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狼弧芒角正弯环,虎落连营又出关。汉使征鸿何日至,胡儿牧马几时还?千重紫塞迷青冢,九曲黄河绕黑山。飞将殊勋犹下吏,书生乘障敢辞艰!
【赏析】
本诗见杨慎《南中集续钞》,题下原注“拟唐人”。
杨慎写了一些拟唐人边塞诗的篇什,清王士禛称其“《鹧鸪词》‘秦时明月’、《关山月》‘迢迢贱妾’、《出关拟唐人》‘狼弧芒角’、《塞下曲》‘长榆塞上’诸篇,工妙天成,不减前作”(《香祖笔记》卷二)。这首诗是杨慎谪戍中自抒用世之意的作品,是他的传世名篇之一。
明代自建国起,就受北方东西蒙古部族的威胁侵略。孝宗、武宗两朝,鞑靼达延汗兴起,弘治十四年(1501)即进犯大同,后来又不断袭击内地,为患尤多。《明史·鞑靼传》载,嘉靖中,“小王子最富强,控十余万”,其从父吉囊、俺答“据河套,雄黠喜兵,为诸部长,相率躏诸边”。《明史·世宗纪》载,嘉靖二年(1523)正月,小王子犯沙河堡;五月犯密室;八月犯丁字堡;三年(1524)朵颜入寇;六年(1526)小王子犯宣府,此后吉囊、俺答等犯边不断。所以杨慎咏塞垣事,就不能仅仅是单纯为拟古而作,而是陈古喻今,明有所指。王夫之说他“杂使汉唐东西事,欲人知为讽耳”(《明诗评选》卷二),他的用世之意,并非空为大言,而是有为而发的。
“举长矢兮射天狼”,本来是屈原《九歌·东君》中的名句。天狼,代表贪婪。《史记·天官书》说: “西宫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主多盗贼。”后来,天狼被作为外族侵略者的代称,“射天狼”也就成为抵御外侮的比喻。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抵御西夏侵略。“弧”,是天狼星下四星,一说九星,是天之弓,引满,则天下尽兵(见《史记·天官书·正义》)。“芒角”,也象征战争,《天官书·正义》说:“荧惑犯守箕、尾,氐星自生芒角,则有战阵之事。”“狼弧芒角正弯环”,是指边衅时起,外族不断来犯。因此官军连营出关,抵御来犯之故。“虎落”,“若今之竹虎,以竹篾相连遮落”(见《升庵外集》卷八“虎落”条),就是篱落,用以拒守护营。
“汉使征鸿”一联,虚拟边民口气,盼望朝廷遣使巡边,以保国境安宁。希望如贾谊《过秦论》所说一样,“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何日至”、“几时还”,正说明这种愿望并未实现,边患仍未解决。唐人边塞诗中,常将边患不除归结为将帅的无能,“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从军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燕歌行》),都是这个意思。杨慎也是含蓄地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诗的颈联,变用柳中庸《征人怨》“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句。“紫塞”,指长城,崔豹《古今注·都邑》说: “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青冢”,指今归绥昭君墓,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重紫塞迷青冢”,极言北地崇山峻岭,长城蜿蜒。“黑山”,泛指西北诸山,因其险峻,故称黑山。描写边塞景色、山川形胜,是唐人边塞诗的重要内容。杨慎这两句诗,写边塞景色,气象极为雄阔壮观,千里长城,莽莽群山,万里黄河,漠漠荒原尽收眼底。紫塞、青冢、黄河、黑山,五彩斑斓,确是写景的名句。
诗的尾联,点明自己希望乘障戍边、为国效力的主题,但写得含蓄委婉。李广是西汉名将,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避其郡守,不敢与争锋,但因所失亡多,以罪下吏(交狱吏治罪)。后来从卫青伐匈奴迷失道路,召与幕府对簿,愤而自杀。杨慎在这里说,飞将军李广那样的本领,那样的功劳,尚且被下吏治罪,我一介书生,以待罪之身谪戍边地,如果能登上城楼(乘障)戍边,作一个普通战士,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说艰苦呢?
杨慎论诗,以“涵蓄蕴藉”、“工致天然”为上乘(见《升庵诗话》),从这首七律来看,是基本上达到这种境界的。他的七言律联,对仗工稳,“神韵天然,古人亦不易多见” (清王士禛 《香祖笔记》语)。本诗四联,全用对仗,而又流丽自然。其中如以 “狼弧”对 “虎落”,“汉使”对“胡儿”,“征鸿”对“牧马”,“千重紫塞”对“九曲黄河”,“青冢”对 “黑山”等,都堪称工对。紫、青、黄、黑,既属对仗工稳,又使诗中描写的边塞景色绚丽多彩,诗歌丽而有骨,圆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