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 子部 > 古代医书 > 医学微生物学 >

十七 立克次体·2 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回目录

一、普氏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是流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特

短杆状,0.8~2.0×0.3~0.6um,单个存在或呈短链排列。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内生长。

鸡胚高度敏感,接种后于4~13日内死亡。接种豚鼠或家兔丸或兔眼前房是保菌的良好方法。

对热、紫外线、一般消毒剂很敏感,对低及干燥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与免疫

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是体虱。虱叮兄弟病人后,立克次体进入虱肠管上皮细胞内繁殖。当虱再去叮咬健康人时,立克次体即随粪便排泄在皮肤上,并经搔抓的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立克次体在干燥粪便中于室下能保持感染达二个月。偶有经呼吸道或眼结膜传染的。

普氏立克次全感染虱后7~10天造成虱肠阻塞而死亡,并不经传给下一代,故体虱仅为普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而非储存宿主。隐感染者或病愈病人体内可潜伏立克次体,一般认为这类人可能是普氏立克次体的储存宿主。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于巨噬细胞内的立克次体重又繁殖,可导致复发。

人感染立克次体后,经两周左右的潜伏期后急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其他实质脏器损害的症状。这些症状与普氏立克次体在体内的繁殖及其毒素样物质的作用有关。

病后免疫力持久,而且对斑疹伤寒群内其他立克次体感染有叉免疫。

(三)诊断与防治

发病后尽快于一周内采血并注射入雄豚鼠腹腔,每日测量体并观察囊有肿大。若体超过40℃或囊有红肿则说明有立克次体感染。若无囊红肿而体超过40℃。可取脾组织接种鸡胚黄囊,35℃孵育数日,如黄囊膜涂片查贝立克次体可能即为普氏立克次体,并根据形态、细胞内部位及免疫荧光法等进行鉴定。

血清学试验常用外斐氏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若与OX19、OX2抗原效价≥1:160,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早期有4倍以上增高时,有诊断意义。用普氏立克次体可溶(群特异)抗原进行的补体结合试验可区别斑疹伤寒和其他群的立克次体感染,而要区别普氏与莫氏立克次体还需用颗粒(种特异)抗原。

消灭体虱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治疗可用氯霉素、四环素。

我国目前采用甲醛处理的鼠肺灭活疫苗,可使发病率降低70~90%,免疫力维持一年。

二、莫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R.moseri)是地方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特

莫氏立克次体在形态、染色、抵抗力以及易细胞、易感动物方面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只是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的豚鼠囊反应比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更强。

(二)致病与免疫

地方斑疹伤寒的临特征也同流行斑疹伤寒相似,只是症状较轻,病程较短。

莫氏立克次体的传播方式普氏立克次体有所不同。莫氏立克次体长期寄生于隐感染鼠体,鼠蚤吸鼠血后,立克次体进入其消化道并在肠上皮细胞内繁殖。细胞破裂后将立克次体释出,混入蚤粪中,在鼠和小家鼠群间传播。鼠蚤只在鼠死亡后才离开鼠转向叮人血,而使人受感染。如此时人体寄生有人虱,可通过人虱继发地在人群中传播。此外,带有立克次体的干燥蚤粪还可经口、鼻及眼结膜进入人体而致病。

莫氏立克次体感染后与普氏立克次体有叉免疫。

(三)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原则与普氏立克次体基本相同。接种豚鼠后5~6时,可观察到豚鼠发热、囊肿大,丸鞘膜涂片可在胞质内找到立克次体。血清学试验有外斐氏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

预防主要是讲究卫生,灭虱、灭蚤、灭鼠。疫苗接种可提高机体免疫

氯霉素、四环素治疗有效。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是恙虫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

短杆状,平均长度1.2um,常见成双排列,在细胞质近核处聚集生长。易感细胞有大鼠肺和猴肾细胞以及鸡胚黄囊等。抵抗力低。种内有不同型,不同型的毒力亦有差异。一般对豚鼠不敏感,而对幼鼠致病力强,常用小白鼠腹腔接种,作病原体分离。

(二)致病与免疫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啮齿动物内能长期保存病原体且多无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并可经传代。恙螨幼虫需吸取人或动物的淋巴液或血液才能完成从幼虫到稚虫的发育过程。人若被恙螨叮咬则可感染得病。叮咬部位出现溃疡,周围红晕,上盖黑色痂皮(焦痂),为恙虫病特征表现之一。另外,本病还可有皮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脾、肺等脏器损害症状。病死率随毒株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病后对同型同株有持久免疫力。

(三)诊断与防治

病原体分离可取急期病人血液做小鼠腹腔接种,濒死时刮取腹壁粘膜细胞作涂片染色、镜检。血清学试验有外斐氏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ELISA法等。

预防措施以灭鼠为主,消灭恙螨孳生地。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接种疫苗。治疗可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四、贝纳氏柯克斯体

贝钠氏柯克斯体,又称Q热柯克斯体,是Q热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

高度多形,球杆形或短杆形,甚至球形。0.2~0.4×0.4~1.0um。革兰氏染色多为。鸡胚黄囊中生长旺盛,能在多种细胞中繁殖。

Q热柯克斯体有抗原相的变异。新分离的病原体为Ⅰ相,毒力强,含有完整的抗原组份。经人工传代后失去Ⅰ相中的表面抗原而成为毒力弱的Ⅱ相。Ⅱ相又可通过动物接种回复至Ⅰ相。

抵抗力大于一般无芽胞细菌。70~90℃30~60分钟,牛煮沸超过10分钟方可将其杀死。1%甲醛需48小时才能灭活。耐干燥,在蜱粪、尘土中4℃时可活一年以上。

(二)致病与免疫

Q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染家畜,如牛、羊等。病原体在蜱体内能保存很久并可经传代。贝纳氏柯克斯体通过蜱传播给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畜,再经受染动物的粪便、尿污染环境,由接触或呼吸道(气溶胶)感染人。Q热的症状类似流感或原发非典型肺炎,轻者可自愈,重症病例如并发肝炎、心内膜炎。

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且以细胞免疫为主。

(三)诊断与防治

分离病原体可采血进行豚鼠腹腔接种,发热后取脾脏作涂片染色检查。还可选用鸡胚黄囊或细胞培养。如外斐氏试验,可用补体结合试验或凝集试验检查血中有无特异抗体以协助诊断。一般急病人只产生Ⅱ相抗体。若Ⅰ相抗体持续较高水平,说明感染仍然存在,为慢或隐感染。

预防应着重于消除家畜的感染,对可疑制品严格消毒。对易感人群可接种用Ⅰ相菌株制成的灭活或减毒疫苗,有一定效果。对牛、羊也可接种疫苗。

治疗可用四环素和氯霉素。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