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译文】
鲁哀公询问关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圣君贤臣在世,这些政事就顺利推行;圣君贤臣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统治百姓的办法是勤于政事,治理荒地的办法是努力种植树木。这政事啊,就像地上的芦苇一样。要得到贤臣的辅助就要修养自身品德,修养自身品德就要遵循大道,遵循大道就要从仁一爱一做起。
【原文】
“仁者,人也,亲一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一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译文】
”仁就是一爱一人,一爱一自己的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一爱一亲人要分亲疏远近,尊重贤人要有贵贱等级,礼由此而产生。在低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高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所以,君子不能不注意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就不能不侍奉亲人;要侍奉亲人,就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就不能不知道天理。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一一交一一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
“天下通行的道理有五条,实践这五条道理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一一交一一往,就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智慧、仁一爱一、勇敢,这三者是遍行天下的美德。这些道理和美德的实施,落在一个诚字上。这些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一习一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经过困惑探求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愿去实行,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去实行,有的人勉强去实行,但只要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译文】
孔子说:”喜欢学一习一就接近智慧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仁一爱一了,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修养自己的方法,知道修养自己的方法,就知道治理他人的方法,知道治理他人的方法,就知道治理天下和国家的方法。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一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一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译文】
”凡是治理天下,一般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一爱一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一爱一民如子,招纳工匠,善待远客,安一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重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一爱一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慌张;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尽力报答;一爱一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努力生产;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就会来归顺;安一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原文】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一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译文】
”洁净心灵,服饰端庄,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修养自己的方法。不听谄言,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道德,这是为了鼓励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与他们一爱一憎相同,这是为了鼓励人们亲一爱一亲人。多设小官给大臣使唤,让他们集中一精一力考虑国家大事,这是为了鼓励大臣。对士人忠实守信,给他们丰厚的俸禄,这是为了鼓励士人。
按照时令役使百姓而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鼓励百姓。天天查看月月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鼓励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同情才能不足的人,这是为了安一抚远方来客。
【原文】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
“延续已经绝后的家族,复兴已经颓废的邦国,治理混乱,解救危难,按时接受朝见,用厚礼回赠诸侯,却让他们以薄礼进贡,这是为了安一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一个‘诚’字。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事先没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说不下去;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遭受挫折;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出问题;实行中庸之道先有准备,就不会陷入绝境。”
【原文】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
“在下位的人臣,如果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要得到君王的信任是有办法的,如果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就得不到君王的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办法的,如果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办法的,如果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要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原文】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译文】
“真诚,是上天赋予的品德,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诚,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诚,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是要选择美好的目标并且执著追求。”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
“广泛学一习一,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辨别,坚定执行。要么不学一习一,学了没有学会就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就绝不罢休;要么不辨别,辨别了没有明确就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切实做到就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倍工夫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去做:别人用十倍工夫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去做。果真能够这样,那么愚笨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得聪明起来,柔一弱的人也一定可以变得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