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道德经解读 >

71 大同世界

<<回目录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是人类向往不已的大同世界。当然,“大同”是指整个人类文化、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大同。小国寡民是世界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正如随着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覆灭封建大家族的纷纷瓦解一样,随着传统观念的转变,大国向“小国寡民”过渡势在必然。

小和大、寡和多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小国寡民”社会是经过长期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使人类的传统观念根本转变了的社会,是国家已经衰亡了的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德治社会。德治社会必须是全世界的,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不能实现德治,“小国寡民”就不能真正形成,所以,“小国寡民”是全世界人民的太平盛世。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国大民广才是大同之世。但是,历史上的国大民广都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如罗马大帝国、阿拉伯大帝国、沙俄大帝国等。然而,这些大帝国没有一个是稳固的。这是因为人们皆以功利主义为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欲居天下为己有。因此,国家总是跳不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圈子,天下人民也总是摆脱不掉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一味地求多求大,人类的大同世界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只有求“小”、求“寡”,才是人类的金光大道。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什佰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重死:重视生命,畏惧死亡。远徙:向远方迁移、迁居;到远方观光旅游。陈:通“阵”,对阵作战。结绳:内结基因之绳,指通过破译基因密码来获取抗衡大自然的智慧。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不去使用,使人民重视生命而不向远方旅游、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无所使用;虽然有铠甲兵器,却不用来对阵作战。使人们回复到通过内求来获取人生智慧的观念上来。

这充分说明流行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也就是说,人们由单纯地“向外求”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向内求”为主的道德观念。因为只有向内求才能获得人生所需要的大智大慧、神享受的最佳境界以及身体的健康长寿。有了这一最佳境界,人们就不会再执着于追求外在的声色和名利了。那时,人们需要的是征服自我而不是别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美”、“安”、“乐”是意动词,即“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体现的是得道者的幸福观而不是现代人的幸福观。

人民拥有自以为最甜美的食品,最美观的服装,最安适的居所,最欢乐的社会风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体现的是富足的物质生活;“乐其俗”,则体现了完美的社会风俗及文化生活。人们既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充实、欢乐、祥和的现实世界,这就是“小国寡民”社会生活的实质内容。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可以互相听见,但是,国与国之间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本国所产的物质财富完全可以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不须跨国贸易。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日作夜息,丰衣足食;人们各修其内,各悦道境,无须出国观光旅游。不求它国财富,不慕它国秀丽山川,有各自欢乐的社会风俗,自然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并非说明国家小的如同一个自然村,四周都可以望见,周边国家的鸡犬之声都可以听见,这里强调的只是“邻国”。

另外,“老死”二字说明,人们一心修道,以朴治身,没有劳苦愁烦,不受疾病折磨,自然身体健康长寿,直至自然老化死去。当今世界,有多少人没有遭受疾病的折磨,又有多少人不是在痛苦的呻吟中死去而是自然老化的呢?“小国寡民”社会,充分注重并体现了人生追求的生命的质和量。

“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归结,正如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归结、世界末日是宗教哲学思想的归结一样。“小国寡民”不是“世外桃园”,也不是“乌托邦”,而是人们向往不已并完全可以实现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哲学的共同不足就是缺乏“不言之教”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符合老子的天道思想,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但是,脱离了“不言之教”而奢望共产主义也只能是幻想。宗教哲学来源于直觉思维,但是教主们还没有彻悟大道,所以,他们既不能科学地解释道境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不能教人们以科学的方式进入这一境界,而是把于道境中的一切所见所闻归结到上帝身上,并以世界末日论规劝人们把一切托给神,以求来世进入天堂,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悲哀。随着“不言之教”在整个世界的推广,宗教的生存地盘必将消失。那时,事实将证明世界末日论是荒谬的。

小国寡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必将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小国寡民社会也不是永恒的,物极必反,人类将会从一个极端(外求)走向另一个极端(内求)。内求的结果必然导致物质文明的衰退和人口的逐渐减少,小国寡民社会将会慢慢地演化为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还是以内求观念为主导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里,妇女在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家庭事务中比男子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自然会形成以妇女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标志着外求观念的形成,其发展方向就是隶社会。人类社会由氏族社会——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朴治社会——小国寡民社会,再到氏族社会。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周行而不殆”吧。基于这种观点,今人所说的原始社会看来并不一定原始。如果这一逻辑成立的话,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史前文明”也就容易理解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