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本草纲目拾遗 >

四 草部中-飞鸾草

<<回目录

秋景 杂记∶飞鸾草生钱塘葛岭后山金鼓洞,洞在道士庖 之右,涉泉入洞,暗处仰见一线 天光,光中见有此草。形如飞鸾,有头有翅,有三尾,雪中开五色花,中直上着花,叶状如金丝荷叶,草面绿而背银红色光者,可治病。有黑而不开花者,乃断肠草。能杀人。不可误采也。故须雪中见花者为真,根如老姜,入药用叶。

上升,味苦寒,治咽喉及口内诸病,取叶七片,滚水冲服。立愈(此草味虽苦寒,反不 下降,而独上升,见物即沾,窜烈可知。以此草冲于水中,用指蘸之,则苦寒全在指上,其水即淡。若沾唇,则味在唇上,水虽咽下,而味不入喉也。故治咽喉者,须以小管灌于喉中,或令病患张大口,用匙灌入,直达喉所。则味在患处矣。金鼓洞左近背地亦有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