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中气理论是运气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十陰十陽十六气的理论,研究天之六气与人十体六经的关系,说明运气与人十体发病的规律,通过分析六十婬十变化之所在而提示临证治疗的大法。
一、标本中气的概念
在运气学说中,标是从本所出的“标”,本是由标所出的“本”。风、热、湿、燥、寒、火,天之六气为本;人十体少十陽十、太十陽十、十陽十明、少十陰十、太十陰十、厥十陰十,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六经为标;在本气之下,标气之上,而界于标本之间者为中气。故曰:“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素问·六微旨大论》)。风寒暑湿燥火为天之六气,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六气所化,而风化厥十陰十,热化少十陰十,湿化太十陰十,火化少十陽十,燥化十陽十明,寒化太十陽十。所以说:“风寒暑湿十热火,在天之六气也: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合于地之十二支,而上奉天之六气,是以天气为本,而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为标”(《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六经之气,以风寒热湿火为本,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为标,本标之中为中气”(《类经图翼·经络》)。
二、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
六气标本中气的分配规律是:少十陽十以火为本,以少十陽十为标,以厥十陰十为中见之气;十陽十明以燥为本,以十陽十明为标,以太十陰十为中见之气;太十陽十以寒为本,以太十陽十为标,以少十陰十为中见之气;厥十陰十以风为本,以厥十陰十为标,以少十陽十为中见之气;少十陰十以热为本,以少十陰十为标,以太十陽十为中见之气;太十陰十以湿为本,以太十陰十为标,以十陽十明为中见之气。故曰:“少十陽十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十陰十;十陽十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十陰十;太十陽十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十陰十;厥十陰十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十陽十;少十陰十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十陰十;太十陰十之上,湿气治之,中见十陽十明”(《素问·六微旨大论》)。总之,上之六气为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之本,下之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为六气之标,而兼见于标本之间者,因十陰十陽十表里相通,如少十陽十厥十陰十为表里,十陽十明太十陰十为表里,太十陽十少十陰十为表里,故彼此互为中见之气。
人生存在气十十交十十之中,六气的标本中气,其于人之应之者亦然。人十体经络脏腑与天之六气标本中气的相应关系是:脏腑经络的标本,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脉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所谓相络,是指表里互相维络,如肾与膀十胱之脉互相络,脾与胃之脉互相络,心与小肠之脉互相络,心包络与三焦之脉互相络,肝与胆之脉互相络,肺与大肠之脉互相络。故曰:“脏腑经络之标本,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所谓相络者,乃表里互相维络,如足太十陽十膀十胱经络于肾,足少十陰十肾亦络于膀十胱也。余仿此”(《类经图翼·经络》)
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
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是说明六气的正常化生在标本中气之间的相应关系。风、热、湿、火、燥、寒六气之间,标本不同,所以从化关系也不一致。其从化规律是:
(一)标本同气,皆从本化
少十陽十、太十陰十从乎本。因为少十陽十本火而标十陽十,太十陰十本湿而标十陰十,二者的本气和标气的十陰十陽十属十性十一致,均属标本同气,故少十陽十、太十陰十皆从本化。少十陽十之中,厥十陰十风木,木火同气,木从火化;太十陰十之中,十陽十明燥金,土金相生,燥从湿化。故少十陽十、太十陰十之中气,也就从本气之化。
(二)标本异气,从本从标
少十陰十、太十陽十从本从标:因为少十陰十本热而标十陰十,太十陽十本寒而标十陽十,二者均为标本异气,故或从本化,或从标化。少十陰十君火,从本化则热,从标化则寒;太十陽十寒水,从本化则寒,从标化则热。少十陰十之中,太十陽十寒水;太十陽十之中,少十陰十君火。同于本则异于标,同于标则异于本,中气和标之气有水火十陰十陽十之殊,故本标中气都不同化,所以少十陰十、太十陽十或从本或从标。
(三)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从乎中气
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因为十陽十明之中,太十陰十湿土,燥从湿化;厥十陰十之中,少十陽十相火,木从火化。故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所谓“五行之气,以木遇火,则从火化,以金遇土,则从湿化,总不离于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之义耳”(《类经图翼·经络》)。
总之,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为“少十陽十太十陰十从本,少十陰十太十陽十从本从标,十陽十明厥十陰十,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四、标本中气与生理
“天之六气为本而上,人身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为标而上奉之,所谓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也”(《伤寒集注》):天时有六气之变,人十体与自然密切相关,脏腑外应六气,六气内应脏腑,有机地互相联系为统一的整体。标本中气理论,在十陰十陽十五行学说指导下,把人十体脏腑经络分为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并联系六气胜复,取象于天地,得出在天为本,在人为标,在标本之间为中见之气的基本概念,把六气六经及经气的表里确立了标本中气,建立起脏腑经络应于本标中气的相应关系。故曰:“内经所言,某经之上,某气治之,之上云者,盖脏腑为本,经脉为末,是脏腑居经脉之上,故称上焉。由脏腑本气,循经下行,其中络者,中之见也。中见之下,其经脉外走手足以成六经。又各有太少十陽十明三十陰十之不同,则系六气之末,故曰气之标也”(《伤寒浅注补正》)。天之六气能影响人十体的三十陰十三十陽十,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人十体脏腑的机能活动在四季不同的气候中,又有着不同的差异,这就是标本中气的生理机制。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在人十体正常气化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曰:“从其化者化之常,得其常者化生不息;逆其化者化之变,值其变则强弱为灾”(《类经图翼·经络》)。
