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诗歌 > 唐诗鉴赏辞典 >

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解读

<<回目录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解析】

文学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才能打动读者;创新,才能富有生命力;创新,才能推动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创新可以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也可以就某个特定的角度着手。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出了新意。

本诗是作者探访龙武将军李某之作。龙武将军,全称为龙武军大将军,是唐代统率禁军守卫皇宫、护从皇帝车驾的高级将领之一。本诗中的“龙武李将军”,生平事迹不详。从内容上看,本诗既非抒情、写景,也非叙事,而是描写人物。以人物作为描写客体的诗歌,在唐诗中为数不少,它们或写欢聚,或写送别,或写怀念,或写品行,各擅胜场。李白、杜甫都是这方面的大手笔。本诗作者王建,不蹈袭前人,在描写人物的情趣、气质上,别开了生面。诗的首联写龙武李将军居住的环境、氛围。地位、身份显贵的大将军,不住在繁华、热闹的通衢街市,而是选择了僻静的里巷;门前无达官贵人车水马龙往来,而是冷冷静静如同闲居人家一般。两句简洁的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的爱好、情趣,为下文正面描写作了铺垫。颔联写主人公室内收藏的书画。所藏书的类别、内容此处虽未明写(后文另有交待),但属于经史子集之类,当无疑义。墨画则是修竹数茎。松竹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苍翠、挺拔的竹子,被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文人雅士往往以此自况。主人公本为一员武将,粗豪刚猛、叱咤风云,这是一般武将的本色。但在作者的笔下,本诗主人公却具有文人的爱好和情趣。主人公收藏书画,并非装点门面,附庸风雅。“重装墨画”,描写出主人公因经常观赏墨画,不得不一再加以装潢,以免破损。“长著香薰”,写在夏秋书虫活跃之际,主人公特意焚香除虫,以保护书籍。两句揭示出主人公对书画极为珍视,精心爱护的心情,这正是文人学士的心态,而非附庸风雅的纠纠武夫所能有。颈联进一步写主人公的个性。“语笑侍儿知礼数”,这句写在爱好诗文书画的主人公的感染下,将门中的侍儿仆役也知书达礼,即使出语欢笑,仍能合乎礼节分寸。写侍儿仆役的表现,其实还是在进一步刻画主人公。主人公怎样呢?“吟哦野客任狂疏”。吟哦诗文,犹如不为礼数所拘束的野老那样,率真任性抒发自己的疏狂之气。——主人公毕竟是武将,绝未因爱好诗文,就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文人,而丧失了固有的粗豪之气概。“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因为主人公毕竟是武将,所以在对诗文的爱好中,最爱读的依然是与自己气息相通的英雄传略。这类作品,使他兴奋和自豪,但却未自傲,相反,自以为功勋未必比得上别人。——仍然具有文人应有的谦虚。尾联这两句通过几番转折顿挫,更深一层刻画出了主人公一身兼有武将的本色和文人的情趣、气质,是一个儒将型的人物。

金圣叹在评论中说:“写秀才,必写其从猎,写武臣,必写其读书,谓之翻尽本色,别出妙理。”本诗以朝廷武将为写作客体,却撇开客体驰骋沙场、横刀跃马的事迹不写,而翻转过来着重写他醉心书画,文彩儒雅的情趣、气质。这种逆着人物的本色,从相反的角度去描写,看来似与人物绝缘,实则为人物所具有的品性、情趣、才干的手法,就是所谓“翻尽本色”。作者王建正是在这一点上创出了新意。中国古代有“相反相成”的说法,意思是处在同一事物中的性质相反的因素,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事物发展。这是非常深刻的关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所谓“别出妙理”,就是运用了相反相成之理。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性、多色调的。按照文艺审美学的要求,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反映、表现事物多姿多彩、色调斑斓的面貌。逆着人物本色,从相反的方向去进行描写,就是满足这一要求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手法写作并不乏见。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孙吴大军统帅周瑜“羽扇纶巾”、谈笑自若;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写刚猛、鲁莽的李逵,在赶路时边欣赏手中掐来的红艳桃花瓣儿,边吟唱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中的诗句“轻薄桃花逐水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在征战中灯下观书,在刮骨疗毒时从容弈棋,都是像王建一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将笔下的人物刻画得色调丰富,形象饱满,栩栩如生。这些都是成功的事例。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