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外国名著 > 影视赏析 >

电影《大卫王与拔示巴》剧情简介+影评

<<回目录

1951 彩色片 116分钟

美国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 亨利·金 编剧: 菲里普·顿讷 (根据圣经中“撒母耳记下”改编) 摄影:里昂·沙摩劳 主要演员:哥里高利·派克(饰大卫王) 苏珊·荷华德(饰拔示巴) 雷蒙·马塞(饰拿单)克来龙·茂尔(饰乌利亚)

【剧情简介】

雄浑的交响乐渐响,字幕淡入:“三千年前,伯利恒的大卫王统治着以色列联合部落。故事发生在以色列人与宿敌亚玛人争战的时期。当时以色列军队在指挥官约押带领下,驻扎在敌人要塞拉巴城外。”

夜幕下的以色列军营。开饭时间已到,但是约押却找不到从耶路撒冷前来督战的国王大卫。原来,大卫王只带着士兵乌利亚,手持短剑和盾牌,沿着护城河悄悄潜入拉巴城下,准备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突然,护城河桥里边火光冲天,城墙上的守兵闻讯冲下来,同水中的大卫王和乌利亚展开肉搏。大卫王和乌利亚奋力搏斗,杀出重围,回到营地。

大卫王只是手腕受了些轻伤。不久,他回到都城耶路撒冷,约押继续率部围攻拉巴城。一天,先知拿单入宫见大卫王。大卫王表示要把从非利士人手中夺回的圣约金柜(为摩西与上帝立约时用皂荚木、黄金和象牙精制,内装摩西从西乃山取到的刻有“十诫”的两块石碑,是克敌制胜的象征,所以特别珍贵。见“出埃及记”21~25章,以下简称“约柜”)从巴拉犹大运到耶路撒冷,放在圣殿中,供以色列人敬拜。拿单十分赞同,积极帮助大卫王出谋划策。

大卫王蛮横的妻子米加(扫罗王的女儿)却对丈夫大发牢骚,认为他不如先父扫罗王那样精明强干。他俩事事意见分歧,处处别别扭扭。大卫王把米加送回室内,自己一人到室外的城楼上散心。忽然,他望见对面的一个院落里,一个黑人女佣正在帮助一个俏丽佳人洗浴。那位美女出水芙蓉般的娇艳使大卫王极为惊讶,暗自赞叹,羡慕不已。直到那美人洗浴完毕,回到屋中,大卫王还是失魂落魄般地凝视着对面空旷的院落沉思良久。从一卫兵口中得知,她叫拔示巴,是乌利亚新婚不久的妻子。

大卫王派人将拔示巴请到宫中,以酒相待。拔示巴抱怨说她和乌利亚结婚已七个月,但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六天。大卫王听后十分同情,打开自己的珍宝箱取出一个镶有红色钻石的金项链为拔示巴戴上,并亲吻了拔示巴。二人相见恨晚,很快坠入爱河。拔示巴虽喜出望外,但想到摩西律法,心中不安。她还认为自己地位低下,配不上国王。而大卫王却表示:他不是国王,而是一个男人。他会和她心心相印。

大卫王和拔示巴到一起来到野外,在金黄色的草地上尽情嬉戏。他俩正想接吻,一声尖利的羊鸣打断了他们的柔情蜜意。一个牧童好奇地打量着他们。大卫王站起来,对拔示巴讲起自己作为牧童的经历,并为她表演用机弦甩石子的功夫——他少年时代曾用这种方法杀死一个非利士巨人。然而他的表演并不成功。大卫王让牧童表演,牧童手疾眼快,朝着一棵大树甩出一颗石子,击落一些花瓣。

拔示巴发现一只失散的羊羔,大卫王帮助一位老牧人从枯树下救出被压在树干下的母羊。老牧人指着空旷的原野,讲起当年扫罗王和他的儿子约拿单南征北战的业绩,感叹地说约拿单不幸战死,否则他会成为今日的以色列王。老人的话勾起大卫王对往事的回忆,他只身来到当年的战场,想起自己和约拿单并肩战斗的情景,感慨万千。拔示巴走来,打断了他的回忆。

