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
【赏析】
《咄咄吟》是一组由120首绝句组成的纪事讽刺诗,系作者在扬威将军奕经营中陆续写成。起于1841年冬奕经奉命东征,止于1842年末奕经于苏州被“拿问进京”。每首之后有一则短文叙事,对清军将士的昏聩庸懦、可笑可愤之事给以无情的揭露和讽刺。题义取自晋殷浩被黜,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世说新语》)。此诗之后文曰:“骆驼桥距镇宁二城约二十余里,故张应云屯兵于此,以为两路后应。廿八日夜半,瞭见二城火光烛天,胜负莫决。继闻炮声四起,或请于应云曰:‘我兵不带枪炮,而今炮声大作,恐或失利,急宜远赴前队以助战。’而应云素吸鸦片烟,时方烟瘾至,不能视事。及廿九日天明,探报四至,迄无确耗。日中,镇海前队刘天保等败回。傍晚,宁波前队余步云、李廷扬自慈溪带兵至,知其未进城,而段永福等已败入大隐山,讹言蜂起,加以败残军士乏食,哭声震野。或谓再进,或谓宜速退,聚谋至黄昏不决。而英夷旋从樟市来犯,先焚我所弃火攻船以助声势,继闻发枪炮,豕突而至。我兵望风股栗,不敢接战,咸向慈溪城退避。而应云犹吸鸦片烟半时许,始踉跄升舆而去。”
鸦片是一种毒品,主要含量为吗啡,有止痛镇定作用,但易上瘾,故只能作药用而不宜长期服食。清代鸦片传入中国,不少人吸毒上瘾,极大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诗中讽刺的那位武官张应云,便是一位“瘾君子”和“双枪将”(当时对军人携烟枪的谑称)。此人是奕经的门生,反攻宁波镇海战役中,奕经以之为前营总理,驻扎在慈溪县东南的骆驼桥镇。此诗即讽刺他嗜毒成瘾以至贻误军机的丑行。
“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文献通考》卷一五○谓汉继秦制,置材官(即武官)于郡国。这里“材官”即指身任前营总理的张应云。“定若僧”是说像和尚坐禅入定一样安然无事。本来,“指挥若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麋鹿兴于前而目不瞬” (苏洵《心术》)是形容军中稳操胜券、纪律严明。而张应云的如僧之定和“当前一任泰山崩”,却是因素吸鸦片,临危不能视事,贻误军机,导致兵败如山倒的惨重局面。所以这里诗人用的纯属反语。反语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鞭挞丑恶的力量。
“铅丸如雨烟如墨”,这是两个鲜明对照的画面。“铅丸如雨”,是指英军洋枪洋炮,攻势猛烈,清军在枪林弹雨中,局势危急。“烟如墨”则是指张应云吸鸦片时的吞云吐雾,又暗关战阵硝烟,其妙有如“蒙太奇”:两军鏖战,枪炮大作,硝烟弥漫。在烟雾中,镜头转换为屋内卧榻,张应云贪婪地吸食鸦片。鸦片烟的吸法是,将烟土少许填入烟枪,凑火而吸之,称为“一灯”; 再吸,又是“一灯”。当清军望风股栗,向慈溪败北的时候,张应云“犹吸鸦片烟半时许,始踉跄升舆而去”。可见当其瘾来之时,连命也不顾了,这是何等荒唐的“材官”啊! “尸卧穹庐吸一灯”,末句之妙,在双关。“穹庐”指军帐,“尸卧”则是热骂,视其人如行尸走肉,故痛快之至!
反语、“蒙太奇”式语言的运用,冷嘲热骂交加,使此诗的讽刺既明快又含蓄,故不失佳作。绝句体制短小,使所要表达的丰富内容受到限制。诗人受说唱文学的启发,采用了就诗作注、先诗后文、诗文结合的手法,解决了上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