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黑白片 98分钟
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叶菲姆·吉甘 编剧:伏谢沃洛德·维什涅夫斯基 摄影:纳乌姆·纳乌莫夫-斯特拉什 主要演员:瓦西里·扎依契科夫(饰马尔蒂诺夫) 格·布舒耶夫(饰阿尔青·巴拉索夫) 彼得·基里洛夫(饰瓦连金)
本片获斯大林奖金二等奖
【剧情简介】
1919年10月,刚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被国内外敌人扼杀的危险。
喀琅施塔得是通向波罗的海窗口的彼得格勒的“大门”。它是用花岗石堆叠而成的海上要塞,肩负着保卫的重担,屹立在惊涛骇浪之中。
1901年入党的老布尔什维克马尔蒂诺夫奉命来到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主力舰上当政委。起初,大家都没把他放在眼里。当这位新政委给舰队训话时,水兵阿尔青·巴拉索夫和“吉它手”瓦连金·别斯普洛斯凡尼不仅不认真地听,而且还发出质问:“面包为什么发得这样少?”政委告诉他们:“粮食都支援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工人、孩子和艺术家了。”政委深情的话语使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大家也开始对他表示出敬意。
一艘艘外国干涉者的军舰不停地在波罗的海中游弋。敌人妄图在喀琅施塔得登陆,以便与国内的白匪军里应外合地夹攻彼得格勒。驻守在海上要塞的水兵们一次次英勇地将来犯的敌舰打退。
彼得格勒吃紧。水兵们自愿报名加入步兵队伍进行战斗。马尔蒂诺夫率领着由阿尔青、瓦连金等人组成的一支队伍到达海岸前线与步兵会合。
在一个挂着幼儿园牌子的屋前(这里原是贵族官邸),阿尔青发现了那位不久前在街上碰到过的漂亮女人,当时他和瓦连金为了追逐她还和步兵瓦西里打了一架。这时阿尔青又和她相逢,惊喜异常。他赶忙上前叫了一声“小姐”,这位“小姐”——幼儿园的阿姨不满地瞅了他一眼,没加理睬便走进屋里去了。
水兵中队的散兵线在与敌军战斗时,一开始攻占了第二线,可是当敌人出动坦克后,他们又被迫退回到步兵团守卫的预备线上了。政委高声喊道:“共产党员们,站住!”步兵瓦西里英勇地炸毁了一辆坦克,他的行动教育了被逼退却的水兵们。大家齐心奋战。步兵团长德拉乌金的队伍奉命向左翼转移,去封住通往彼得格勒的公路。他命令水兵队伍仍驻守在沿海地区不动。
敌军混合团向水兵队伍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起先都被打退了。后来马尔蒂诺夫的机枪卡壳了,他下令用手榴弹作战,于是展开一场白刃战,水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最后,马尔蒂诺夫、阿尔青和瓦连金等人不幸被俘。白军把他们双手反绑起来,查问谁是共产党员。马尔蒂诺夫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其它人也都跟着这样做。敌人把他们押送到临海的悬崖上,还在他们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上沉重的石块。瓦连金被第一个处死。当他与阿尔青告别时,突然发现一名敌兵正拿着他的吉它,他便一个箭步冲到跟前,一脚踢掉敌兵手中的吉它,然后纵身跳入海中。马尔蒂诺夫也从容就义。阿尔青被安排在最后,他在被绑后曾费尽力气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芬兰小刀,当他手握小刀跳下海时, 口里高呼:“波罗的海舰队万岁!”
阿尔青随即悄悄游上海岸。他用小刀割开绳子,又纵身跳入深海去寻找战友。他将马尔蒂诺夫的尸体驮了上来,先把他平放在沙地上,然后解开他的绳索,又把他的党证掏出来放在自己口袋里。接着阿尔青把政委尸体安放在一个低坑里,用石头块掩埋起来。他又拾起海浪冲来的三顶海军帽,供在岩石上,作为祭奠。
阿尔青从尸骸的废墟上剥下一个白军军官的长大衣穿在身上,乘夜间摸进了幼儿园,恰好碰见他喜欢的那个漂亮女人。这位女人急忙拿出一套女人衣服让他换上,并且对他说:“冲出去,去通知喀琅施塔得。”阿尔青乔装成女人后,很快乘小划子远去了。
德拉乌金的步兵团处境危险。他们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中。步兵团不断呼叫着喀琅施塔得,但联系中断。
阿尔青历尽艰难地回到喀琅施塔得。他交出政委的党证,悲愤地报告:“全体指战员都已牺牲。为了保卫彼得格勒,我们喀琅施塔得人战斗到最后一滴血!”然后阿尔青告诉上级领导, 目前步兵团亟需支援。于是喀琅施塔得要塞港口的波罗的海舰队——驱逐舰、巡洋舰、主力舰全体出动,阿尔青屹立在主力舰的炮塔上带路。
彼得格勒步兵团仍在苦战中,他们不断向喀琅施塔得求援。战士已所剩无几。团队的乐师们也投入了战斗。步兵越战越少,乐师也只剩下一个号手了。白军散兵线压到跟前,肉搏战开始了。
来自喀琅施塔得的波罗的海海军陆战队就在马尔蒂诺夫等人牺牲的地点登陆。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白军的战略据点,封死白军突围的去路。彼得格勒步兵团终于解围了。
水兵阿尔青与步兵瓦西里相遇,两人热烈拥抱。这时阿尔青又看见了那位漂亮女人, 他又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小姐”。直到此刻,瓦西里才告诉阿尔青,这位“小姐”就是他们步兵团长德拉乌金的妻子。
阿尔青和他的战友们把白匪军都赶到悬崖上,也将他们全部推下海去。阿尔青那威严的表情似乎在说:“看谁还敢来进犯彼得格勒!”