耶路撒冷城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迎接约柜的到来。大卫王和拔示巴驾着马车,加入了进城庆贺的队伍。突然,一个身穿红衣的犯了奸淫罪的女人被一群人推搡着,从城门里出来;又被推到一个高台上,任凭众人用石头殴打。大卫王跳到车下,看了看被打得血流满面的女人,想到按照以色列习俗,这也许正是拔示巴未来的结局。他正想说什么,载着约柜的牛车已经来到城下。一个士兵发现牛车倾斜,约柜有翻倒的危险,急忙上前想扶住约柜。不料他的手刚刚接触约柜,就被神力击杀。大卫和众人想到约柜是以色列与神立约的见证,是最神圣的物品,神力无边,敬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大卫王决定就在此地建立圣堂,存放约柜。

建好圣堂,安置好约柜,大卫王安排宴会庆祝,并找来舞女助兴。大卫王虽已有了几房妻室,但和拔示巴形影不离,并准备娶她为妻。拔示巴担心这样会违背律法,而大卫王却固执地说,律法并非万能,不能控制一切;而女人是血肉之躯,他不怕为了女人而违背法律。大卫王得知拔示巴已经怀了他的孩子,就派人把乌利亚从前线叫回,想让他和拔示巴同房,以掩盖真相。不料乌利亚却以战局紧张,约柜刚刚安放好以及前方将士都在野外安营为由,坚持住在宫门外而不回家。大卫王为了一己私欲,决定杀夫夺妻,将拔示巴占为己有。翌晨,大卫王在邪念唆使下,将乌利亚派往前线,并要他带封密信给约押,信中指使约押把乌利亚送到拉巴城下,致使他不幸阵亡。

战报传来,前方将士死伤无数。上帝震怒,天地间风沙弥漫,大地干涸,牲畜死亡,灾害不断。即使如此,大卫王还是和拔示巴举行了豪华的婚礼。拿单奉上帝的旨意去见大卫王,用富人贪得无厌、损人利己的寓言向他启示要遵守律法,否则难逃惩罚。拿单还义正词严地例数耶和华对大卫王和以色列的恩典,指责大卫身为以色列王而蔑视耶和华的命令,行罪恶之事,如杀害乌利亚,夺其妻子,犯了奸淫罪、杀人罪,违背了上帝律法。耶和华将因此而在以色列人面前公开报应他。大卫王不思悔改,反为拔示巴和自己辩护。

大卫王的罪过终于给自己和以色列人带来巨大的灾难: 他和拔示巴的孩子生下七天就死了。以色列全国发生饥荒,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大卫王终于意识到这是由于自己的罪过而受到神的惩罚。拔示巴也悔恨不已。先知拿单率领众人来到王宫,要求拔示巴以死赎罪。大卫王声称这是他的罪过,与贵妃无关,并把她藏到楼上。

大卫王前来安慰拔示巴,取出宝剑以示保护爱妻。拔示巴劝他冷静,并取下竖琴交给大卫王。大卫手抚竖琴,回忆起耶和华对他的选拔,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放羊娃成为以色列王,不禁感慨万千。他拨动琴弦,激情地吟诵起赞美诗。

琴声化作激情的音乐,大卫王叙说耶和华对他的种种恩惠,忏悔自己的过失,请求上帝饶恕自己的罪过,而不要惩治拔示巴。与此同时拿单和约押也劝说大卫王改邪归正。大卫王悔恨不已,只身来到安放约柜的圣殿,跪在圣柜面前忏悔祷告。此时门外电闪雷鸣,大卫王回想起当年只身战胜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从而拯救了危难中的犹太人民,全凭耶和华的神力,后来他被先知撒母耳奉耶和华之命定为以色列王。这神奇的经历终于使大卫王彻悟。滚滚的雷声中大卫王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抚摸约柜。他发现自己没有受到伤害,便悄悄松开双手。雷声停了,四周万籁俱寂。门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点点滴滴落在房顶上,落在大地上,也落在大卫王的心田里。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慢慢向门外走去。众人纷纷跪倒在被雨露滋润的土地上,仰望苍天,感谢神的恩典。大卫王看着这一切,又仰望苍天,无限感慨。

