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四圣心源白话解 >

七·杂病解下·历根原

<<回目录

历节根原

【原文】

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膝踝乃众水之溪壑,诸筋之节奏,寒则凝冱于溪谷之中,湿则泆于关节之内,故历节病焉。足之三,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厥水木之升,随乎太之土,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之寒生,乙木之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则肉伤,寒则骨伤,风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壅肿者,风寒湿之邪合伤于足三之经也。其病成则内因于主气,其病作则外因于客邪。汗孔开张,临风入水,水湿内传,风寒外闭,经热郁发,肿痛如折。虽原于客邪之侵陵,实由于主气之感召,久而壅肿卷屈,跛蹇疲癃。此亦中风之类也,而偏伤在足。盖以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寒湿,地下之浊邪,同气相感,故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色目非一,而究其根源,正自相同。凡腿上诸病,虽或木郁而生下热,然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寒湿,必无湿热之理。《金匮》义而法良,当思味而会其神妙也。

【翻译】历节(痛风)病,风寒的湿邪气伤于筋骨。膝踝是众水的溪壑,各个筋的节奏,寒则冻结于溪谷之中,湿则乱于关节之内,所以历节发病了。足三经,起于足下,内循踝膝,而上胸中,而少厥水木的上升,随着太的土,土湿而不升,则水木俱陷,于是癸水的寒生,乙木的风起。肉主于脾,骨属于肾,筋司于肝,湿则肉伤,寒则骨伤,风则筋伤,筋骨疼痛而肌肉肿胀的,风寒湿气邪气合伤于足三经。痛风病形成是内因于主气,痛风病发作则是外因于侵入人体的外邪。汗孔开张,临风入水,水湿内传,风寒外闭,经热郁发,肿痛如折断。虽原于外邪的侵陵,实由于主气的感召,久而肿胀卷屈,瘸腿曲腰高背的疾病。这也是中风之类的病,只是偏伤在足。因为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寒湿,地下的浊邪,同气相感,所以伤在膝踝。诸如膝风、脚气,名目不一样,但推究其根源,恰好是相同。凡腿上诸病,虽有的人木郁而生下热,然而热在经络,不在骨髓,其骨髓之中,则是寒湿,必然没湿热的道理。《金匮》道理深而疗法良好,应当思味而领会其神妙。

【原文】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朮二钱 附子二钱 知母四钱 防风四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煎大半杯,服。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短气欲吐,身羸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泆,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是以色黄。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法宜术甘培土,麻桂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若其病剧,不能捷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无有不愈。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乌头用法:炮,去皮脐,切片,焙干,蜜煎,取汁,入药汤服。

【翻译】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15克 芍药11克 甘草7克 白朮7克 附子7克 知母15克 防风15克 麻黄7克 生姜19克

煎大半杯,服。

历节风证,肢节疼痛,足肿头眩,气短有想吐的感觉,身体瘦弱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这缘于饮酒汗出,当风乘凉,酒气在经,被风所闭,湿邪乱,伤于筋骨。湿旺土郁,汗从土化,所以色黄。病人的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内,则是湿寒。治疗方法宜用白术、甘草培土,麻黄、桂枝通经,知母、芍药,泻热而清风,防风、附子,去湿而寒。湿寒内消,湿热外除,肿痛自平。如果发病很严重,不能快速见效,加黄芪以行经络,乌头以驱湿寒,没有不痊愈的。一切膝风、脚气诸证,不外此法。乌头用法:炮,去皮脐,切片,焙干,蜜煎,取汁,入药汤服。

{解读}历节,西医的因寒湿偏胜,则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证。类于急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饰炎,痛风等疾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