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儒家思想导读 >

七、人性善恶之辩

<<回目录

恶论的荀子出来讲学之时,善论的孟子已经去世多年,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听到两位超级大儒来辩驳,而孟子的弟子虽与荀子辩论过,因其水平有限近似于无理取 闹,到了唐宋韩愈、王安石、苏轼、扬雄等十多位文豪又争论的天翻地覆,直至现在仍未有定论,坚持善者有之,坚持恶者有之,坚持无善无恶者有之,坚持善 恶混有者有之,更有人细化成与情,将佛、老、孔三道菜炒来炒去,连欧洲哲学家也卷了进来。

孟子是针对告子以自然之为本来驳斥,根据孔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以小孩落井为例,救人者非图名非图报而是出自本,得出结论“恻隐之心人皆有 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 也,我固有之也”。小雅认为“孺子落井人救之”这论据是推不出“人本善”这个结论的,从孟子开始仁义礼智的定义开始乱了。仁义与不仁不义本身就是善与不 善的思想,礼是行为规范,智是判断能力。

荀子抛出“人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治国方案就是要从事教育,劝人学善,制定礼义、法规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这一思想立即遭到孟子学生的反 驳:“你的本是善是恶,先师孔子的本也是恶吗?”荀子又反驳道:“圣人与常人相同而没有区别的是人之本;圣人与常人不同,胜于常人的,是他们能够比 常人先一步认识人之本是恶的,并为改变人之本,制定礼义和法规,并且自觉地遵行礼义和法规,而使风俗美,朝政美!”

小雅观点,根据后人的辩论“恶论”未必就正确,但恶论所产生的方法论却是可取的。法家由此也找到加强法制的理论根据,难怪荀子的2个高徒皆为法家人 物。反观孔子的思想真是博大深,孔子在处理人问题时,撇开了善恶之分,而只说“相近,习相远”便包含了一切。所以孔子处理问题决不过分,用“温良恭 俭让”来形容真是太恰当了。从“道”的眼光来看,孔子是真的理解了道,而孟、荀最多只是“近道”,因此孔子说“物以类聚,数以群分”解释了这一系列现象。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