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是一种临十床十以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为特征的眼病,中医称为“云雾移晴”,又称“蝇翅黑花”。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4/5的眼球空腔十内,有支撑视网膜和屈光的功能,其本身无血管,营养主要来自脉络膜和房水。凡邻近组织的炎症、出十血及玻璃体本身变十性十均可引起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本病中老年人尤为多见。
【发病原因】
1.玻璃体变十性十混浊。多因老年十性十玻璃体变十性十、高度近视眼玻璃体退行十性十变液化引起的混浊。
2.出十血十性十玻璃体混浊。中老年人多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血液病等致眼内出十血,形成玻璃体内不同程度的积血。
3.炎十性十玻璃体混浊。多因邻近组织发炎时,炎十性十细胞及渗出物进入玻璃体而出现混浊。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肾亏虚,十精十血不足,目窍失养;或十陰十虚火旺,灼伤目络,血溢络外;或湿十热郁蒸,痰湿内蕴,浊气上泛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外眼端好,不红不痛,唯自觉眼前似有蛛丝飘浮,蚊蝇飞舞,或云雾样黑影飘动,视物昏朦,如隔烟雾。
退变十性十者,临十床十上以结晶十性十和液化二种最常见,均为玻璃体变十性十的产物,可见玻璃体内有白色雪花样点状物飘荡,或闪辉样结晶体的沉积。若玻璃体十液化,则动眼时可见其动荡加剧。
出十血十性十者,有眼内出十血史。眼底镜及裂隙灯下,玻璃体多呈厚薄不等的棕红色或棕黄色的尘状、点状、或絮状、块状之弥漫十性十混浊,并可见到视网膜出十血十性十改变。如玻璃体大量积血,彻照检查时,无红光反射。视力障碍与出十血多少成正比。
炎症十性十者,眼底镜及裂隙灯下可见玻璃体呈尘状、丝状、网状、或絮状混浊,视网膜脉络膜可见水肿、渗出病灶。
【预防措施】
1.中医认为“黑花茫茫肾气虚”,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护养肾十精十,节制房十事,也可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补肾明目药。
2.中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不可过用目力,以防视网膜出十血及脱离而致玻璃体混浊。
3.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眼底出十血而致玻璃体混浊。
4.中老年人凡眼前出现飞蚊症或黑影飘动,不可怠误时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使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5.玻璃体手术后,再出十血的发生率很高,因此,预防术后再出十血对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术后宜注意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防止大便干燥,保证充足睡眠,继续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对退变十性十玻璃体混浊,可服用中药明目地黄汤(北柴十胡十6克、当归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每日1剂;或长期用枸杞15克、菊花10克煎汤代茶,补养肝肾,益十精十明目,同时也可配合服用西药维生素C、维生素E,肌肉注射眼明、或胎十盘组织注射十液。
(2)对出十血十性十玻璃体混浊,早期新鲜出十血者应以止血为主,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K、三七片、明目止血片,或肌肉注射止血敏250毫克,或安络血10毫克,每日1~2次。一般连续应用3~5天,并需半卧位休息。对出十血停止者应采用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可用透明质酸酶150单位,溶于0.3~0.5毫升生理盐水中,球结膜下注射,2~3日1次,5~10次为1疗程;或用尿激酶3000~5000单位溶于500毫升生理盐水中作静脉点滴,每日1次,5次为1疗程。后期可用安妥碘注射十液2毫升,每日1次,肌肉注射。眼生素和胎十盘注射十液也可应用,一般10~15次为1疗程。
中药早期可用桃红四物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酌加田三七3克、侧柏叶15克、藕节10克、茜草10克、白茅根30克等止血化瘀。中后期可酌加丹参15克、茺蔚子10克、郁金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等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促进出十血的吸收。
(3)对炎症十性十玻璃体混浊,局部或全身应运用皮质类固醇,一般剂量为口服强的松每日60毫克,病情严重时可用地塞米松每日10毫克加入5%葡萄糖1000毫升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逐渐递减,同时应寻找病因,除去病灶。若合并有前葡萄膜炎时,可配合运用散瞳剂。
2.物理治疗:
超短波、超声波和碘化钠电离子透入可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若为出十血十性十玻璃体混浊,局部可用丹参、田三七、红花、川芎之类注射十液作电离子导入,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手术治疗:
若玻璃体积血经合理药物治疗,超过3个月,仍未吸收者,应当考虑做玻璃体切割术。但对于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十血者,如糖尿病十性十视网膜病变,应先用内科治疗法,控制糖尿病,然后再适当考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