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元曲 >

张可久《【越调】小桃红·淮安道中》题解,注释

<<回目录

【越调】小桃红

淮安道中

一篙新水绿于蓝①,柳岸渔灯暗。桥畔寻诗驻时暂②。散晴岚③,依微半幅云烟淡④。杨花乱糁⑤,扁舟初缆⑥,风景似江南。

【题解】

淮安,今江苏淮安。春水泛绿,柳岸灯昏,山雾微茫,杨花飘洒。作者从水路到淮安,沿途见到这如诗如画的景物,心情欢悦,禁不住写下了“风景似江南”这赞美的诗句。小曲意境朦胧恬淡,“依微半幅云烟淡”,比喻新颖贴切,足见作者观察事物、驾驭语言的能力。

【注释】

①篙(gāo)——撑船的竹杆或木杆。新水,春水。

②驻时暂——停留很短的时间。

③散晴岚——山上的雾气散去。晴岚,晴天里的雾气。

④依微——依稀朦胧,隐隐约约,仿佛。

⑤乱糁(sǎn)——像米粒那样纷纷飘落。糁,米粒,散粒。

⑥缆——此处指系船于岸。

【作者简介】

张可久(1270?—1348),元代后期著名散曲家。字伯远,号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又说名久可,字可久。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事迹不可详考。略知曾以路吏转首领官,掌省署文牍,一生仕途不得志,时官时隐,四处奔波,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80岁左右为“监税松源”。晚年居杭州,以山水自娱,毕生专写散曲,不写杂剧,尤其致力于小令,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等有词曲唱和,称马致远为先辈。今传小令855首,套数9首,数量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首屈一指。张可久是元代散曲由前期的朴素自然变为后期的典雅工丽的关键人物,是“清丽派”散曲作家的代表。张氏善于把诗词的词藻、句法、声律等吸收到散曲中去,使散曲诗词化。他的散曲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声律谐和,风格俊逸,当时便已成集。现存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影元抄本《北曲联乐府》,明李开先辑《张小山小令》,徐渭辑《小山乐府》,清夏煜辑《张小山小令选》,清劳权辑《张小山北曲联乐府》及近人任讷《散曲丛刊》本《小山乐府》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