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诸病源候论 >

之十二-冷热病诸候(凡七论)

<<回目录

一、病热候

夫患热者,皆由血气有虚实。邪在脾胃,气有余,气不足,则风邪不得宣散,因而生热,热搏于腑脏,故为病热也。

诊其脉,关上浮而数,胃中有热;滑而疾者,亦为有热;弱者无胃气,是为虚热。跗脉数者,胃中有热,热则消谷引食。跗脉粗而浮者,其病难治。若病者苦发热,身体疼痛,此为表有病,其脉自当浮,今脉反沉而迟,故知难瘥;其人不即得愈,必当死,以其病与脉相反故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而伸腰,口纳气,振腹自极七息。除壮热疼痛,通两胫不随。

又云:覆卧去枕,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十所,复以鼻出之。极令微气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热、背痛。

又云:两手却据,仰头向日,以口纳气,因而咽之数十。除热、身中伤、死肌。

二、客热候

客热者,由人腑脏不调,生于虚热。客于上焦,则胸膈生痰实,口苦舌干;客于中焦,则烦心闷满,不能下食;客于下焦,则大便难,小便赤涩。

三、病冷候

夫虚邪在于内,与卫气相搏,胜者则为寒。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内生寒。

视其五官,色白为有寒。诊其脉,迟则为寒;紧则为寒;涩迟为寒;微者为寒;迟而缓为寒;微而紧为寒;寸口虚为寒。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足向下踏地,一足长舒向前,极势,手掌四方取势,左右换易四七。去肠冷、腰脊急闷、骨疼,令使血气上下布润。

又云:两足相合,两手仰捉两脚,向上急挽,头向后振,极势三七。欲得努足,手两向舒张,身手足极势二七。去窍中生百病、下部虚冷。

又云:叉跌,两手反向拓席,渐渐向后,努齐腹向前散气,待大急还放,来去二七。去齐下冷、脚疼、五脏六腑不和。

又云:两手向后拓腰,蹙膊极势,左右转身来去三七。去腹肚齐冷,两膊急,胸掖不和。

又云:互跪,两手向后,手掌合地,出气向下。始渐渐向下,觉腰脊大闷还上,来去二七。身正,左右散气,转腰三七。去齐下冷闷、解溪内疼痛。

四、寒热候

虚则外寒,虚则内热。盛则外热,盛则内寒。者受气于上焦,以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不通则寒独留于外,故寒栗也。虚内生热者,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熏胸中,故内热也。盛而外热者,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也。盛而内寒者,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不通,脉则盛大以涩,故中寒。之要,固,若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强不能密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凡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骨寒热,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槁,取其少股之络;齿爪槁,死不治。诊其脉,沉细数散也。

五、寒热往来候

夫寒气并于则发寒,气并于则发热,二气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寒热往来也。

脉紧而数,寒热俱发,必当下乃愈。脉急如弦者,邪入明,寒热。脾脉小甚为寒热。

《养生方》云:已醉饱食,发寒热也。

六、冷热不调候

夫人荣卫不调,致令痞塞,并于上则上热,并于下则下冷。上焦有热,或喉口生疮,胸膈烦满;下焦有冷,则腹胀肠鸣,绞痛泄痢。

七、寒热厥候

夫厥者,逆也。谓二气卒有衰绝,逆于常度。若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气起于足五指之表,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也。故气胜则足下热。热厥者,酒入于胃,是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气虚则气入,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气竭,气竭则不营其四肢。此人必数醉若饱已入房,气聚于脾中未得散,酒气与谷气相并,热起于内,故遍于身,内热则尿赤。夫酒气盛而悍,肾气有衰,气独胜,故手脚为之热。

寒厥之为寒,必从五指始,上于膝下。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聚于膝上,故气胜则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寒。寒厥何失而然?前者,宗筋之所聚,太明之所合也,春夏则气多而气衰,秋冬则气盛而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其所用,下气上争,未能复,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气因于中,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故气日损,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

夫厥者,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此由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气乱,乱则不知人。

之厥,踵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 仆。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能卧,卧则面赤而热,妄见妄言。少之厥,则暴聋颊肿,胸热胁痛, 不可以运。太之厥,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之则呕,不得卧也。少之厥者,则舌干尿赤,腹满心痛。厥之厥者,少腹肿痛, 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缩肿,胫内热。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偃卧,展两足,鼻纳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过止。除足寒厥逆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