监视,将自己的部队带到了苏区。
肖罗率部起义成功,受到了陈毅将军的夸奖,并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师长,从此,他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肖罗再次易名为罗霄,以纪念自己的新生。
然而,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毛主席一度被解除了领导职务,罗霄由于执行了毛主席的路线,竟被撤职,降为马夫。参谋长耿大刀想不通。罗霄对他说,一个人的历史是红是白,要自己去写。索玛一边默默地为罗霄洗刷战争中留下的枪伤,一边为罗霄的处境流泪,罗霄安慰她说:“我闭上眼睛也相信,党是不会嫌弃我们的。”
1934年冬,由于毛主席的力争,罗霄被重新任命为代理师长。在掩护红军抢渡湘江的战斗中,罗霄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赤诚之心保卫党中央,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红军在长征途中,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十分艰苦。罗霄的伤口发炎,行走困难。在爬过一个山头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倒毙的老人,想不到竟是郑义。罗霄感触万千。耿大刀劝他急流勇退,脱离革命,罗霄反而更坚定了紧跟共产党干革命的决心。他不顾伤疼,不让战士抬他,将自己用绳子捆在马匹上,跟着队伍前进。
遵义会议以后,毛主席重新回到军委领导岗位。罗霄大受鼓舞。红军到达延安后,罗霄不顾自己的伤病,遵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又奔赴抗日前线。在陈毅将军的领导下,他出任新四军挺进江北部队司令员,挥师北上。在战斗的艰苦岁月中,罗霄与索玛生有三个孩子,一位当年的老炊事员给他照看着,留在后方,一直不通音讯。陈毅将军为了使罗霄更安心,他设法让人找到孩子们,并送到了罗霄身边。这使罗霄、索玛感动不已。此时时局越来越紧张,罗霄的部队在前线受到了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三面夹击。罗霄指挥若定,人称常胜将军。罗霄的长子参军,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政委郝军也受了伤。罗霄强忍悲痛,又将次子送往前线。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在日寇无条件投降的欢呼声中,罗霄将军却瘫痪了。消息传到党中央那里,毛主席与党中央下令罗霄易地休养。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已向解放区全面进攻,形势十分危急。罗霄怀着激动的心情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到前线去,战斗到最后一息。与此同时,他又将第三个孩子女儿继红送去参军。
罗霄让索玛准备了一辆板车,重返战场。在辽阔的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罗霄将军再次建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功勋。1947年夏天,罗霄在完成一次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后,手举望远镜,在战车上,在地图前溘然长逝。陈毅将军赶来了。千百万战士围绕着他。陈毅将军高度评价了罗霄献身革命的丰功伟绩,并挥笔写下了两句话: “生死寻常事,奋斗与君同!”
【鉴赏】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它以罗炳辉将军的一生的传奇经历为主要生活依据,又融合了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经历,在银幕上创造了罗霄将军这一动人的艺术形象。
影片分上下两集,时间跨度从1915年到1947年。创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时,采用的是纵贯人物一生的描写方法。影片的突出成就有两点:
其一、以时代描写人物,以人物反映时代。也就是说,创作者将罗霄将军的成长过程和时代的进程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刻画了人物,也再现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正在土崩瓦解,无产阶级革命正在兴起。伟大的时代造就英雄。罗霄从一个被人贱视的奴隶娃子成长为功彪千秋的将军,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时代浪潮冲刷的结果。罗霄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见证人、实践者。影片在选择典型的事件以展现时代、刻画人物上是颇具匠心的。纵观全片,编导者选择的主要事件为:罗霄的婚姻悲剧,借此,影片展示了千千万万奴隶娃子的悲惨命运;罗霄参加讨袁和北伐战斗,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来的革命者最难忘怀的斗争;罗霄投奔共产党,参加工农红军,这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跨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罗霄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两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斗争是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电影的容量是有限的。写一个革命者的一生,且横贯30多年,如果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不仅电影的时间不允许,也不利于人物的塑造。编导者对丰富的素材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即或表现上述内容,也各有侧重。比如,罗霄的婚姻悲剧,创作者便没有浓彩重墨地加以表现,而是点到为止,运用回忆等艺术手段让我们逐渐知悉的。而投奔共产党一节,却化了相当长的篇幅进行渲染、铺垫。整部影片详略得当,显示了创作者驾驭大题材、大制作的能力。
