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古诗文赏析 >

王鸣盛《九江舟中》原文赏析

<<回目录

渺渺浔阳烟树齐,萧萧溢浦雁行低。长江九派东流去,何事孤舟独向西?

【赏析】

王鸣盛的有些七绝小诗,往往前二句看似平淡,到末句则轻轻一转,逗出情趣,令人觉得有些意味。《西湖葛岭有嘲》是如此,本篇也有这个特点。

此诗题为“九江舟中”,实际上就是写他一次乘船长江逆水西行,在九江时见水东流,一时感慨,挥成此诗。前二句是作者由舟中向外望去所见的景致。句中所谓的“浔阳”、“溢浦”,就是指现在的九江市和龙开河。首句写浔阳一片烟树迷蒙的样子,次句写溢浦上雁儿低飞的样子。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用的是对句,而且各用了“渺渺”、“萧萧”这两个迭词。绝句中以对起的面目出现本也是常见的,杂有迭词的情况也不罕见,这样可使诗句显得对称工稳,避免某些描写上的瑕疵。如这两句写景,虽说不上绝妙和精彩,但也的确无懈可击,找不出什么瑕斑。

长江自庐江、浔阳开始,便分为九派,仍向东流去。王鸣盛是嘉定(今上海市)人,老家在浔阳的东面,正与江水东流的方向相同,他见江水朝东向自己的故乡流去,而自己却偏偏乘一孤舟,与自己的故乡背向而行,于是触景伤情,引起自己对旅途奔波的感叹,触动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这里的“何事”二字问得最妙,是问东流之水,也是作者心中的自问。而且句中又以“九派”这种喧喧哗哗、热热闹闹的样子,与“孤舟”这种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样子相对照,以“东流”与“向西”相对照,更反衬出作者当时寂寞孤独的凄凉的心情。

实际上,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温一下,其实首句的“渺渺”二字和烟树之景,已经暗示了作者行旅奔波中的迷茫之感,而次句的“萧萧”二字和雁飞之状,也已经透露了作者远离家乡的孤独之感。此即所谓诗歌的整体联系,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这是诗中,特别是五七言律绝中常有的现象,而决不是什么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