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伤寒说意 >

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太阳坏病痞证·痞证表里

<<回目录

痞证表里

痞证者,将来之太脏证,误下而成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人之心下虚空者,清升而浊降也。下伤中气,升降失职,浊上逆,则心下痞塞,清下陷,则大便泄利,故痞证必兼下利,以其中气之败也。太病,腹满自利,下之则胸下结硬。腹满者,痞之根,然尚未成痞,下之而胸下结硬,乃成痞矣。

如太伤寒,多入三。表证未解,应当解表,而医数下之,败其脾,遂协合外热,而为泄利。缘表证不解,则外热不退,下后内愈寒而外愈热,是谓协热利。清气下陷而泄利不止,则浊气上逆而心下痞硬,内寒外热,表里不解。宜桂枝人参汤,桂枝解其表,姜、甘、参、术,解其里也。

若伤寒大下之后,复发其汗,乘,心下痞硬,理宜攻痞。如外见恶寒者,亦是表未解也,不可攻痞,攻痞则陷其表。当先解其表,表解后,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也。

前用桂枝人参,双解表里,此用桂枝解表,大黄黄连攻里者,以上则外热,此则外寒。之理,外热者必内寒,外寒者必内热。表证未解,邪束闭,郁不达,则外见恶寒,外寒则内必发热,此以外寒包其内热,故用桂枝以解外寒,大黄黄连以攻内热。痞证盛格,郁生上热,以大黄黄连推其上热,使之下达,则肺热肃清。设其下寒续生,则宜改药矣。

【66】桂枝人参汤 四十五

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60】大黄黄连泻心汤 四十六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再服。

(臣亿等①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

①臣亿等 宋·林亿、高保衡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