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自我调养巧治病 >

月经不调的自我调养方法

<<回目录

月经不调是妇女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凡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与正常月经不同者均属此范畴。人体内外许多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恐惧,环境和气候的骤然变化,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都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而导致月经不调。常见的类型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频发、月经稀发、月经先后不定期及月经中期出血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不足、房劳多产、情志不畅及感受寒、热之邪所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可发于任何年龄段,若不进行积极的治疗与调养,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功血、不孕等。

(一)起居调养法

月经不调多因肝郁气滞、血热、气血虚寒、肾气亏虚所致。因此,患者应注意调畅情志,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平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寒冷季节或经前应避免下冷水中工作。不要过度劳累,特别在经血过多时,还要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节制性生活。

(二)心理调养法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是造成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不少妇女的情绪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因此,强调首先要疏肝理气,消除不良情志刺激的影响,调整心态。患者应多了解月经周期生理知识及经期卫生知识,消除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并采用言语开导,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多种矛盾,以保持心情舒畅。经前忧郁烦躁者,可采取顺情从欲或移情易性等方法予以疏导。总之,保持健康正常的心态,是治疗月经不调之根本。

(三)饮食调养法

饮食应富于营养,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猪肝之类食物,少吃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月季花10克,红糖30克,共煎汤,冲甜酒二匙服用。或佛手10~15克,用开水泡茶,随意饮用。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者(月经推迟或先后不定,量少,色黯红,小腹胀坠,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

(2)干芹菜30克,金针菜15克,加适量水煎汤服用。或用生地黄45克,大米适量,将生地黄煎汤去渣取汁,大米煮成粥加入药汁及冰糖适量,调匀服食,适用于血热型者(月经提前,色红量多,心烦口渴,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3.黄芪、党参各30克,大枣8枚,猪瘦肉适量,加适量水煎汤。吃参、枣、肉及饮汤。适用于气虚型者(月经提前量多,色淡红,稀薄,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4)羊肉500克,生姜20克,加适量水煮至烂熟,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血寒型者(月经推迟,量少色紫黯,小腹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

(5)黑豆60克,红糖适量,水煮黑豆至烂,加糖服用。适用于肾虚者(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腰酸,舌淡苔白,脉沉弱)。

(6)鸡蛋2只,红糖60克,将红糖加水少许煎开,然后打入鸡蛋至半熟即成。适用于血虚型者(经期推迟,量少色淡,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

(四)药物调养法

1.单方验方

(1)益母草30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于月经后期与量少者。

(2)生山楂50克,水煎去渣,冲入红糖40克,热饮。适用于月经后期及量少者。

(3)当归12克,黄芪12克,仙灵脾15克,丹参24克,阿胶10克(单独溶化),桂枝5克,分两次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肾虚血亏之月经后期或量少者。

(4)荠菜花15克,水煎,每日1剂。适用于月经先期及量多者。

(5)荷叶30克,丝瓜子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月经先期及量多者。

(6)仙鹤草24克,益母草12克,醋制香附9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月经先期与量多者。

(7)益母草12克,红糖20克,水煎服。适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8)人参9克,熟地9克,山药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9克,远志9克,五味子9克,水煎,分两次服,每日1剂。适用于肾虚型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2.中成药方

(1)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适用于月经后期与量少者。

(2)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每日3次,用于月经后期与量少者。

(3)固经丸,每次6克,每日2次,常服。适用于月经先期与量多者。

(4)宫泰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冲服。适用于月经先期与量多者。

(5)女金丹,每次1粒,每日2次,适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6)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适用于肝郁气滞型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取气海、三阴交穴。月经先期加太冲、太溪;月经后期加血海、归来;月经先后无定期加肾俞、交信、脾俞、足三里。月经先期宜针;月经后期及先后不定期者宜针、灸并用。

(2)耳针:取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肝穴,每次用2~3穴,用中、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也可用耳穴埋针。

(六)气功调养法

(1)全身自然放松。

(2)自然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腹凹肚。呼吸应均匀、细长。

(3)吸气时,舌舐下腭;呼气时,舌舐上腭,叩齿72次,待口中津液满,分3次缓慢咽下。每次下咽时,用意引津下入丹田,化作丹田之气,然后引丹田之气沿小腹正中线下行至阴部,再经肛门至尾闾,再向上沿脊柱上行至头顶,从头顶下行经面入口中,此为1通。共行3通。

(4)意守丹田,默念吹声,并用意遐想与病情相反的感受,如月经过多,则遐想月经渐少至正常;月经后期则遐想月经逐渐提前至正常。类推。

(5)本功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5~50分钟。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