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史书 > 明朝开国演义 >

第060回 哑钟鸣疯僧颠狂

<<回目录

诗曰:

无若天亲弟与兄,嵩丘兰若一峰晴。

食随鸣磬巢鸟下,行踏空林落叶声。

迸水定侵香案温,雨花应共石平。

深洞长松何所在,俨然天竺一先生。

太祖下命,着有司将廖永安等塑像于功臣祠,岁时祭祀,一边迎永安灵柩葬于钟山之侧。又说:“滁州城隍与姑苏城隍,军中显灵,可同和州城隍俱敕封‘承天监国司命灵护王’,特赐褒崇。其勒书可锦标玉轴,与各处有异。至如天王堂东庑土地神像,亦听其像貌,不可移易。”徐达领命出朝而去。

却说当初唐时有个活佛出世,言言无不灵应,甚是稀罕,人都称他做宝志大和尚。后来白日升天,把这副凡胎就葬在金陵。前者诏建宫殿,那礼、工二部官员奏请卜基,恰好在宝志长老冢。太祖着令迁去他所埋葬,以便建立。诸臣得令,次日百计锄掘,坚不可动。太祖见工作难于下手,心中甚是不快。回到宫中,国母马接着问说:“闻志公的冢甚是难迁,妾想此段因果亦是不小,殿下还宜命史官占卜妥当,才成万年不拔之基。且志公向来灵异,冥冥之中,岂不欲保全自己凡壳?殿下如卜得吉,宜择善地与他建造寺院,设立田土,只当替他代换一般,做下文书烧化,庶几佛骨保佑,不知殿下主裁何如?”太祖应道:“这说得极是。”次早便与刘基占卜。卜得上好,就着诸工作不得乱掘。太祖自做下交易文书,烧化在志公冢上。因命钟陵山之东创造一个寺院,御名灵谷寺。遍植松柏,中间盖无梁殿一座,左右设钟楼,楼上悬的是“景钟”。又唐时铸就铜钟一口,钦为殿上所用,铸成之日,任你敲击,只是不响。那时便都叫道“哑钟”。且有童谣说:

若要撞得哑钟鸣,除非灵谷寺中僧。殿造无梁后有塔,志公长老耳边听。

殿成之日,寺僧因钟鼓虽设,然殿内还须有副小样钟鼓,逐日做些功果,也得便当。正在商议,忽然有个头陀上殿说:“那哑钟不是好用的,何必多般商议。”这些僧人与那诸多工作拍手大笑道:“你既晓得哑的,用他怎么?”那头陀回报道:“而今用在这殿中,包你不哑了。”众人也随他说,更不睬他。那头陀气将起来,大叫道:“你们不信,贫僧也自由你。若我奏过朝廷,或依了我悬挂起来,敲得旺旺的响,那时恐怕你们大众得罪不小,自悔也迟。”便把袖袄整了一整,向长安街上一路的往朝里来。这些人也有的只说这头陀想是疯子,不来理他。也有的只说此钟多年古物,实是不响,这头陀枉自费心;也有的说我们且劝他转来,倘或触动圣怒,也在此自讨烦恼,便一直赶来劝他。那头陀说:“既是你们劝我,想你们从中也有肯依我的了,我又何苦与你们作对。”因也转身到寺里来。那些人因他到了,都不做声,开着眼看他怎么。那头陀便向天打了一个信心,就向这钟边走了三五转,口里念了几句不言,喝声道:“起!”这钟就地内平空立将起来。这头陀把钟上泥将帚子拂拭净了,看殿上钟架恰好端正的,便把手指道:“你自飞悬架上去罢。”

