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四圣心源白话解 >

七·杂病解下·黄疸根原

<<回目录

黄疸根原

【原文】

黄疸者,土湿而感风邪也。太湿土主令,以明戊土之燥,亦化而为太之湿。设使皮通畅,湿气蒸,犹得外泄。一感风邪,卫气闭阖,湿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瘀热前行,下流膀胱,小便闭涩,水道不利,膀胱瘀热,下无泄路,熏蒸泆,传于周身,于是黄疸成焉。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以黄为土色,而色司于木,木邪传于湿土,则见黄色也。或伤于饮食,或伤于酒色,病因不同,总由于衰而土湿。湿在上者,郁而为湿热,湿在下者,郁而为湿寒。乙木下陷而分,亦化为湿热,甲木上逆而分,亦化为湿寒,视其本气之衰旺,无一定也。其游溢于经络,则散之于汗孔。其停瘀于膀胱,则泄之于水道。近在胸膈,则涌吐其腐败,远在肠胃,则推荡其陈宿。酌其凉寒热,四路涤清,则证有变状而邪无遁所,凡病诸疸,莫不应手消除也。

【翻译】黄疸,土湿而感风邪。太经湿土主令,因此明经戊土之燥,也化为太之湿。假使皮通畅,湿气蒸,还能外泄。一感风邪,卫气关闭,湿不得外达,脾土堙郁,遏其肝木。肝脾双陷,水谷不消化,谷气瘀浊,化而为热。瘀热前行,下流到膀胱,小便闭涩,水道不利,膀胱瘀热,下无泄路,熏蒸泆,传送到周身,于是黄疸形成了。其病起因于湿土而形成于风木,因为黄为土色,而色司于木,木邪传到湿土,则表现黄色。或伤于饮食,或伤于酒色,发病原因不同,总是由于衰而土湿。湿在上的,郁而为湿热,湿在下的,郁而为湿寒。乙木下陷而分,也化为湿热,甲木上逆而分,也化为湿寒,视病人本气的衰旺,不一定。其病游溢于经络,则散之于汗孔。其病停瘀于膀胱,则泄之于水道。近在胸膈,则涌吐其腐败,远在肠胃,则推荡其陈宿。酌其凉寒热,四路涤清,则证有变状而邪气没有逃遁的地方,凡是各种疸病,没有不手到病除的。

谷疸

【原文】

谷入于胃,脾消磨,蒸其液,化为肺气,肺气宣扬,外发皮而为汗,内渗膀胱而为溺,汗溺输泄,土不伤湿,而木气发达,则疸病不作。衰土湿,水谷消迟,谷堙郁,不能化气,陈腐壅遏,阻滞脾土,木气遏陷,土木郁蒸,则病黄疸。中气不运,升降失职,脾陷则大便滑溏,胃逆则上脘痞闷。浊气熏腾,恶心欲吐,恶闻谷气。食则中气愈郁,头眩心烦。此当扩清其菀陈,除旧而布新也。

【翻译】谷物进入到胃,脾消磨,蒸发其液,化为肺气,肺气宣扬,外发皮而为汗,内渗膀胱而为尿,汗尿输泄,土不伤湿,而木气发达,则疸病不发作。衰土湿,水谷消化迟缓,谷郁结,不能转化为气,陈腐阻塞,阻滞脾土,木气遏陷,土木郁蒸,则发病黄疸。中气不通,升降失去功能,脾陷则大便滑稀,胃逆则上脘胸闷。浊气熏腾,恶心欲吐,恶闻谷气。饭后则中气愈郁,头眩心烦。这应当扩清其郁结陈积,除旧而布新。

酒疸

【原文】

酒醴之,湿热之媒,其濡润之质,入于藏腑,则生下湿,辛烈之气,腾于经络,则生上热。汗溺流通,湿气下泄而热气上达,可以不病。汗溺闭塞,湿热遏瘀,乃成疸病。其嗜热饮者,则濡润之下伤差少,而辛烈之上伤颇重。其嗜冷饮者,则辛烈之上伤有限,而湿寒之下伤为多。至于醉后发渴,凉饮茶汤,寒湿伤脾者,不可胜数,未可以湿热概论也。

