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施闰章《舟中立秋》原文赏析

<<回目录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赏析】

顺治八年(1669),诗人补刑部湖广司主事,秋季奉使广西,次年冬归里。此诗当作于顺治九年,抒写“立秋”之日诗人于旅次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将其对个人的垂老身世与社会的黑暗现实之感慨结合起来,表现其悲己悯世之情怀。全诗情绪沉郁,语言质朴,是一首“言有物” ( 《蠖斋诗话》)之什。

中国古代向有“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 的传统。“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楚辞·九辩》),秋季“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万物凋零,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很容易引起人的伤感情绪。而此时诗人以垂老之年,又心怀忧愁,于旅次舟中恰逢“立秋”之时,就更要产生类似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的“悲愁”之意。故首联自然地发出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的慨叹。“垂老”即临老,连“闻秋”都“畏”,更何况逢“立秋”呢?诗人怕 “立秋” 的心态是与次句紧密联系的: “年光逐水流。”此句同其《江月》“少壮随波去”一句意思相同,都是感叹光阴虚度,无所作为,既是即景抒怀,又是暗用“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之典故,但人若不知此典,并不妨碍对诗意的理解。这就是“用典如水中著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无填砌痕” (同上卷六)之妙。

颔联乃承首联“秋” 意描绘所见景物,使“秋” 意具象化: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这是一幅阴晦凄冷的秋意图。前句写远处: 阴云低垂,笼罩着江岸衰草。后句写近处:秋雨急落,打乱了江滩泊舟。江岸与江滩连成一片,构成“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荒凉萧杀的境界。王士禛评施闰章五言近体诗句不愧《古诗十九首》之“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见《池北偶谈》),此联庶几近之。这境界正是诗人于《江月》 中所说“关河行路难”的生动写照。“阴云”、“急雨”为诗人带来的不只是旅途上的艰难,更给诗人增添了心境上的凄苦、紊乱。诗人的主观心境与自然之境在愁苦、紊乱的情调上已融成一片; 或者说,客观之境被涂抹上主观的凄苦色调。

客观自然之境固然使诗人愁苦,但根柢在于清初的社会现实令诗人忧虑。颈联乃直接抒发此意: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前句一面在为自己所读“诗书”拙于应付“时事”而遗憾,一面则是反衬清初社会“时事”之黑暗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后句写 “岭海”即两广之地因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还未平定而进行军事储备,令人发愁。这又反映了清初社会动乱之现实。这更是诗人之所以忧虑也。

诗人由于忧虑深重、心情压抑已极,乃寻求自我排遣,自我慰藉,以求从此时的心境中解脱出来,于是有了尾联所写的情景: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洊饥”,指连续多次的饥荒岁月; “有岁”,指有好收成。尾联首句所写与其说是事实,不如说是诗人真诚、美好的愿望,即希望在经历多年灾荒之后,今年能化凶为吉,有个丰收的年成。正因为有这样的愿望,诗人才有 “倚棹望西畴”之举动。“棹”,船桨,此借指船; “西畴”,西边的田野。诗人倚靠着船舱,望着西岸的田野,充满了期待、渴望,他分明把百姓温饱、国家富足之实现寄托于 “西畴”之中了。尾联出现的诗人形象无疑是令人感动的。

这首五律基本上采用一联抒情、一联写景的虚实交错结构,如首联、颈联基本抒怀,颔联、尾联基本写景。但抒情联亦有景致,如首联“年光逐水流”就是即景抒情,情不离景;写景联亦有抒情,如尾联“洊饥今有岁”乃是情景难分。但归根结蒂,全诗是抒发诗人对垂老的身世与连年动乱、饥荒的现实的感痛之情,从中亦可透视到清初社会凋蔽、民不聊生之一般。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