其二、刻画出了罗霄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独特性。所谓真实性,在影片中体现在准确地写出了罗霄思想发展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和写出了客观历史的制约性。罗霄参加讨袁护国军之初,他冲锋陷阵,敢于“玩命”,但并不知这场斗争的真正意义;他看到军阀们腰缠万贯,当兵的尸骨成山,恨得他骂娘:“拿兵血去盖房子,房子着火;买地,大水冲掉;讨女人,养孩子,没屁眼儿。”然而,他并不知道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根源。只是在参加了工农红军,入了共产党以后他才慢慢明白了穷人求生存、求解放的道理。以至他在任何时候,即使是遭罢斥,甚至被贬为马夫的时候,也没有失去革命的信心。他在革命队伍中经受了路线斗争的考验,经受了部队的长久摔打、磨炼之后,不仅思想素质大为提高,作战艺术、指挥艺术也已成熟。在新四军挺进江北,面对十倍于己之敌的严峻形势,影片描写了罗霄与战士们分析敌我状况,论述以少胜多的道理的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至影片最后,他完全瘫痪了,坐在改装过的吉普车上指挥直到心脏默默停止了跳动,一个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已经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整部影片对罗霄的这个成长过程的描写,清晰而又合理。
所谓独特性,主要指影片能生动地刻画出罗霄的“这一个”的性格、个性。这些个性和他独特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的勇敢、倔强与机智有着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比如,在讨袁军攻城,敌人推倒云梯,讨袁军纷纷从云梯上跌落之际,罗霄举枪射击,一枪一个,那奇特的姿势,既显示了他的绝技,也显示了他的干脆利落,嫉恶如仇的品格。他巧妙对付上面派来监视他行动的AB团的密探,又运用枪走火的方式枪毙了密探的办法,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机智。再如,罗霄有着对穷人,对部下,对战友的强烈的爱心,编导者善于选择非常富有说服力的细节来表现这种绝不同于一般的爱心。比如,他与索玛的爱情,究其源,就是出于对穷人的爱心,尔后才发展成为有着共同理想的爱情。与伙夫老李头的戏也十分动人。老李头被国民党遣散,无家可归,罗霄见状,毅然收留了他,并对索玛说: “告诉他,我这儿就是他的家,从今后,他就是你我的老人……”而在罗霄升到国民党代理副团长时有这么一场戏:他的小马夫双脚化脓不能行走,他硬把他扶上马去,而他自己却牵起马昂首走去,此时此刻,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对边上嘲笑他的长官们也视而不见。小马夫被深深感动了,禁不住抽泣起来。这样的行动只能在罗霄这样的人物身上发生。
这部影片围绕着罗霄还刻画了许多其他人物。
郝军,这是罗霄参加革命的引路人。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个人物由于没有将他置于矛盾之中,个性不够鲜明,只代表了一种创作者意欲表达的正确思想,对于塑造罗霄形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索玛,这是罗霄的爱人。这个人物写得最好的是她与罗霄结婚的戏,尤其是结婚那天,家中没有一个客人,在世俗的鄙视眼光中,这对苦难中的伴侣翩翩起舞的一节。两情尽在不言中,写出了他们共同的命运。在后来的戏中,没有更多的生动的细节。但到最后结尾罗霄牺牲的这场戏又很好:索玛对着极度悲痛的人们,她止住泪说: “同志们,对罗霄的死,哭是不合适的。他,在党的培养下,从奴隶到将军,多大的幸福。”这段话表达了一个妻子对丈夫最为透彻的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在苦难中凝聚,在战斗中成长的与一般人不同的深沉的爱情。索玛与罗霄这条爱情线总的来说,对于刻画两个人的美好的内心世界是有益的。
除罗霄外,这部影片中,刻画得最为生动的是郑义和耿大刀这两个人物。郑义有强烈的正义感,不问政治地为主子卖命,最后被遣散,成为“路倒”而死;耿大刀是一个下级军官,与罗霄有着生死的情谊,但是,与罗霄不同的是,他缺少学习,有较浓厚的江湖义气的烙印。这两个人物的存在对罗霄形象起了映衬与烘托作用。
这部影片的不足是反面人物的戏不够。作为罗霄的对立面,反动人物黄大阔的戏显得单薄,特别是后半部分更觉草草。黄大阔作为中国黑暗势力的代表,如能充分写出他的残酷,写出他的从气焰嚣张到失败、灭亡的过程,对于塑造罗霄这一人物应该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便是写党内路线斗争的戏,创作者一带而过,而没有将人物放置其中,影响了性格刻画的力度。更没有写出错误路线给革命、给军事斗争带来的损失。这部影片创作的时候,正是我国思想解放运动刚刚开始之际,创作者在涉及这些敏感问题时还有些缩手缩脚。但是,《从奴隶到将军》作为新时期开始第一部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系统、全面地塑造一个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其开创意义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