浑厚激昂的合唱又一次响起,大卫王回到宫中,走到楼上.扶起泪流满面的拔示巴,拉着她向门外走去,走向降着雨露和甘霖的以色列大地,走向耶和华神所应许的明天……

【鉴赏】

在这部史诗巨片中,创作者以凝重的笔触和丰富生动的电影视听手法,通过以色列大卫王和贵妃拔示巴的爱情婚姻故事,表现了他们知罪悔改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三千年前以色列历史在大卫王统治时期悲壮的一页。影片的成功首先在于故事的凝练集中和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致生动。

编剧顿讷在神学家迈克高文博士的帮助下,创作出一部在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圣经题材影片剧本。本片在开始的字幕中声称这个故事是根据圣经中“撒母耳记下”改编的。但是与有些“忠实搬演”性的圣经改编电影(如《创世记》、《马太福音》)不同,本片只是攫取了原作中知罪悔改而为神悦纳的主题。在情节的设计、细节的安排等方面,不但大大压缩了原书中的战争场面、大卫王宫廷内外繁杂的纠纷,如扫罗王和约拿单战死,犹大与以色列征战,大卫王率臣仆逃离耶路撒冷以及内部战乱等情节;而且从圣经中其他记载中挪用了不少情节。例如大卫王的在约柜前闪回少年战斗业绩的段落就是从“撒母耳记上”中借用的。最明显的一处“改编”是大卫王为贵妃拔示巴吟诵“诗篇第23篇”那个段落。在圣经中确实有一首赞美诗,表现大卫王与拔示巴私通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大卫王作了一首诗,交于伶长,表达他“诚恳悔罪、求神饶恕”的心情。诗中唱到:“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的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诗篇第51篇)。但是,在“撒母耳记下”的原作中,除了大卫王为扫罗王和约拿单所作的哀歌以及著名的“颂美之歌”,并无大卫王作歌悔罪的记载。改编者为了充分表现大卫王作为一个著名的赞美诗诗人的特征,特地把有口皆碑的被称为“牧羊人的北斗星”的“诗篇第23篇”用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既符合大卫王曾经是一个牧羊人的经历,又抒发出他把耶和华作为“牧者”的敬畏心理以及知罪悔改、从此走耶和华启示的义路和“永远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的强烈愿望。这个段落中的竖琴弹奏,以故事画面中音乐的形式出现,时断时续。与此同时,特写镜头多次表现琴弦的影子不时映在大卫痛苦的脸上,暗示出主人公内心的搏斗和从罪恶中挣扎出来的愿望。

如果说,影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合理的移植”,那么在人物和环境造型等方面则是严格按照圣经中提供的历史记载而创造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圣约金柜”的造型。按照圣经记载,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最神圣的物品,这个约柜是按照神的启示而制造的。影片的设计师按照 “出埃及记”中的描述,按照原作提供的样式、尺寸、颜色和造型制作了一个约柜。当大卫王在约柜下祷告忏悔的时候,门外是暗蓝的夜空。当电闪雷鸣之时,约柜不断发出五彩的光焰,照耀着前来请求救赎的大卫王。在表现上帝赐给以色列一场及时雨以及其他一些充满神圣气息的段落中,色彩师都赋予画面一种朦胧的色调,创造出一种圣洁而又高深莫测的效果。

与此相比较,影片在表现大卫王和拔示巴的爱情场面时,基本采用了写实和抒情相结合的笔法。大卫王第一次看到拔示巴时,影片多次表现他的面部特写和他的主观视点中的拔示巴,以及拔示巴回房后空旷的阳台。他们到野外相会,镜头先表现前景中的羊群和后景中正在汲水的牧童,然后摇过草地上的群羊,俯拍绿阴下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的一对情侣;景深中是蓝天白云和深绿色的山丘,整个构图浑然一体,如诗如画。