那钟平地里走入殿来,端端正正挂在架子上。看的人堆千积万,止不住喝采。头陀便从袖中取出一条杨枝与一个净瓶来,将瓶中画了一道符,那瓶内忽然现一瓶净水,便念动几句梵语,将净水向钟上周围洒了三遍,取一脉纸来焚化,在钟边把手四下里一摸,只听得铿然有声。他便取木植一株,轻轻撞将过去,那钟声真个又洪又亮,又大又清。这千千万万人齐声道:“古怪!迸怪!”合寺僧人同那善男信女,纳头拜道:“有眼不识活佛,即求师父在此住持。”那头陀道:“我自幼出家,法名宗泐,去无踪来无迹,神通变化,那个所在能束缚我这幻躯?近闻大明天子,将我师父志公的法身迁移到此,且十分尊礼,我因显这个小小法儿,你们不须在此缠扰。”

正在这边指示大众,谁想在那边监造的内使,见他伎俩,飞马走报太祖。太祖便同军师刘基及丞相李善长一行人众,齐到寺来。宗泐早已知道,向前说:“皇帝行驾到此,我宗泐有缘相遇。但今日也不必多言,如过年余,还当再面。”在人丛中一撞,再不见了。太祖看殿已造完,便择日迁起志公肉身,犹然脂香肉腻,神色宛然如生,别造金棺银槨藏贮。即发大愿说:“借他一日,供养一日。”槨上建立浮图,大十围,高十层,工费百万。再赐庄田三百六十所,日用一切之资,为志公供养。

天色将暮,太祖便同刘基等从朝天宫转微服步行而回,车驾不必随送。忽见一妇人,穿着麻衣在路旁大笑。太祖看他来得怪异,便问:“何故大笑?”妇人回说:“吾夫为国而死,为忠臣,吾子为父而死,为孝子;夫与子忠孝两尽,吾所以大喜而笑。”太祖因问说:“汝夫曾葬么?”那妇人用手指道:“此去数十步,即吾夫埋玉之所。”言讫不见。次早,着令有司往视,惟见黄土一堆,草木葱郁,掘未数尺,则冢头一碑,上镌着“晋卞壶之墓”五字。棺木已朽,而面色如生,两手指爪绕手背六七寸。有司驰报,上念其忠孝,遂命仍旧掩覆,立庙致祀。正传诏令,恰好孝陵城西门之内,也掘出个碑来,是吴大帝孙权之墓。众臣奏请毁掘行止,上微笑说:“孙权亦是个汉子,便留着守门也好;其余坟墓,都要毁移。”

明日正是仲冬。一日,李善长、刘基、徐达率文武百官上表,劝即皇帝宝位。太祖看了表章,对众臣说:“吾以布衣起兵,君臣相遇,得成大功。今虽抚有江南,然中原未平,正焦劳之日,岂可坐守一隅,竟忘远虑。”不听所奏。过了五日,李善长等早朝,奏说:“愿殿下早正统之位,以慰天下之心。”太祖又对朝臣说:“我思功未服,德未孚,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尚梗。昔笑伪汉,才得一隅,妄自尊大,追致灭亡,贻笑于人,岂得更自蹈之?果使天命有在,又何庸汲汲乎!”善长等复以为请说:“昔汉高既诛项氏,即登大宝,以慰臣民。殿下功德协天,人命之所在,诚不可违。”太祖也不回覆,即下殿还宫,以手论诸臣说:“始初勉从众言,已即王位。今卿等复劝即帝位,恐德薄不足以当之,姑俟再计。”乃掷笔易服,带领二三校尉,竟出西门来访民情。迅步走到一个倾败的寺院,里面更没一个僧人。但壁间墨迹未干,画着一布袋和尚,旁边题一偈云: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入都将一袋装。毕竟有收还有散,放些宽了又何妨。

太祖立定了身,念了几遍说:“此诗是讥诮我的。”便命校尉从内亟索其人,毫无所得。太祖怅怅而归。走到城隍庙边,只见墙上又画一个和尚顶着一个神冠,一个道士头发蓬松,顶着十个道冠,一条断桥,士民各左右分立,巴巴的望着渡船。太祖又立定了身,看了半晌,更参不透中间意思,因敕教坊司参究回报。次日,坊司奏说:“僧顶一冠,有冠无法也;道士顶十冠,冠多法乱也;军民立断桥望渡船,过不得也。”太祖于是稍宽法纲。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