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中药材大全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回目录

苦参-原态

苦参-药材

苦参-饮片

苦参-原态

苦参-药材

苦参-饮片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生用。

【药】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

1.湿热泻痢、便血、黄疸。本品苦寒,入胃、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而治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痢疾,可单用,如《仁存堂经验方》以本品制丸服,治血痢不止;或配木香用,如香参丸(《奇方类编》);治湿热便血、痔漏出血,可配生地黄用,如苦参地黄丸(《外科大成》);若治湿热蕴蒸之黄疸,可配龙胆、牛胆汁等用,如《补缺肘后方》治谷疸方。

2.湿热带下、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若治湿热带下、痒,可配蛇子、鹤虱等药用,如榻痒汤(《外科正宗》),若治湿疹、湿疮,单用煎水外洗有效,或配黄柏、蛇子煎水外洗;治皮肤瘙痒,可配皂角、荆芥等药用,如参角丸(《鸡峰普济方》);若配防风、蝉蜕、荆芥等药用,可治风疹瘙痒,如消风散(《外科正宗》);若治疥癣,可配花椒煎汤外搽,如参椒汤(《外科证治全书》),或配硫黄、枯矾制成软膏外涂。

3.湿热小便不利。本品既能清热,又能利尿,可用治湿热蕴结之小便不利、灼热涩痛,常配石韦、车前子、栀子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藜芦。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

2.《本草纲目》:“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3.《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噫而废食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异苦参碱、槐果碱、异槐果碱、槐胺碱、氧化槐果碱等生物碱,此外还含苦醇C、苦醇G、异苦参酮、苦参醇、新苦参醇等黄酮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本品对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苦参、苦参碱、苦参黄酮均有抗心率失常作用;苦参注射液对乌头碱所致心率失常,作用较快而持久,并有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抗炎、抗过敏、镇静、平喘、祛痰、升高白细胞、抗肿瘤等作用。

3.临研究:结合传统用本品治疗湿热黄疸,现代临用以治疗急黄疸肝炎;取苦参、槐花,水煎,滤液浓缩,用时加锡类散、夫卡因作直肠内点滴或灌肠,治疗慢肠炎206例,效果显著(四川中医,1991,5:27);用苦参、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病毒心肌炎160例,治愈56例,显效60例,好转28例(湖南中医杂志,1997,4:28);此外,临上应用苦参的各种制剂广泛用于治疗急细菌痢疾、霉菌肠炎、慢溃疡结肠炎、食道炎、扁桃体炎、宫颈炎、盆腔炎、道炎、神经皮炎、湿疹、烫伤、淋病、心率失常、失眠、哮喘等多种疾病。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