五、标本中气与病理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既受六气之益,又受六气之害,天之六气变化相移,如化非其时,不能与节气相应,就会有胜复太过不及之变。这种变化如果超过了人十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由于人十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十性十调节,便形成了六十婬十邪气,人感之则病。由于六十婬十有太过不及之异,人十体脏腑经脉十陰十陽十又有偏实偏虚之别,所以疾病的发生是变化多端的。其基本规律是:“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素问·至真要大论》)。
六经气化论者,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分析了六经病的十陰十陽十、表里、寒热、虚实的病理机制,论述了六经病的证治规律,形成了中国古代研究《伤寒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六经气化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六经之为病,即六经气化之病。如:太十陰十本湿而标十陰十,中气为十陽十明燥金。其标本同气,故邪伤太十陰十则病从本化而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脾虚湿盛之征。其中见之十陽十明燥金亦被其所化,就出现吐泻等症的湿化之候,此为病生于本者。
少十陰十本火(热)而标十陰十,中气为太十陽十寒水。其标本异气,故邪人少十陰十则病有从本化热和从标化寒之别。从标化寒则形成少十陰十寒化证,出现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无热恶寒、渴喜热饮、心烦、吐利、脉微细等兰派十陽十虚之象;从本化热则形成少十陰十热化证,出现下利、口渴、心烦不得卧、舌红、脉细数等一派十陰十虚之象。此为病生于本生于标者。
十陽十明本燥(十陰十)而标十陽十,中气为太十陰十湿土,其标本异气。因金遇土则从湿化,故其病不从标本而从乎中,出现胃中虚冷、水谷不别、食谷欲呕、大便初硬后溏等中见十陰十湿之候。但是,十陽十明病并不一定完全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发展,因为太十陰十脾与十陽十明胃同十居中州,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之间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以维持水谷消化吸收和输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喜润恶燥,胃气以下行为顺的生理特十性十决定了十陽十明病的病理特点:十陽十明病易从燥化,临十床十上以从本化燥的燥化证为主。故曰:“十陽十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论》)。此为病本应生于中气又非完全生于中气者。
上面我们以太十陰十、少十陰十、十陽十明为例,用标本中气的理论分析了它们的病理变化。其他各绎的气化为病,率皆如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标本中气理论提示了六经为病的病理特十性十及其十陰十陽十、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一般说来,三阻中以太十陽十为表,十陽十明为里,少十陽十为半表半里。其病多属于热证、实证,概为十陽十证。病在三十陽十表示人十体正气亢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十奋状态。三十陰十中以太十陰十人里尚浅,少十陰十人里已深,厥十陰十人里尤深。其病多属于寒证、虚证,概为十陰十证。病在三十陰十表示人十体正气衰减,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衰状态。受邪相同而病证属十性十判然不别,这也是标本中气变化不同使然。
必须指出,脏腑经络是气化的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表现。因此,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明乎此,方得六经气化学说之真谛,才不至于把标本中气理论当成刻板的公式,方能正确地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去阐明生理病理现象。
六、标本中气与治疗
六气(十婬十)之邪感人虽同,但是由于人之禀赋各异,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故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而生病各异。所以,在临十床十上就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辨证施治。
(一)生子本者,求之于本
太十陰十湿土,本湿而标十陰十,标本同气,所以病人太十陰十,邪从本化,则出现中十陽十不振,寒湿内阻之候,故用理中丸(汤)十温十中散寒、健脾燥湿而治其本。如是脾十陽十得运,寒湿既除,中土有权,升降复常,诸症自愈。即病生于本,就求之于本。
(二)生子标者,求之子标
少十陰十君火,本热而标十陰十。病人少十陰十,其标本有水火十陰十陽十之别。若病邪从本化热而为少十陰十热化证,属少十陰十陰十虚火旺者用黄连阿胶汤滋十陰十降火,十十交十十通心肾;属少十陰十陰十虚水热互结者用猪苓汤育十陰十清热利水。病从本化,故治之于本。如病邪从标化寒而为少十陰十寒化证,则治宜扶十陽十抑十陰十,以四逆汤回十陽十救逆,附子汤十温十经扶十陽十、除湿止痛,真武汤十温十十陽十化气行水等。病生于标,就求之于标。
(三)生于中气者,求之于中气
太十陽十中见之气为少十陰十。太十陽十病外邪久羁,或汗下失宜,均可导致病从中化之候。如下后复汗,十陽十气大伤,十陰十寒内盛,而致昼日烦躁不得卧,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之十陽十虚烦躁证,是十陽十虚十陰十盛,十陽十为十陰十格,病势重急,十陽十气将脱之象。病在少十陰十,十性十属十陽十虚。故急用干姜附子汤急救回十陽十,姜、附辛热,急复其十陽十,附子生用,其力更锐。其方类似四逆,然而不用甘草,其势尤猛,浓煎顿服,则药力集中,较之四逆收效更速,单捷小剂,其力十精十专,有单刀直人之势。病生于中气,就求之于中气。
(四)生于标本,标本兼施
太十陽十本寒而标十陽十,其病从本化寒,从标化热,若病既生于本,又生于标,则标本同治。如太十陽十伤寒,兼有里热之候的大青龙汤证。太十陽十表寒证是病生于本,发十热烦躁为病生于标,是标与本俱病,故大青龙汤用麻黄汤加石膏、姜、枣,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而标本兼顾,表里双解。
总之,标本中气的治法,无论取标本或取中气,只要是病之所在,就是治之所施。不论是治标、治本还是治中气,不论是从治、反治、逆治、正治,都是针对着疾病的主要矛盾而采取的不同方法而已。要之,“知标与本,用之不殆”,“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素问,至真要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