【鉴赏】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是苏联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水兵们捍卫革命的成果,与白匪军展开艰苦斗争的悲壮的一页。创作者浓墨重彩、鲜明有力地塑造了革命集体的英雄群像。这部气势磅礴的革命题材片突出地表现了革命刚刚取得胜利后,水兵和工人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如何以坚毅的革命意志和英雄气概战胜前来进犯的敌人的史实。直到今天,苏联电影舆论界还一致公认,这部影片在苏联电影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本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与电影剧作的成就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要归功于剧本的创作者。剧本的编剧维什涅夫斯基本来是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舞台剧作家。他自1920年起从事戏剧创作。他在创作舞台剧方面成绩斐然。他的许多舞台剧后来都拍成了电影。而《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则是他专为影片拍摄而创作的电影剧本。由于维什涅夫斯基对拍摄电影并不熟悉,在他动手写剧本之前,专门学习、研究了电影的特性,并充分考虑了舞台剧与电影剧本的区别。为此维什涅夫斯基还与准备拍摄此片的导演吉甘取得密切的联系,共同交换对影片的设想。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和导演都亲临喀琅施塔得,参观历史遗迹,访问当年舰队上的人,他们还亲自参加军事演习,从情绪上去体验那一时代的严峻气氛,寻求未来影片的形象。
剧作者维什涅夫斯基和导演吉甘进行了多次通信,不断说明他对影片的设想,和导演交换意见。他在电影剧本中从视觉上对表现对象:环境、物体、人物造型、细节、气氛和画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维什涅夫斯基对声音方面也极为重视。他在给导演的信中说:“我一直在考虑音响,音响的‘主旋律’,总体音响形象和各种音响形象。”他在电影剧本中不仅提示了有关人的音响形象,而且还有海的和风的音响形象,以及部队行动的音响和作战时的不同音响。他还提供了音乐方面的设计。这在创作电影剧本的剧作家当中是极为罕见的。而这一切既符合历史真实性,又完全令人信服。可以说,他在电影剧本中已提供出极为细致的导演设计,为影片拍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部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也被公认是编剧与导演密切合作的典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部影片塑造的是一个战斗集体的形象,是1919年10月保卫红色彼得格勒的波罗的海舰队的革命水兵队伍的形象。在塑造战斗集体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几个生动、立体的人物肖像。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看完影片之后,观众不仅被革命集体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事迹所感动,也会牢牢记住政委马尔蒂诺夫、水兵阿尔青、“吉它手”瓦连金、步兵瓦西里等几个栩栩如生、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的形象。
影片的主人公是水兵,推而广之是喀琅施塔得,再推广之则是革命军队,影片中这几位主要人物都是由初登银幕的演员扮演的,他们的表演质朴自然,生动可信。
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真实性给予了极大的注意。摄影师努力寻找符合真实情境的自然景物,而且为了传达出乌云压境、海天一色的昏暗色彩,摄影师总是在清晨和黄昏中进行拍摄,因而为影片的摄制带来一定的困难。作曲家也尽量寻找真实可信的音调、音阶、曲调,以表达出严峻的时代气氛。
这部影片表现了20年代革命时代的诗的形象。它再现了宏伟的人民群众的场面,提供了鲜明准确的造型处理,生动质朴的人物性格,内涵丰富的画面,可以说,这部影片克服了默片的局限性:琐碎的蒙太奇分割,人为的戏剧性,室内剧的局限性和表演的夸张。但这部影片又继承了20年代默片的电影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将它与30年代的新成就融为一体。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30年代苏联电影艺术的重要特征:高昂的激情。苏联一些电影评论家认为:创作者力图把“广阔的空间的电影”与深刻的银幕上的性格刻画结合起来。影片在展示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内在联系时表现出艺术的完整性和鲜明性。如何从银幕上反映革命和革命人民的新面貌,是30年代电影创作者探讨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此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几代电影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1936年,《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在布拉格、曼彻斯特和巴黎等地放映时,引起人们的重视。该片在西班牙放映,更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