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景岳全书 >

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撮口脐风(十一)

<<回目录

撮口脐风(十一)

初生小儿撮口脐风者,因胎中受热,或初生不慎,为风寒所侵,遂致聚唇撮口,眼闭口噤,啼声如雅,或声不能出,成舌上如粟,或口吐白沫,或喉痰潮响,或气息喘急,甚者舌强面青,腹胀青筋,吊肠牵痛。百日内病甚者多不治。脐风者,以断脐之后,为水湿风邪所侵,因致腹胀脐肿,四肢柔直,啼不,甚则发搐。若脐边青黑,手拳口噤者,是为内搐,不可治。凡治此之法,痰盛者当先治痰,火盛者当先清火,若无火无痰者,专当补脾胃。凡断脐不盈尺,多患此者。齿龈有泡如粟,以绵裹指,蘸水擦破,口即开,不用药。七日内患此有,百无一生。脐风果因浴拭外伤皮肤者,用绵灰或枯矾末掺之即愈。若因剪脐短少,或因束缚不紧或因牵动,风入脐中,或因铁器断脐,冷气传于脾络,以致前证者,口内有小泡,急掐破去其毒水,以艾灸脐中,亦有得生者。

治法多端,无如灸法。苦因母肝脾郁怒,或饮食生冷辛热,致儿为患者,当治其母。

钱氏云∶撮口因浴后拭脐,风邪所入而作,用益黄散补之。

陈无择云∶视其牙龈有泡,擦破之。口既开,用真白僵蚕略烘为末,蜜调涂口内。

《保婴集》云∶小儿百日脐风马于,当作胎毒,泻足明之火,用针挑破,以桑树白汁涂之。

田氏治噤风,用天南星为末,加片脑少许,以指蘸姜汁擦于龈,立开。或用牛黄,以竹沥调服一字,随以猪滴于口中。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