大卫王回忆往日战斗场面的两个段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手法。第一次回忆是老牧羊人提到约拿单没有作以色列王之后,大卫王只身一人爬上一座山岭,耳边渐渐响起人喊马叫和兵器碰撞的铿锵声。他在一个山洞前捡起一把生了锈的断剑,陷入沉思。这时,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喊杀声像声浪一样从他的脑海卷过。第二次是在约柜下,他的闪回采用了直观的视听结合的手法,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少年时代击杀非利士巨人的经过。这些不同手法的交替运用,使影片的叙事节奏充满变化,也增强了影片的视听效果。

耶和华因大卫王违背律法而降灾于以色列的场景,则是上述手法的结合。细节的运用又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当以色列大难临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土地干涸,牧羊人赶着羊群在风沙中艰难地挣扎。年轻的牧羊人捂着双眼,老牧羊人在风中互相搂扶着,跌跌撞撞地赶着羊群……大卫王和拔示巴的婚礼化为飞沙走石的段落,不但产生鲜明的视听对比,而且暗示出“罪与罚的因果关系”。影片还运用特技手法,反复表现顶天立地的龙卷风,牛羊骆驼在死亡边缘无力的挣扎,创造出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这部影片中有两种争战: 一种是以色列人与宿敌亚玛人在要塞拉巴城外的血肉之战;一种是大卫王和贵妃拔示巴在神的律法制约下的灵魂之战。如上所述,影片对这两种争战的表现也是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前者是刀光剑影和人喊马嘶的视听结合;后者则是场面调度、声画对位以及镜头内部蒙太奇的综合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对比手法,影片还多次运用由特写、跟、摇、推拉和横向移动等构成的长镜头来表现大卫王内心的搏斗,将心理活动视觉化。前面介绍过的凭吊古战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此外,影片的两个高潮段落(吟诵诗篇23篇和约柜下的祈祷)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在约柜祈祷这个段落中,先是大卫王进入拱门,背景是夜空下暗蓝色夜幕笼罩着的耶路撒冷城郭,大卫王心事重重,仰望苍天,无言以对。接着,他进入蓝色雾霭映照着的约柜。镜头用高视觉俯拍角度表现大卫王的恐惧、痛苦和仰望求告,如同耶和华在高处审视违背自己神圣律法的逆子。影片最后,一个长长的拉镜头展现出大卫王和拔示巴手拉手走向雨帘的背影,后景是蓝天下美丽的雨帘,暗示他们将走向新的生活,到神赐的雨露中去滋润自己干裂的心田,到圣灵降下的甘霖中去净化自己蒙垢的灵魂;走向人们热爱的土地,去为以色列人民谋幸福。如果观众对那段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则会有无穷的回味。

导演亨利·金曾因在彩色西部片《杰西·詹姆斯》(1939)中善于运用多层次色彩而享誉一时;更因“反西部片的西部片”《火枪手》(1950)而在电影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在这部圣经题材影片中,如上所述,他充分调动色彩、光影和声音的表现力,成功地塑造了大卫王和贵妃拔示巴的银幕形象。当然,这些形象的塑造与著名影星哥里高利·派克、苏珊·荷华德的精彩表演密不可分。如果我们以圣经中对大卫王大量的文学描述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以大卫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为参照,我们就会发现“哥里高利·派克就是大卫王”。如上所述,该片主要表现大卫王的内心搏斗。因此,对演员的要求特别严格。综观全片,我们发现不论在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单个镜头还是综合运动镜头中,大卫王经常处在焦点之中。派克成功地刻画出大卫王的情感起伏,特别是对耶和华的敬爱、敬仰和敬畏之情。有的评论家指出,派克表演的大卫王是如此投入,以致他后来创造的银幕形象都带有大卫王的影子。

大卫王是以色列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又有一个诗人和音乐家的丰富感情。以他为主创作的圣经中的《诗篇》五卷150篇,不但是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而且是世界文学史和音乐史上无法忽视的重要篇章。他和拔示巴的爱情是不光彩的,但也是忠贞不渝的。耶和华既惩罚过他们,也通过他们生下了后来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最聪明的君王所罗门。所罗门蒙上帝喜悦,不但创造了以色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且写下了圣经中著名的篇章《箴言》、《传道书》和优美的爱情剧《雅歌》。圣经中的故事和教义往往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但是本片所表现的“知罪悔改”的主题却具有永恒的启迪意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