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千金翼方 >

十九·杂病中·痰饮四

<<回目录

方一十四首

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 云母粉(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 松萝(各三两) 瓜蒂(二七枚)

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药力尽,饮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千金》云∶酒一升二合渍二宿)

蜜煎

主寒热方。

赤蜜(五合) 常山(四两) 甘草(半两,炙,一法二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纳蜜,服七合,吐则止,不吐更服七合。

勿饮冷水。

又方

蜜二合 醋八合

上二味调和,旦顿服,须臾猥猥然欲吐,摘之,若意中不尽,明旦更服,无毒,不大呕吐,其药安稳。

葱白汤

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方。

葱白(二七,切) 桃叶(一把) 乌头(炮,去皮) 真珠 另研 常山 甘草(炙,各半两)

上六味, 咀。以酒四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真珠服一升,得吐,止。

松萝汤

主胸中痰积热皆除之方。

松萝(二两) 乌梅(二七枚) 常山(三两) 栀子(二七枚,擘) 甘草(五两,炙,一云一两)

上五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以水三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得快吐,便止,不要顿尽,二服也。

又方

松萝(一两) 乌梅(三七枚) 常山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煮取二升,服一升,取吐,止。

大五饮丸

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 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远志(去心) 苦参 藜芦 白术 乌贼骨 甘遂 大黄 石膏 半夏(洗) 紫菀 桔梗药大戟 葶苈(熬) 黄芩(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常山 浓朴(炙) 细辛 薯预 甘草(炙,各三分)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主胸中久寒, 实宿痰隔塞,胸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减少无味,或寒热体重,卧不欲起方。

人参 大黄 当归 甘草(炙,各二两) 黄芩 防风 麦门冬(去心) 吴茱萸(各一两) 半夏(三两,洗) 生姜(四两,切)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两仁)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白术茯苓汤

主胸中结痰,饮 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方。

白术 茯苓 橘皮 当归(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二两) 半夏(洗) 生姜(切)桂心(各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服,三剂佳。(《深师方》有细辛一味,一作人参)

姜椒汤

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方。

生姜汁(七合) 蜀椒(三合,汗,去目、闭口者) 半夏(三两,洗) 橘皮(二两)茯苓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纳姜汁煎取二升,分三服,服两剂佳,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方,乃进黄 丸辈必佳。

半夏汤

主痰饮 气吞酸方。

半夏(三两,洗) 生姜(六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 吴茱萸(三两,熬)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日三,老小服半合。

姜附汤

主痰冷 气方。

生姜(八两,切) 附子(四两,生,去皮,四破)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日二。亦主猝风,大良。

论曰∶凡痰饮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冻饮料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 主之方∶赤石脂(三斤)

上一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至三匕,服尽三斤,则终身不吐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瘥,惟服此一斤,即愈。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