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解析】
善于用典,画龙点晴,是中国古代诗歌较为常见的一种艺术技巧。典故使用的目的在于增加诗歌表达的典雅庄重、凝炼含蓄和意蕴容量。明白如话,妇孺皆懂,如白居易的诗,固然是一种审美价值取向,然而如果恰当使用典故,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内涵的典故,既能增色诗歌的典庄性,也能扩大诗歌容量,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高适的《燕歌行》就是一首用典贴切、意境优美的边塞诗。
用典有几种用法,一种是历史掌故,一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环境。《燕歌行》就是抓住春秋战国时期重要战场,曾经产生过慷慨悲歌的“燕赵”,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而达到一种震颤心灵的艺术效果。过去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多是指的小说之类叙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而言的,举隅例证很少关涉诗歌。而《燕歌行》则提供了在诗歌艺术中再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一个极为恰切的例子。“自古燕赵多壮士”。在燕赵这个历来兵戎相见的地方,必然会产生许多壮怀激烈的勇士。这里曾经哺育了壮士荆轲,他的一首易水抒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男儿报国的千古绝唱。唐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提及的燕赵战场亦多慷慨悲凉之气。高适的《燕歌行》妙就妙在从乐府的“题”到具体内容都能扣一个“燕”字,把情景设置在“燕赵”这个能产生许多联想和想象的典型环境之中。全诗“榆关”、“碣石”、“瀚海”、“狼山”、“蓟北”等字眼,使人联想从秦汉到隋唐历次在燕赵发生的战事和在这个环境中产生的英雄人物,勾想起“群山纠纷,河水萦带,暗然惨悴,风悲日曛”苍凉景象,想起“图穷匕首见”的壮举,因而扩大了诗歌容量,达到了词约义丰的目的。这首诗还妙在它没有只描写特定的地理环境,而是竭力渲染与这个地理相联系的人事氛围和在其中活动的将士。“大漠”、“穷秋”、“枯草”、“孤城”、“落日”、“稀兵”、“寒声”、“刁斗”等一系列声色俱佳的词语构建了一种满目凄凉的情景。这种情景又同诗人用对比方法,把战前的盛状与战后的惨景(“旌旗逶迤碣石间”与“孤城落日斗兵稀”)、士卒的浴血奋战与将帅的奢靡生活(“战士军前半死生”与“美人帐下犹歌舞”)、前方壮烈之举与后方眷属断肠思绪(“铁衣远戍辛勤久”与“少妇城南欲断肠”)进行对照描写交织在一起,造成一种类似于 “建安风骨” 的审美效果。
人们在这个时候感受到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只是群体形象,是无名的将士,而随着诗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出现,这个典型人物就变成了鲜明的“这一个”。这一典故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战士军前半死生”、“铁衣远戍辛勤久”,将士们这样英勇杀敌,理应受到犒赏和尊敬,但是“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边庭流血成海水,新鬼烦厌旧鬼哭,哪一个能顾得了身后是否荣爵授勋?更何况还出现过像李广这样功勋卓著,非死于沙场,而断头于“至尊” 的例子呢?
写诗用典,贵在切合。切合者,切地切时,恰到好处之谓也。如果用典偏僻,或者像辛弃疾某些诗词的掉书袋子,那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