【翻译】各种酒的质,湿热的媒介,其滋润的本质,进入到藏腑,则生下湿,辛烈的气,腾于经络,则生上热。汗尿流通,湿气下泄而热气上达,可以不生病。汗尿闭塞,湿热遏瘀,于是形成疸病。病人很喜欢热饮的,则滋润之下伤的比较小,而辛烈之上伤很严重。病人很喜欢冷饮的,则辛烈之上伤的有限,而湿寒之下伤的严重。至于醉后发渴,凉饮茶汤,寒湿伤脾的,不可胜数,不可用湿热概论。

色疸

【原文】

肾主蛰藏,相火之下秘而不泄者,肾藏之也。去则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滥,浸脾土,脾颓败,则湿动而寒生,故好色之家,久而火泄水寒,土湿亏,多病虚劳,必然之理也。水土寒湿,不能生长木气,乙木遏陷,则生下热。土木合邪,传于膀胱,此疸病所由生也。其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人知其之失亡,而不知其相火之败泄,重以滋助湿之品,败其脾肾微,是以十病九死,不可活也。

【翻译】肾主蛰藏,相火之下藏而不泄,肾藏之。去则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滥,浸脾土,脾颓败,则湿动而寒生,所以好色之人,时间长久了火泄水寒,土湿亏,大多发病虚劳,必然的道理。水土寒湿,不能生长木气,乙木遏陷,则生下热。土木合邪气,传到膀胱,这是疸病所产生的原由。发病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人知其的失亡,而不知其相火的败泄,重用滋助湿的药品,败其脾肾微,所以十病九死,不可活。

【原文】

甘草茵陈汤

茵陈三钱 栀子三钱 大黄三钱 甘草(生)三钱,煎大半杯,热服。治谷疸,腹满尿涩者。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五苓散

白朮 桂枝 猪苓 茯苓 泽泻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空腹米饮和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治日暮寒热者。

硝黄栀子汤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栀子三钱,煎大半杯,热服。治汗出腹满者。

栀子大黄汤

栀子三钱 香豉三钱 大黄三钱 枳实三钱,煎一杯,热分三服。治酒疸,心中懊恼热疼,恶心欲吐者。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甘草 茯苓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治色疸,额黑身黄者。服后病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色疸,日晡发热恶寒,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热,腹胀满,身黄,额黑,此水土瘀浊之证,宜泻水去湿,通其二便。仲景用硝矾散,硝石清热,矾石去湿,此变而为滑石、元明粉,亦即硝矾之意。用者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

黄疸之家,脾肾湿寒,无内热者,当用姜附茵陈,不可误服硝黄也。

【翻译】甘草茵陈汤

茵陈11克 栀子11克 大黄11克 甘草11克,生煎大半杯,热服。治疗谷疸,腹满尿涩者。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色随从小便去。

茵陈五苓散

白朮 桂枝 猪苓 茯苓 泽泻等分,为散,每用15克,调茵陈蒿末37克服,空腹米汤饮服一汤匙,一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治傍晚寒热者。

硝黄栀子汤

大黄15克 芒硝11克 栀子11克煎大半杯,热服。治汗出腹满者。

栀子大黄汤

栀子11克 香豉11克 大黄11克 枳实11克,煎一杯,趁热分三份口服。治酒疸,心中懊恼热疼,恶心欲吐者。

元滑苓甘散

元明粉 滑石 甘草 茯苓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治色疸,额黑身黄者。服后病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证候。

色疸,一定地时间发热怕冷,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热,腹胀满,身黄,额黑,此水土瘀浊之证,宜泻水去湿,通其大小便。仲景用硝矾散,硝石清热,矾石去湿,这儿变方为滑石、元明粉,也即硝矾之意。用的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黄疸的病,脾肾湿寒,无内热的,应当用大姜、附子、茵陈,不可误服硝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